白血病细胞系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及其抗肿瘤免疫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r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突状细胞(DC)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但大多数白血病病人有DC功能缺陷.在体外扩增DC并增强其抗肿瘤免疫功能及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是对白血病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为了探讨由不同的髓性白血病细胞系诱生DC的条件及其抗白血病反应,选用HL60,K562和THP-1细胞与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诱生DC,以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术观察形态特征,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表型,以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用51Cr释放法检测诱生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用ELISA法测定DC培养及DC+血单个核细胞联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及其新成果与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机融合开创了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新平台,并赋予其诸多创新性的意义。通过加强平台建设、推进制度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完善舆情监督,可
本研究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Decitabine)对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体外作用的机制.以人MDS-RAEB细胞株MUTZ-1
申占平(1965-),男,河南温县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副教授,曾任行政与人事管理教研室主任、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组织人事处处长.
当教育对象还处于温饱生活水平线之下的时候,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目标充其量也只能定位在扫除文盲,或六年或九年或十二年义务教育的"人人享有教育"上,现在,一个顺应教育全球化的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战略构想。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
本实验旨在了解化疗药物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在培养的小鼠T淋巴瘤RMA细胞系中加化疗药物地塞米松(DEX)、足叶乙甙(VP16)、三氧化二砷(As2O3)及维甲酸(ATRA)以及培养细胞中先分别与细胞因
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与实践观的视域研究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是搞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建设的着力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最成功的路径
贝格斯(Biggs)开发的学习过程问卷(Study Process Questionnaire)常被用于考察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我们将稍作修订的这种问卷发送给正在香港公开大学研修远程教育心理学课程的
为了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应用干扰素-α(IFN-α)治疗后细胞遗传学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对我院10年来128例CML慢性期患者单用IFN-α或联用化疗药物后细胞
为研究人类染色体17p13.3位点新克隆的基因HC56,HC71和HC90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应用同位素标记的、以βM2基因作为内参的半定量RT-PCR法,检测35例急性白血病和4株白血病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