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友城互鉴:大众环保意识的养成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结好、多方受益”,国际友城工作为提高北京国际化发展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作为西方第一个发达国家的首都,1984年华盛顿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至今历时33年。2017年上半年我在霍普金斯大学SAIS访学,格外思考“姊妹友城”结缘的应有之意。
  关于中国研究,SAIS中国中心是华盛顿众多智库中的佼佼者。在这里,关注度较高的问题除了南海安全、全球自由贸易、国内经济、“一带一路”之外,最受瞩目的就是环境问题。从笔者对华盛顿的观察,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公众环保意识的教育问题。这场教育是日常行为的“自律”教育,是大众的“科普”教育,是城市的“美学”教育。
  美国方式:学者、导演、摄影师参与引导大众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华盛顿,“维权”是个热门词。一方面是黑人民权运动,另一方面是捍卫自然权利的环保运动。
  “环保之母”瑞秋·卡森凭借《寂静的春天》,唤醒了美国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全球影响至今不衰。该书出版于1962年,是卡森女士第4本自然资源保护的“科普教育”专著。在引导和开启大众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关系的道路上,卡森已经奋斗了20多年。卡森的“环境伦理”或“生态观念”极大地激发了美国公众的环保热情,引起肯尼迪总统的关注。1963年,肯尼迪批准联邦和州组成科学家委员会,对卡森所提出的杀虫剂问题给予深入调查与核实。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1969年国家环境保护法》。1970年,尼克松總统签字生效,诞生了首部美国环保法,并成立美国环保部。
  SAIS中国中心傅瑞珍教授(Carla Freeman)的课上,分享了纪录片《(安徽)邱岗村的勇士们》,反映一个农药厂对安徽邱岗村河水的严重污染和村民健康的伤害。由耶鲁大学学者实地跟踪3年,于2011年制作完成。经村民代表、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安徽”、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改变了村庄的生存状况,但是,片尾留下了另一个问题:废弃工业物品如何处理?此片观后心情沉重,目前的成果是阶段性的,工业化该如何发展值得好好反思。
  多年教学中,我常用好莱坞电影《永不妥协》作为跨文化学习的辅助资料。电影拍摄于2000年,史蒂文·索德伯格导演,朱莉娅·罗伯茨主演。以1993年美国“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的一桩六价铬水污染事件为题材,反映社区水污染对当地几百余户人家健康的危害,以及他们不懈努力追讨肇事企业赔偿,最终胜诉的真实故事。索德伯格由此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第58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
  环保之路漫长而艰辛。就水的保护,美国颁布过9个法案,最早的是1948年的《水污染控制法》,最近一部是《1996年饮用水修正案》。约半个世纪,1993年仍然发生大型的工业污染“隐匿行为”,好莱坞电影导演勇气可嘉,名角出演环保题材的《永不妥协》,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大众宣传和教育方式。
  在1971年,刚刚成立一年的美国环保部,受到30年代联邦农业安全局拍摄大萧条做法的启发,投入巨资资助70位优秀摄影师,在全国范围拍摄环境问题,记录1972至1977年之间的环境问题,这就是著名的《档案美国》(Documeria)。据1970年发布的盖洛普民意调查结果,70%的美国人把环境问题列为国内的首要问题。战后美国环保运动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动员民众,为美国持续至今的环保事业奠定了强大的社会基础。
  华盛顿DC特色:一本翻开的大众生态教育“绘本”
  华盛顿DC原本是一片灌木丛生之地。皮埃尔·夏尔·朗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主持了首都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大气恢弘,疏密有致。在通讯和运输高速发达的今天,有人抱怨华盛顿特区交通犹如“一辆破旧的十八世纪的马车”,也有人盛赞华盛顿特区是“一部百科全书”。在我眼中,DC的魅力在于城市管理者的匠心独运——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插图版、生态环保教科书,集“景”、“情”、“志”于一体。
  首先是造“景”。野生丛林之上建首都,朗方心中的优先考虑一定是“造景”,展示宏大又细密的理念:人文与自然、城市与绿洲的有机结合。展示这一理念,依靠的是后继城市管理们的匠心独运。不夸张地说,DC“犄角旮旯”的设计,都显现影响大众生态意识的动力。
  能源部和交通部两楼之间的第9街,地下车库入口旁的墙上嵌着玻璃展窗:这里曾经垃圾乱飞、狼藉一片,是联邦政府最后一块要治理的“城市荒地”。克林顿政府重视环境和经济的双效益,由能源部牵头的6个部委与环保机构和人士一道,利用太阳能技术、选取大西洋中部地区本土低矮草本植物,于1996年建成省人工、省能源的“地球日公园”(Earth Day Park)。像这样的公园大小有20多座,华盛顿是世界上公园最多的首都。
  其次是育“情”。在水泥钢筋楼宇间造景,给城市居住者带来有形与无形的双重收益。前者,乃实实在在的良好物质生态,适宜生存的环境营造;后者,是内心的惊喜和温馨,健康心态滋养的是城市认同,这是“育情”。
  在美国印第安人国家博物馆外,从东门入口处的几款大石头开始,向北、西、南,依次“造景”,展示了印第安人居住区濒临绝迹的湿地、鸟类、灌木、乔木、草木等等鲜活的实物,消解了水泥产生的生硬感。每一个区域都有制作小巧的介绍牌,文字简洁、图解清晰;有问答,有谈天,还有邀请。比如在“回音石”旁的介绍是:
  “嘘嘘嘘,请静一静,听!站在这块大石头旁,倾听水的回声。这块大石头表面能够起到扩音的作用,就像古代玛雅人的蹴球球场。在墨西哥奇琴伊察球场,哨子声在500英尺开外都清晰可辨。”
  这无声的邀请,让人驻足静听。它唤起了人们去体会历史的沧桑,去感受大自然的肌肤之美。在喧嚣的都市,这“柔情”是可贵的。
  最后是养“志”。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建国总统华盛顿和新大陆发现者哥伦布,大有“饮水思源”之意。   1789年至1799年的10年间,就建都问题,南北两方议员争吵不休。最后华盛顿总统选定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确定河畔长宽各为16公里的地区作为首都地址。或许,这体现了美国人崇尚民主、平等的政治价值观吧。
  二战之后,70年代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加快,洛杉矶位居工业污染“黑”名单的榜首。洛杉矶发出臭氧浓度的一级警报次数逐年增加,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1979年9月17日,洛杉肌大气保护局发出了“烟雾紧急通告第二号”,即空气中臭氧含量超过了0.35ppm,接近“危险点”。美丽的洛杉矶变成“美国的烟雾城”。
  而首都却一片悠然与祥和的景象。蓝天白云,鸟语花香,落日余晖,滋养着高速运转的“华府头脑”——政府决策者、智库研究员和大学教授們。由此可见,不设重型工业项目,不搞大型商业区,是首都功能定位的秘籍所在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促使联邦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华盛顿的优势在于管理的精细和人性化,强调日常行为中环保意识的养成。例如“游园礼仪”和“游园须知”语言易懂,语气温婉。像“请对花园的美表示敬意,也请心中装着其他游客,方便他们的游览。”指导性强,不伤面子,让人们静悄悄地进行自我教育,养成习惯。
  此外,美国人的感恩情节,令人感动。农业部楼外的“人民花园”(People’s Garden),建于2009年,为纪念1862年创建农业部的林肯总统。这是农业部倡议员工“创建花园社区活动”的第一个成果,此活动推广至全美和海外,共建1700多个人民花园
  北京“去水泥化”:兴建环境学习公园
  环保意识的养成需要漫长的时间,人们需要耐心,需要反思,需要学习。
  北京是600多年的古都,如何平衡现代化快速发展与保持城市特色之间的关系,值得借鉴世界其他地方的经验。美国城市生态中心格雷特?戴维尔(Garrett Devier)说,“环境学习公园就是一片开阔地。无论面积大小,无论荒野空地、被破坏的自然景观,还是小型城市的空间,都可以用来建造不同主题的环境学习公园。”
  北京拥有园林、雕塑、农业、建筑等全国顶尖级的高等院校,北京“去水泥化”,应该考虑在现有基础上,不大动干戈“拆、改、换”,而是将可利用的空地、空间进行“绿植化”和“花园化”。环境学习公园比较符合北京四环以内布局现状,破坏性可降低;通过政府财政、单位自筹、社区共筹、个人自付等渠道,多样筹资;鼓励每个人参与,提高城市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借鉴美国联邦部委的做法,北京也可考虑在某些部委大楼外等空间,建造不同主题的城市生态学习公园。如美农业部楼外的“人民花园”、能源部的“地球日公园”、司法部和环保部南边的“雨水花园”、自然博物馆西北角的“城市鸟类花园”(Urban Bird Garden)等。
  北京最适宜建造环境学习公园的应该是首都博物馆。与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很相近:城市核心区、外围空间较大。首博内部和外形设计兼顾了中国和国际元素的运用,注重跨文化的打造。室外若补充“生态教育”元素,用“水”、“湿地”、“鸟群”等展示“北京湾”的历史,现有“单调生硬”的青铜色定会增加几分柔美、活力和恬静。
其他文献
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的北京代表中,有一名连任三届的“老代表”,她就是北京乐平农业集团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冯乐平。  奔走在西瓜地里带领村民致富  32年前,冯乐平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当初,她决心放下手里的“铁饭碗”回到村里当瓜农,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她疯了。当时冯乐平就觉得,大兴区庞各庄镇得天独厚的种瓜条件恰恰是还没被人们发现的“金饭碗”,想致富必须改变落后的思想观
期刊
自古以来,钱江源头开化县就是一个生态福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于2003年、2006年来到开化县视察,鼓励大家要保护好源头,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上深情点赞:开化是个好地方!  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好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件大事。为推进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每年1.1亿
期刊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考验,广大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踊跃捐款捐物,有序复工复产,服务民生需求,在抗疫大考中书写民企的责任担当。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广大民营经济尽己所长提供抗疫保障。来自全国工商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共有超过11万家民企通过捐款捐物、设立基金、提供保险保障、租金减免、各种补贴等方式支持疫情防控,多家企业捐赠过亿元。  当前
期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大考之中,越是关键时候,人大代表越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自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孙建博始终带着责任履职尽责,带着使命为人民代言,与群众的每一次交谈,提交的每一份建议,所做的每一次调研,都是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法履职的最好诠释。  孙建博,一级肢体残疾人,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凭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地域文化、地方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力度加强,文创产品成为了设计领域重头戏。为加强文创品牌的艺术性和情感化,文创产品在包装设计上高频地应用了手绘插画。本文从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手绘插图在此类产品设计背景之上的应用体现,浅要叙述了两者间的关系。  关键字:手绘插画;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图分类号:TB482, J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19)
期刊
作为全国林业草原公益宣传品牌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活动,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自2010年推出以来,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先后在19个省、市、自治区,共57个地区举办,成为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宣传平台。在绿色中国行活动开展1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副主任、绿色中国行活动组委会秘书长、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缪宏。  记者:缪副主任,您好。请您谈谈
期刊
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多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不断加强保护管理,我国森林资源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功能不强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森林资源的总体状况还难以满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当前,由于一些地方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重视不够,一些地方纵容甚至主导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致使林地流失、滥砍盗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犯
期刊
第九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IYSECC9.0)2017年7月10日至12日在天津大学举办。与会专家指出,青年是最富朝气、活力和梦想的群体,青年的生态观和环境观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峰会邀请了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闫世东,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牛燕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中心原主任、第九届扎耶德未来能源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俊峰,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东
期刊
2018年5月19日,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天。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同在一天,新华通讯社播发了一篇专访,题目是“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希望之光”,受访者是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博士。  柯布博士一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坚定的支持者。他最早提出,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
期刊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天一群致力生态环境保护、备受国内外认可的地球卫士,齐聚北京环境大厦,围绕“关爱自然,我是行动者”进行了主题交流。  曾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中国个人、集体代表浙江“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代表、安吉县鲁家村村委会主任裘丽琴、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于士涛、蚂蚁森林业务总监窦瑞等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通过交流达成共识,明确关爱自然就是关爱人类自己,与地球卫士同行,就要动员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