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与低分子肝素致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减少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anzi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例61岁女性尿毒症患者使用肝素(28 mg/次)抗凝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透析6次后发现刷牙时牙龈出血,血常规检查示血小板计数22×109/L, D-二聚体1 023μg/L。改行无肝素血液透析,透析2次后复查,血小板计数升至88×109/L, D-二聚体574μg/L。尝试使用小剂量肝素(14 mg/次)透析3次后,患者血小板计数降至50×109/L, D-二聚体1 012μg/L。再次转换为无肝素血液透析,透析3次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升至95×109/L, D-二聚体585μg/L。此后改用低分子肝素,透析3次后血小板计数又降至65×109/L,同时D-二聚体升高至1 386μg/L。停止血液透析、改行腹膜透析后多次复查,血小板计数为(126~208)×109/L,D-二聚体浓度为287~293μg/L。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重建带交锁髓内针和近端锁定解剖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同侧股骨近端及骨干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同侧股骨近端及骨干骨折患者26例,其中12例应用重建带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A组),14例应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两组骨折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采用Majeed功能评分)。结果A组和B组骨折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股骨近端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择取2017年10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血液样本62例,于不同条件下,对PT、TT、APTT、Fib指标予以检测.结果:以样本放置60min为准,
目的比较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巩膜隧道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术后干眼的情况。方法194例(200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机分为透明角膜切口组98例(100眼)及巩膜隧道切口组96例(100眼),比较两组术后干眼症状况及基础泪液分泌。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干眼症状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术后1、7及14 d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术后3
1例45岁男性患者行左侧颌面部和颈部肿物切除术,术前丙氨酸转氨酶(ALT)1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2 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146 U/L。术后给予盐酸丙帕他莫2.0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12 h。术后第8天复查肝功能示ALT 642 U/L, AST 692 U/L, GGT 368 U/L。患者无恶心、呕吐、腹胀、纳差等不适症状,皮肤
目的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例(1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及硅油填充术,术后局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散瞳滴眼液应用联合中药口服。术后2周~2个月行双眼FFA检查,明确术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其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