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吴刘维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听说“吴刘维”的名字,是在谢宗玉办公室。那是五年,还是六年前,我去省城办事,路过作协,顺便去看老谢,当时好像没在聊文学,老谢突然冒出一句,你知道吴刘维么?像是自言自语。我的回答很潦草,三个字:没听过。老谢说,吴刘维的小说值得关注。我多说了两个字:孤陋寡闻了。老谢说,你可以看看。我说,看看也行,不看也无所谓吧。我的口吻带着不知道从哪来的傲气和一种无知无畏的莽撞。老谢说,吴刘维是个例外。
   人要么活成故事,要么书写别人的故事,两件事做成一件,就算没白活,他兼而有之,这真是一个例外。
   当过人民教师,摆过地摊,在文化馆干过,做过文学期刊的编辑,同时还经营文化公司,最终在省内一家学术机构任职。这样的人本身就像一个小说,他搞文学,没理由不成为一名好作家。听了老谢的话,我到网上去搜。资料显示,吴刘维是个资深的文艺青年,写过很多作品,二十年前就被外界关注,他最近的动作属于重返现场。我确实孤陋寡闻了。先读的《天堂无窑》,接着,又马不停蹄读《送雪回家》,两个小说读完,我像被施了魔法,定在了原地,有那么几分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那天下午,一个叫吴刘维的中年男人狠狠击中了我的神经。读他的创作谈,感觉这个人太有意思,太好玩了,性情,风骨,桀骜不驯又温厚纯良,洁身自好又与世浮沉,像从魏晋远道而来。跟他的小说相比,我对他的人似乎更感兴趣,想着找机会认识一下。我从未对谁产生这么强烈的结交欲,哪怕是女人。我感觉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男人。
   我胃口不好,偏食,在审美和交友方面尤甚,这些年朋友一直不多,长时间的失望让我放弃了寻觅的想法。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得不到呢,那也没关系,还可以自给自足嘛。好在,吴刘维出现了,他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尚有理想主义者存在,这个物种并未灭绝。
   后来,跟吴刘维见面,我发现他跟文字描述的并不相符。文字里,他是那么放荡不羁、个性突出,可站在面前的却是个谦谦君子,温和少语,即便酒后,也依然克制。不管几个人吃饭、桌上坐了谁,他总是声音最小的一个,说话的时候,试探着开口,显得彬彬有礼,带着弥勒佛式的笑。如此和谐,不见锋芒,好像他早已原谅了这个世界曾对他施加的伤害,这就是那个全校老师来听课却让学生们自习、高考前批评应试制度,然后被学校发配边疆,停薪留职,又故意在校门口摆摊卖货的文学青年吴刘维?或者说,二十年的俗世生活,已彻底磨平了他的棱角?有那么一瞬间,我怀疑过,他文字里的那些自述跟别的作家一样,都是假的,虚张声势罢了,他把自己当作小说来写了。小说家会潜意识地美化,或者说虚化自己的生活,越做不到的事,越往那个方向挪,在文字里肆意撒欢,真相比文字差距大了去了。
   然而,不是这样的。表面上他的棱角确实被磨得很光滑了(毕竟谁每天都在被生活打磨和碾压),但内心里,锋芒比以前更加分明凌厉,他对眼前的世界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小说也有着与他人不一样的认知,精神深处那块扎人的小石子,已耸立成巍峨的山峦。对于山峦,只有站在远处才能感知它的高大,它的棱角是无法用小小的手掌去抚摸的。所以,每每他的话最少,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最深。他始终是一个叛逆者。独立,不苟于人,绝不向现实妥协。身份上,他更像一个旁观者了,冷眼旁观,心知肚明。他说,好作品,要么开枪,要么开灯,否则写它干什么。不开枪,也不开灯,意义何在,文学又不是玩物。他又说,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能远离成功人士。这是二十几天前他对我说的话,至今在脑子里回响。轻易不发言,发言,就像一颗子弹,轻易击中你的心脏,这就是我的兄长吴刘维。
   那颗子弹穿过心脏时,在心房正中留了下来,但你却不感觉不舒服,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它本来就该待在那里。为了更好地保管它,回到家,我还是做了开胸手术,将子弹取出。携带个人体温的子弹,如一剂良药,给人带来力量。
   且看他对自己的“约法三章”:一是必须写当下生活,你看当下生活,要多离奇有多离奇,你的小说,只要写得比当下精彩生活更精彩,就不愁没人看;二是必须要有一个新颖的构思,这个构思,读者在别的小说里看不到,只有在你的小说里才能看到;三是让每一部小说都不一样,从形式到内容,每一部小说都是一片新奇的风景,这样就不会重复自己,也不会让读者心生厌倦。在大家争着炫技,向西方学习,嫌弃故事,研究各种出拳套路的时候,他却公然对故事示爱,在我看来,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表面看来,他的宣言似乎太过老土,太落伍了。
   彼时,他的长篇小说《绝望游戏》正在热销,卖得很好。据说,写这个小说时,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好几年与世隔绝,可以说用尽全力,倾尽心血,自然地,外界反响也很好。这个小说我一直没读。我对当代长篇充满偏见,觉得,即便天才,也难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出惊世之作,无数著名作家的平庸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吃瓜群众的好评,我持怀疑态度。我一贯反对把小说写得过于好读、过于追求故事性的,也一贯认为,故事再精彩,也不可能精彩过生活。外界评价如此之高,让我心生警惕,生怕这个过于热闹的小说毁掉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我对某一类读者实在缺乏信心。当然,有个重要原因,这两年有些忙,带娃,忙工作,很难集中精力去读一本长篇,除非它的作者认为自己写了一部传世之作,平时我的兴趣都放在对短篇小说的阅读上。
   后来他在杂志上发表了另一部长篇小说,《午夜课》,并将小说连同杂志一起送给了我,我放在案头上,长达两年没有去翻,倒是老婆把它当作闲书,给看完了。那天,吴刘维在饭桌上告诉我,那个小说很多人读了,但他们都没猜到真正的凶手是谁。这一说,我就来兴趣了,回家连夜把书看完,然后,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他。他说,你可能是唯一一个把小说看懂的人。在这里,我不能说出凶手的名字以及他的身份,只有懂得吴刘维的人才会明白。那个小说实在值得一说。小说以周克华案为蓝本,当时,案件还没破,事实上,破案之后,再去看小说,更显得吴刘维作为一名小说家的过人之处,他在兑现自己的诺言,确实把小说写得比生活更精彩。这个小说,我可以读出众多信息,他特别了解背景,也特别了解女人和酒,我的视线范围里,还没有谁写女人写到这种程度,就好像女人原本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他是一个性感魅惑的夏娃,莫非女人真的是他的一根肋骨?他写纪子眉喝酒以及教授打的那套“隔山打牛”的拳法,真叫一个绝。由此,我断定,他是个有故事的人,有很多的故事,很复杂的故事,他一定做過不少过去时代的我认为的所谓“坏事”,经历过足够的女人以及女人带给他的痛,还有足够多的你知我知他也知却并不容易体验到的个中场面。他对女人身体和精神的鉴别能力让人大开眼界,洞察世事的能力,可谓四两拨千斤、蜻蜓点水,让人欲罢不能。于是,我又想起《绝望游戏》,也许,我应该放下成见,去相信一个本就该相信的人。我决定,这个文章一写完就到网上买一本《绝望游戏》。    身在体制内的吴刘维,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旁观者。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他没能写作,并不是说,他抛弃了文学,或者文学抛弃了他。这二十年,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文学卧底,用心脏和灵魂体验生活,所以,他称自己的写作为“低空飞翔”。看起来,好像是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搞了一次全面的文学实地考察。
   几年前他辞掉文学所副所长,挂靠到另一个名义上归单位管实则不归它管的部门,将自己变成个“隐形人”。多年来他也一直在做个“局外人”。除了搞好本职工作,从不刻意去巴结谁讨好谁,始终不站队,不入圈子。在每个单位,跟门卫的关系好过跟一把手的关系。他是所在的研究机构里唯一不申报职称的专业人员。这家研究机构掌管全省研究员系列职称的评定,他想弄个副研究员和研究员是顺手拈来的事,但他了无兴趣。甚至,他不参加任何作品研讨会,不想无功受禄地拿取别人的红包,也不参加毕业二十年三十年之类的同学聚会,不愿看到得势者一副舍我其谁的老大扮相。不炒股。不赌钱打牌。也很少网聊,微信好友控制在一百个以内。他要过一种他想要的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以上这段话出自他的个人道白。读到这里,恐怕会有人认为,这种人一定日子过得很糟糕,一塌糊涂,被世界嫌弃了,跟周围格格不入,却又不愿面对现实,所以才选择自我逃避。吴刘维并不如此,他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愤青。他过得很好,生命质量比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好——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他是看透了,洒脱了,不去关心那些不值得关心的事。他就是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世界能奈我何?“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以前看杨绛这首诗,觉得老先生是在吹牛,装逼而已,漂亮话谁不会说,哪个能真正做到这样?真这样了,还用得着在红尘里翻爬打滚?早出家当和尚了。吴刘维有力反击了我。对某类人,我们是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看待的。
   我们无法做命运的主宰,但起码要拿出最大的反抗勇气,这是对自己的尊重,正如他对文学的尊重一样。不能只活着,还要为自己而活,他说,文学不是自己追名逐利的工具,而是无可替代的精神追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一个大的网吧,那么,文学就是我的氧吧;如果说,生命一直在被围追堵截,那么,文学就是我生命的一个出口。”他始终把文学当作文学本身对待的,既不是职业成功的敲门砖,也不是挣钱的工具,处在文学当中的他,始终远离文学现场。一个人躲进激情深处,真是难得的幸福啊。
   两年前,我调到文联二层单位上班,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很多作家,比过去三十年里认识的人,总共加起来还多,困惑也随之而来。我觉得自己离文学越近,离写作就越远,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自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我跟他交流过文学职业这桩事。然后,明白,其实多数写作者,还有编辑,也就那样,农民千千万,真把式万里无一,往往方圆十里找不到一个精通农事,且懂得敬畏土地的人。他们种地不过是为了活命,一种职业而已。事实上,哪个行业懂行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老师并不知道什么是教育,医生也未必明白医学之道,他们都是混口饭吃。更多的人,聪明一点的,懂得将职业当成沽名钓誉的工具,文学这个行当尤其如此。
   吴刘维这种人,当下是过分地少了。
   他说自己是一个“非典”作家,没有固定风格,没有归属于自己创作上的典型题材、地域以及人物关注群体。换句话说,就没有自己的创作根据地,什么东西能让他兴奋,带来写作的愉悦,能把他的思维带到远方,就能满足他的写作胃口。其实他是有根据地的,就好像祖先的血脉,不管你承不承认,它就在你身体里流淌。他的根据地不在外,而在内——内心的风景,二十年来对这个社会的终极认知。我觉得,不管写什么,他自始至终都在努力靠近自己,忠于自己的内心。
   读《天堂无窑》时,最令我着迷的不是匪夷所思出其不意的故事,而是作者在小说中回忆的一幕幕同三叔一起成长的小细节,我愿意相信那就是他生活的原貌,是作者过去岁月的经历。关于祖父杀完猪、往墙上甩猪卵根的画面,我十分肯定那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我是个胃口很小的人》是吴刘维所有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小说写得特别荒诞,也特别中国,依稀可见马尔克斯的影子,但它只可能发生在中国。关于后代吃自己先人的构思可谓惊人,但小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人公儿时同小米一起在码头偷吃祭祀果品的情节,读到那里时,我眼眶一阵温热。
   读吴刘维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往往故事是虚构的,但小说的细枝末节以及外围人物描绘得格外逼真,或者说,有着感情和体验上的真实。我判断,那些全来自他的个人生活,否则,不会有那么粗粝的真实感。每一种生活都不是白费的,过去的那二十年赐予了他太多东西。很多当下的写作者太过忙于著作等身,忙于成名成家,却疏于对社会的实地探究,写着写着成了书斋式的意淫,虚假,空洞,乏味透顶。一个字:假!
   前些年我只写散文。我清楚自己的能耐,我是一个十足的笨人,做任何事都要竭尽全力才能勉强应付,不像有的人,诗歌、散文、小说、翻译,样样玩,样样精通,闪转腾挪,应付自如。我只能专注一条路,直走到前路不通,再另谋他途。我的写作和精神出了问题,一切都那么难以为继。老兄对我说,小兄弟,别整散文了,去写小说吧,有才华的人都奋斗在小说的战壕里。我说,怕没那个才华,瞎耽误工夫。他说,别谦虚,才华那玩意,谁敢说自己一点也没有呢。多少有一点,那就试试。从此,我改写小说,再没动过散文的心思。是否瞎耽误工夫不好说,但我知道自己乐在其中,哪怕一个字不发表,都觉得高兴,这年头找一件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做,可太不容易了。就这么的,在他的引诱下,我上了小说的贼船,哪怕有一天失足落水,一命呜呼,也绝不后悔。
   算来,我跟吴刘维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一年一次,顶多两次(以后会多起来,因为拿了驾照)。见面必喝酒,以前主要是他喝,我没什么酒量,只意思一下,后来,我也慢慢可以喝一点了,再后来,不喝酒简直不像话。孤独,难受了,想找人说话了,首先想到的是去省城找那个叫吴刘维的中年男人喝一杯。我有个习惯,称之为怪癖可能更准确一點,就是无聊的时候,会一个人偷偷去某个城市(主要是省城长沙),仅仅因为那里有地铁,我什么事都不需要干,什么人也不必见,把自己扔在一大车人里,感受肉体在这世间漂浮,或者说,让自己消失在人群中,内心有一种特别的存在和满足感。我喜欢长沙,它离我不远也不近,恰好是合适的距离。过去,我去是为了寻找自己,现在,又多了一个借口,还可以去看吴刘维。    每次到长沙,他都会让我叫上想见的朋友,其实,就那三四个现人,老面孔。我的交际面有限,不习惯在陌生人面前夸夸其谈,总感觉有人会在背后陷害我,把直言不讳的聊天告诉不该告诉的人。我说,每次都来蹭你的好酒喝,让你穿过整个长沙城来吃饭(他住在星沙,靠近郊区了),真不好意思。他说,我还得感谢你,要不是你来,我难得跟大家吃一顿饭,虽同在省城,大家见面并不容易。似乎,我的到来,给了他和老友见面的机会。这不是完全的客套话,他确实是深居简出的,平日既不喜欢热闹,也不爱混圈子。他说过,没有非办不可的紧要事,周末他一般都会带上老婆孩子,回老家攸县酒埠江镇草田村一趟,乡下有他的八旬老母。
   生平最怕给别人添麻烦,欠了人家的情,还不上,是个天大的负担。这种怕,让我本能地选择与他人保持距离。但面对吴刘维,我吃他的饭,喝他的酒(全是珍藏多年的好酒),丝毫不觉得亏欠,好像一切理所当然,不喝他的喝谁的?偏偏脸皮也不争气,莫名其妙就厚了。酒好,人也好,于是兴致所发,于是酒量大增,是平常的两倍有余。只有跟吴刘维在一起的时候,才觉得酒那么好喝。每回见他,我都会喝醉,要是不喝醉,那就对不起自己,嘴上有讲不完的话,不都是文学,更多的是关于生活和眼前这个社会。
   说来奇怪,跟我走得近的,或者说,能够让我主动靠近的人,都是我的父兄辈,最低也长个十岁八岁。对平輩和同龄人,我没有什么言说欲,相对无言,如同公堂受刑。我觉得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过于幼稚,而处事的方法又过于世故,了无生趣,成熟得令人害怕。对他们而言,我刚刚相反,处事太过幼稚,像白痴,对世界又看得过于通透,跟出家人似的,未老先衰,一点激情也没有,很不好玩。是的,我们彼此嫌弃。
   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和举着灯笼在我身上发现自己的人相遇。这是,特朗斯特罗姆说的,用在吴刘维和我身上,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鉴于我们都属于溺死在人群中的孤独者,或者说在人群之外舞蹈的人,我愿意一厢情愿。我不能说,我们被彼此照亮了,我确定的是,他照亮了我,这足够了。
   吴刘维说:“有时候我怀疑自己,借写小说的名义,虚度时光,抑或是躲避现世,逍遥在虚构王国。”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反射,但写作这个行动本身,却更像是一种逃离。如果真是这样,让我们一起逃离吧,明月之夜,驾一叶小舟遁去。
  
   (责任编辑:李璐)
其他文献
“进去看看,给爸爸买件衬衣。”   “不去不去,这里衣服太贵了。”   “爸爸经常出差,得穿得上档次一点……要想马儿跑得快,不给马儿吃草怎么行?”   “草要吃的,但不用吃太好。”   “你这个小东西啊!”   “呵呵呵……”   “哈哈哈……”   万华广场一楼某个男装品牌店门口,我们俩前拉后扯,嘻嘻哈哈,没大没小。   彼时,你和我一样高了,陪我逛街只是偶尔对我的“赏赐”,你不
期刊
小时候,走路上幼儿园,街边种着高大的木棉。摸不准哪一天,红透的花被风摇下来,就啪嗒砸中脑袋,超痛的。小说钻进脑中,大概也是这样的感觉。   那天晚上,我只是想去便利店买根珍奶雪糕,耳机里听着摇摆的闽南语歌曲《金包银》:“别人的性命,是镶金又包银,我的性命不值钱……”可这夏夜猛然落雨,树枝子乱晃,潮湿气味,正面袭来。   我突然看到脑海中漂浮着一个雨中老厝,浸透樟脑丸的气息。水滴闪光,在屋檐流动
期刊
一    朝阳小区门口的煎饼摊已经在那里有些年头了。   每天早晨,一波又一波穿着黑色外套和灯芯绒长裤的女人们,拎着碧绿的芹菜和掺着血丝的肉末走进小区,阳光打在她们蜡黄浮肿的脸上,腻在眼睛边上的眼屎发出透明的光。骑着电瓶车的年轻人睡眼惺忪地从她们身边经过,车把上挂着热腾腾的早点。小区的贵宾狗蹦蹦跳跳地散着步,偶尔踱到草地上,蹲下来又或是抬起一条腿留下一串标记。穿着棉质睡衣的主人无精打采地跟在
期刊
特邀嘉宾:小说家阿乙   讨论人: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教师及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郭洪雷:今天非常荣幸请到著名作家阿乙老师来参加我们的读书活动。我对阿乙老师了解不多,以前作品读得比较少。读完《骗子来到南方》,我觉得阿乙会很受中文专业学生及学院派批评家的欢迎。下面我再介绍一位老师,这位就是徐兆正博士,特地来参与我们的读书会。徐老师下个学期将入职人文学院,也会成为我们读书
期刊
闭灯  我熄灭自己  现在我的身体是一个退火的炉膛  一个从里面暗淡下来的煤球  我不想成为彻底的灰烬  那么在持续的火光里,我突然止步  黑暗将是另一种营养  即景  总是有更值得我看的地方  比如前山  跟记忆一样高的  门前的山。我看到新的冬天  摆出了又一个荒芜  饿瘦的小花鬼针草和蒲公英  举起了它们的花籽  像坚持着春天。我的某一个眼光  落下去的时候  溅起了一群麻雀。而缩小范围的绿
期刊
钓海  无意塑造自己钓海的英雄形象  海的动荡,海的呻吟,跟我的垂钓无关  起得比鸡要早,我要垂钓日出  睡得比狗还晚,我要垂钓皓月  面容黧黑,除了抛竿、起竿  证明自己还是活物外  其实,跟一块礁石已是无异  务必穿上鲜艳外套,以防巨轮碰瓷  一个合格的钓者,必须伤痕累累  你的对手是谁啊?  是大海,是狡猾的鱼群  是恶劣的天气  有时,天空很低,很低  直抵你的鼻梁  一场暴雨,向你劈头而
期刊
鹭生今天想送花。  那一枝深紫色喷香的花,在等他。  他手里攥着三块钱,到龙头路菜市场,穿过卤料摊,避开那一排发着微光的卤鸭。三块钱一个的鸭胗,要忍住,也不能买。大颗芒果、西番莲、释迦和莲雾挤在一起碎碎念,熟了、酸了、才没有嘞我超甜的。表皮压出汁液,引来翠绿头苍蝇嗡嗡叫,水果是嘈杂的。蜜色夕阳涂在它们身上,色泽勾人。再多走两步就到了。  “阿生,放学了吼?”有不少认识他的摊主问。他们总是眼观八方,
期刊
1978年出生的作家蔡骏,自22岁开始发表小说,连续近十年保持着中国悬疑小说的最高畅销记录,已出版三十余部作品,累计發行1400万册,中国的“东野圭吾”是人们对他的赞誉和寄望。2020年12月1日,作家出版社推出蔡骏首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新作《春夜》。有评论者说这个长篇是蔡骏从类型小说走向雅文学的标识——用这样的概念、框架来圈定乃至定义这个小说,似乎并不准确。当你读了这个小说,就会很清楚这部30万字
期刊
朱山坡的《蛋镇电影院》是一本以电影院为背景的主题小说集。在我看来,写一本主题小说集比写一部长篇小说难度更大。   看到“电影院”,我的心情有点复杂。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院和电影,对我们这代人影响非常大,有个情结。我写过一篇散文和一个短篇小说,都叫《露天电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影院,也都有自己的电影。小时候老家还没有通电,每次看电影都跟过节似的。电影放映员权力特别大,大队里最好的东西都给
期刊
天亮得越来越早,日头发出热光,照耀好人也照歹人。懒汉们还没醒,庄稼都偷偷熟了。风熏出窸窸窣窣的干响,田里的麦子是涨潮的海,被晨曦包裹得金光熠熠,就算是个瞎子也能被刺得复明。  罗恩典眯眼骑着小电车,风裹着土,把一股股焦腥味塞进鼻孔。他僵硬地弓着背,用力拧住车把,徒劳地假设这样能让车子快一点,跑快一点,再远一点。今天是礼拜天,他要去讲道,他绝不去参加自己儿子的婚礼。  今天,就今天,他儿子就要跟那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