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李彦森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开年的“3.18石家庄大展”已经是石友们熟知的品牌展会,在这个展会上不断涌现出新石种、新作品、新成交、新理念。对石友而言,所有的“新”都是机会和商机,是风向标。以展会为契机,石家庄的赏石活动也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风格。而这一切部与一个人密切相关——李彦森。他是3.18大展的标志,也是石家庄赏石发展的标志。
  一个大展
  兴趣推动的开头——石家庄奇石展销会
  时间:2004年地点:石家庄新华区某汽修厂
  最初就是喜欢石头,想着把石头请来,能在家门口买石头。就自己办展,请侯康乙、贾精一老先生指导,请石友刘书田负责招商。虽然是第一次办展,可来参展的石种很多,有灵璧石、戈壁石、三峡石,还有广西的水石等,石家庄的石友很高兴,我自己也买了很多。
  会展经济初展现——第二届石家庄观赏石博览会
  时间:2005年 地点:石家庄南三条小商品批发市场
  第二届的展场设在石家庄的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客流量大,非常热闹。展前的宣传也比较到位,石友们都出来淘宝,普通市民也买石头回去美化家居,南三条的商户们更是家家都买石头镇店。南三条市场内的商户以及周围的商店、酒店、饭店都因为展会赚了钱,政府也看到“会展经济”的效益。
  精品意识的奠定——第三届石家庄观赏石博览会
  时间:2006年 地点:石家庄南三条小商品批发市场
  当时,中国观赏石协会的《观赏石鉴评标准》刚刚出台,在这届的精品展评选中试行。中国观赏石协会组织了各地的专家,如徐伟崇、夏华炳、邹顺驹、李明等参与评审。这次精品展,提升了石家庄石友的眼光,使大家有了精品意识。
  会展经济的典型试验场
  ——第四届至第六届石家庄观赏石博览会
  时间:2007年-2009年 地点:石家庄东风西路华夏灯饰城
  政府看好会展经济的效益,2007年起,连续六届展会的展场都设在东风西路的华夏灯饰城。在展会带动下,东风西路两边门店的租金逐年上涨,每平米由40元左右涨到现在150元都很抢手。如今,东风西路已形成集商、住、餐、娱为一体的新商圈,是石家庄的二级商业中心。这三届展会中,我们着重抓精品展,成交越来越多,石友们普遍认为评奖的含金量增加了。
  “小品之家”的练兵场——第七届至第九届石家庄观赏石博览会
  时间:2010年-2012年 地点:石家庄东风西路华夏灯饰城
  2009年年底,我和山西石界元老侯桂林老师牵头,两地合作,以小品组合为主题进行联展。展前,我带着石家庄的石友去左旗、哈密淘石、选配件;请石家庄的石界元老赵瑞泉给大家讲授小品的搭配组合以及盆景等配件的使用。石家庄小品组合的氛围就慢慢有了,石友们的配合协作也很好。
  小品的主题展吸引了很多石友,上海石友们也来石家庄展示他们的小品。在这几届展会上,我们还组织了关于小品的赏石论坛,如“小品组合是不是艺术品”、“陈老二现象”等,效果都很好。
  总结和开拓——第十届石家庄观赏石博览会
  时间:2013年地点:石家庄润德五金广场
  在坚持“精致赏石”理念的基础上,精品展着重关注新形式——景观石,并按地域划分展区。赏石论坛也探讨尝试新形式,尽量使理论结合实践,为石友提供更多实际指导。十年的展会能够顺利办下来,也是得益于桥东区政府的支持、桥东区观赏石协会全体会员的努力,更离不开石界前辈的指导以及广大石友的积极参与。
  一个市场
  2010年,花都天地奇石广场开业了。以前,石家庄没有专业的奇石市场。奇石店没几家、也很分散,和普通的营业房在一起。我们看石头也就是约上三五个石友,找个时间,去家里看。展会倒是好交流,可是就那么几天,时间不够啊。外地石友来石家庄想看石头,还得一条街、一条街去找,很不方便。
  在此之前,市场是闲置的,当时正准备招商做家具。我们找到市场的负责人,带着他们看石家庄的奇石店,让他们看《中华奇石》杂志,并建议去北京、太原的奇石市场考察,介绍奇石行业的发展前景,让他们建立奇石思维,而且我们义务帮他们组市招商。市场从筹备到建立到办展会,一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用梁总的话说,他信得过我,引进奇石项目能行。市场的招商也很顺利,哈密、桂林、太原、兰州等地的商户也都在市场里开店了,卖得也很好。
  市场建成了,大家交流也方便了,外地石友来也有了一个集中看石头的地方。
  一人一个李彦森
  文牲:专注理论引领
  四五年前就在《天下石门开》中写文论述“精致赏石”。李彦森与石家庄石友在打造“精致赏石”的文化进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成效和细节,在精巧赏石、小品组合、景观赏石等专题的展示与研讨中,取得了切实的成果,为当代赏石文化增添了一抹光彩。
  他组织的赏石论坛很有特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请专家也尽量杜绝空谈的理论家;每个研讨会都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抓主题、抓热点,把理论变成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以小品组合为例,大量的小品被收藏,就是解决了具体的问题。
  侯桂林:重视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
  晋冀联展前,石家庄小品组合就有高手,如赵瑞泉和李彦森夫妇等人。李彦森他们在展会的宣传和组织上很下功夫,舍得花钱买石头,也能起到带头作用。石家庄除了重视组合的兴趣,还很重视经济和市场效益。我认为,吸引上海石友参与石家庄小品组合活动,给石家庄小品组合提供了很大的动力和支持。
  俞莹:他是石家庄赏石的“领头羊”
  石家庄之前几届展会活动很吸引我,第六届时我来到石家庄展会,发现李彦森是石家庄赏石活动的“领头羊”。
  如果蓬勃发展的收藏行业是天时,石家庄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地利,那李彦森发挥的领头羊作用就是人和。他的坚持、坚守带动了石友。目前石家庄大多数的玩家都受惠于展会,第一届展会时不玩石的人现在都在展览展销的联动下发展成了主力军。   赏石是文化活动,需要理论支撑和文化滋养才能走得更远。每次展会李彦森都周密安排论坛,几次话题邀请的对象都有针对性,而且能充分结合市场实践经验。
  梁鸿斌(花都天地奇石广场总经理):
  筹建市场,提出发展建议
  从筹建奇石市场,到办展,再到设立精品馆,都是李彦森一手筹备的。从筹划、打造、宣传到开始办展,都与他的辛劳分不开。说实话,没这么个人真是不行。
  市场运作进入平稳阶段后,他提议建立一个精品展馆,因为每年八月底的展会需要固定的精品馆,这对展会品牌有迅速提升的作用,我们采纳了建议。精品馆落成后,很多石友都重新装修了店面,又带领整个市场奇石展示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王华强:李会长是石家庄赏石的旗帜人物
  李彦森会长玩得早,是石家庄元老级的石友。
  我的赏石历程与李会长是分不开的。2005年,我就在他办的展会上看石头。2006年,认识了他,也开始试探性买些石头并向他请教。他倡导也关注全国小品的玩法,将小品组合引入展评,培育了石友们对小品组合的兴趣。在他的带领下,像我一样的石友们从展会中汲取了营养,形成了石家庄独有的团队赏石氛围。
  十年的展会,逐步形成了精品展、专家、展销三位一体的平台模式,为石家庄石友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其中,李会长是灵魂人物、旗帜人物,有人格号召力。
  刘晓明:展会的象征
  最初到石家庄就是因为展会。事实上,他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展会象征,很多人来参加展会,不是为了展,而是为了人来的。每年的展会都将石家庄的赏石事业往前推进一步。他做出了成绩,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展现了一个个赏石文化的亮点。他和他策划的展是一个口碑,不是吹捧。
  赵瑞泉:爱石的初衷不变
  玩石头,需要具有石头的品德。
  我们之所以友情不断,就是他不失本色,玩石头的初衷没有变,这点上我们两人很有共鸣。我自己是与经商格格不入的,很排斥把石头卖出去。琢磨石头,看出新内容,再给配上唐诗、宋词……心里那个痛快,石的魅力真是无穷的。现在,石市两极分化了,很多人去逐利。而李彦森追求的是赏石文化和石文化建设,个人得失考虑得很少,并不看重利。
  路兰梅(李彦森夫人):只顾办展,不顾身体
  他干事没问题,就是太费心。年前十月份就开始琢磨,十一月开始忙。展会期间更是白天晚上忙,住在展场里。怕打架、怕摊位有纠纷、怕石商不满意、怕嘉宾和专家安排不妥当,怕小偷偷石头……2D08年,展会一完就病了,在医院住了十来天,花了五万多。
  玩石头是他的兴趣爱好,我不反对。可展会越办越大,辛苦不是一点半点的,我就不愿再让他办展。喊着让他收手都三四年了,他不听,我也认了。
  关于石头
  小道消息一:李彦森不太会做生意,东西都是半卖半送。当时收的价不高,出手的价未必赶得上通胀的速度。
  考证:是真的。老朋友来了店里,看中了石头,要钱吧,当时没花多少钱。还有抱了石头就走的,也没办法,还是朋友重要啊。展会期间,老伴都不让我在店里呆着,一呆着就送石头。
  小道消息二:李彦森真正的好石头是不卖的,都放在家里,三间屋子全是好石头。
  考证:算是吧。我特别喜欢的石头都放在家里。遇上好石头都是靠缘分,不容易。所以有朋友去家里看石头,我也直说欣赏能行、石头可不卖。
  两个关键点
  中华奇石:据说,您最近在关注“精品邀请展”的全国巡展模式。
  李彦森:“邀请”主要是邀请名家,以保证展品和展会的水平;“巡展”是为了各地石友都有机会在家门口参展。5月8日,在北京国粹苑举办了一次,石友们普遍反映效果很好。这个模式还在初步尝试阶段,对于组织、场地、安保、展品数量和质量的控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举办一个引领全国赏石水平的“精品邀请展”是目的和方向。
  中华奇石:小品组合在石家庄展会的推动下,持续热了几年,今年起,展会开始关注景观石了,是不是小品就不热了呢?
  李彦森:石家庄展会关注的不是单独的奇石赏玩形式,而是“精致赏石”的理念,不论是之前的小品组合还是今年的景观石,都是在贯彻这个理念。精致赏石强调的“体量精巧”,是从古典赏石中传承下来的,我认为,要“精致”体量就不可能无限放大,标准石以下体量的就可以了。所以,小品不会过时。“形制精良、配合精准、文化内涵精到”是精致赏石理念的另外三点,是藏者对石头赏读的要求。所以,只要是石头精,永远都不会过时。
其他文献
“看不见,摸不着,旷世之缘也好,时空之缘也罢。”好像都是注定的。很多的偶然、巧合,或是不经意的邂逅,都会在冥冥之中感觉到人在旅途,诸事因缘,当你遇到后,才知道不期然的期然美妙。  今天,我们说说缘分那些事儿。  脚下的石头  主持人:老陈头是黄河石痴,三十年前就在黄河边游走,毫不夸张地说,他走遍了黄河大大小小的支流。  那是我走到了马家滩的一次特别的经历。  1996年的5月,我的石馆开张了,整天
期刊
一、前言  两岸开放伊始,笔者就开始踏访祖国的好山好水,除了旅游拍照之外,就是往河滩、海岸寻觅各式各样的雅石,捡石、赏石是笔者旅游中最大的乐事,也从中获得了心灵上的喜悦与丰收。  笔者和石友多次前往广西桂林、南宁、柳州等地旅游,常到红水河寻觅彩陶石,甚至到奇石市场欣赏彩陶石的美姿。多年来,我深深地感受到彩陶石不但具备雅石的形、色、质、纹的要素,还独具与唐三彩相似的色彩效果,其色彩变化微妙古朴、造型
期刊
徐国玉:二十多的河南小伙子,开过八年长途大卡车。2014年年初入石行,同年与弟弟在北京十里河古玩城开了石店。  关注到国玉,是因为每次他都在微信里发各种展场图片。  2015年2月25日(正月十七)从北京出发,一个人,一辆吉利帝豪车,各类石头和一应生活用品,徐国玉的赶展苦旅开始了……  2015年4月26日,國玉发来了这张照片,还说:这是我觉得最帅的一张照片了。我不拍我最狼狈的样子了,不想让人看见
期刊
瑞兽
期刊
中华大地美石无数,唯有出自酒泉的祁连彩玉“石中嵌玉,玉中带彩”。清代沈青崖、黄文炜的《重修酒泉肃州新志》中记载:“玉石,一名噶巴石,出红水坝河内,乃石之似玉者。有菜色,有白色,深碧浅绿,俱可琢器。”中国地质大学宇光研究所前所长贾精一先生一看到祁连彩玉,就发出了“天造奇美,人赋妙意,天人合一”的赞美。酒泉祁连彩玉以其雄浑古朴、质地细润著称,特别是石质多呈玉质和亚玉质更令人喜爱。这里的祁连彩玉设色自然
期刊
关于评审制度改革的相关文章,已刊登有一段时间了,台湾众多石友都迫切希望由石界前辈主导推进评审制度改革,希望各界呼声能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士的关注,并给予支持和帮助,尽早进行评审制度改革,进而推广赏石文化和风气,引领石界进步。  台湾图案石协会秘书长台东司木炎:  台湾石界在评审制度方面算是比较封闭的。本人参加石展活动几十年了,发现不论大大小小的石展,从地方石会到省级石会,评审委员大都是同  些人。个人
期刊
童趣
期刊
是时候  催生一种  碎片化的阅读习惯  是时候  挑战一次  自由式的思想跨栏  是时候  点燃一场  接地气的文化烟火  是时候  掀起一轮  顽童体的清新笔风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净心聆听  中华奇石  源自生命本真的  声音
期刊
期刊
狮子滚绣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