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是教育和发展学生的第一要素,是实现教育效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的基础和手段,是教师智慧与德行的融合,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提高教师德行与个性修养、对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关注、确立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等,是提高教师对学生理解力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正> 5.国外高性能新型的FR-4覆铜箔板 为了适应电子工业的发展需要,提高PCB基板材料——覆铜箔板的性能(高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低介电常数等),在国外,近几年研制开发了不
油田重型车辆管理是油田生产中高危事故多发行业,重型车辆的安全管理是保证油田安全生产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目前,油田重型车辆的安全管理经过多年的理论、实践和再实践过
古代隶书从战国末期至清代 ,历时两千余年。根据它的不同阶段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期研究 ,有利于理解古代隶书的发展。战国后期至西汉为隶书繁荣的准备时期。此期隶书篆意逐渐减
目的:建立通宣理肺颗粒中盐酸麻黄碱及盐酸伪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含0.1%三乙胺)(7
目的:评价康复新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符合条件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
对《汉书》中“孰”与“谁”这一组同义疑问代词的共时描写和同先秦典籍、《史记》等的历时比较,认为二者从先秦到东汉的发展演变是十分复杂的,东汉时期“谁”完全占据主导地
为实现能见度计算中消光系数的正确测量,论述了光源平行度在能见度测量中的重要作用,设计了探测光束发散角检测方法与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定焦成像系统和移动光源的直线系统
本文通过对铜陵桥塔柱裂缝多年的现场检测数据分析,结合混凝土温度应力的计算,对铜陵桥塔柱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以预防和控制裂缝的进一步萌生发展。
<正>一、说教材1.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边城》(节选)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中的第一篇。本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的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鱼腥草素钠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10%四丁基氢氧化铵(70∶30∶0.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