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格优势的丧失和服务的乏善可陈,是以车险作为主营业务的中介机构普遍面临的难题。
号称在全国拥有60万会员,曾一度自称“车险业的携程”的全国最大汽车保险中介机构——车盟从众, 4月28日却被发现其网站无法登陆,公司电话也无法接通。
据悉,因长期经营亏损,仅联姻一年的车险代理联盟——“车盟从众”终因投资方资金不到位,双方联盟目前已破裂。
营业状况不佳资金链断裂
近日,车盟贴出公告,单方面宣布车盟(中国)网络有限公司和上海车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进入公司注销程序。从14日起,“公司关闭,全体员工停止上班,停止一切对外业务经营”。在当日车盟致全体员工的公告中称,“自2007年7月以来,由于车盟受到保险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内部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目前公司负债累累、资不抵债,拖欠员工工资已一个多月,已无力维持公司正常经营”。
资料显示,车盟创建于2005年。曾陆续获得包括华登国际、德同投资等数家风险投资的数千万美元融资,并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以及谋划登陆纽交所,一时间风光无限,成为国内车险中介的领头羊。2009年,车盟宣布与另一家车险中介从众结盟,合并后,车盟从众号称拥有会员60万人。
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去年车盟和从众两家公司合并后,虽然对外统一使用“车盟从众”品牌,但在内部,仍是两家相互独立的公司。“按照原来的计划,车盟从众的投资方应该向公司再次进行注资,然而投资方资金并未能及时到位,使得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据悉,目前车盟和从众双方正为“分手”事宜四处奔走,而车盟或将另起炉灶。
车险中介生存空间受挤压
“车盟从众”的解体,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经营和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了解体。相关人士表示,事实上,目前中小车险代理机构普遍面临着生存压力大的问题。
2007年开始,随着车险电销产品的诞生,已经有人保、太保、平安、天平、大地等多家产险公司陆续获批车险电销资格,中介渠道在车险价格竞争中的优势就此受到冲击。业内人士介绍,中介机构能够招揽众多私家车保险业务,关键在于“诱人”的返利策略。“购买车险赠送油卡”就是很多私家车主最常见的返利方式。然而,目前一些地区严格执行所谓的“车险自律公约”,要求商业车险15%和交强险4%的代理手续费率上限,这就使得中介公司大手笔的返利几乎不可能实现。
与此相对的是,很多电话车险却都有“在7折基础上再优惠15%”的待遇,这就意味着,险代理机构在车险业务上再无优势可言。如按照保险代理“买车险满3000送600油卡”计算,基本返利幅度高达20%。如果保险公司按照规定支付车险手续费,那么,代理商每笔业务至少亏损保费的8%以上。
江苏省保险协会秘书长濮阳也表示,目前普通人办理车险,考虑最多的还是价格因素,对于有些保险中介所提供的服务并没有太大的认同,车险保费通常都是向费率低的渠道聚集,价格还是车险竞争中的主要手段。“车盟从众”CEO张作元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车险代理机构没有属于自己的产品,服务也是来自于对市场资源的整合,因此经营状况很容易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
据了解,以车险为主营业务的中介机构,面临的生存压力最大,而一些做保险代理的汽车经销商受的影响却并不大。业内专家认为,各大汽车经销商由于提供了维修、救援等配套服务,顾客对其产生依赖,导致客户群相对稳定。这样,不仅车险业务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相关的配套服务将产生更大的效益。
“而目前车险代理机构,由于没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本身的服务也没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处境相对尴尬。”业内专家认为,以车险作为主营业务的中介机构,在价格优势上的丧失和服务上的乏善可陈,可行的做法就是需要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用车险单打独斗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车险中介机构转型的压力非常大”。
号称在全国拥有60万会员,曾一度自称“车险业的携程”的全国最大汽车保险中介机构——车盟从众, 4月28日却被发现其网站无法登陆,公司电话也无法接通。
据悉,因长期经营亏损,仅联姻一年的车险代理联盟——“车盟从众”终因投资方资金不到位,双方联盟目前已破裂。
营业状况不佳资金链断裂
近日,车盟贴出公告,单方面宣布车盟(中国)网络有限公司和上海车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进入公司注销程序。从14日起,“公司关闭,全体员工停止上班,停止一切对外业务经营”。在当日车盟致全体员工的公告中称,“自2007年7月以来,由于车盟受到保险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内部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目前公司负债累累、资不抵债,拖欠员工工资已一个多月,已无力维持公司正常经营”。
资料显示,车盟创建于2005年。曾陆续获得包括华登国际、德同投资等数家风险投资的数千万美元融资,并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以及谋划登陆纽交所,一时间风光无限,成为国内车险中介的领头羊。2009年,车盟宣布与另一家车险中介从众结盟,合并后,车盟从众号称拥有会员60万人。
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去年车盟和从众两家公司合并后,虽然对外统一使用“车盟从众”品牌,但在内部,仍是两家相互独立的公司。“按照原来的计划,车盟从众的投资方应该向公司再次进行注资,然而投资方资金并未能及时到位,使得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据悉,目前车盟和从众双方正为“分手”事宜四处奔走,而车盟或将另起炉灶。
车险中介生存空间受挤压
“车盟从众”的解体,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经营和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了解体。相关人士表示,事实上,目前中小车险代理机构普遍面临着生存压力大的问题。
2007年开始,随着车险电销产品的诞生,已经有人保、太保、平安、天平、大地等多家产险公司陆续获批车险电销资格,中介渠道在车险价格竞争中的优势就此受到冲击。业内人士介绍,中介机构能够招揽众多私家车保险业务,关键在于“诱人”的返利策略。“购买车险赠送油卡”就是很多私家车主最常见的返利方式。然而,目前一些地区严格执行所谓的“车险自律公约”,要求商业车险15%和交强险4%的代理手续费率上限,这就使得中介公司大手笔的返利几乎不可能实现。
与此相对的是,很多电话车险却都有“在7折基础上再优惠15%”的待遇,这就意味着,险代理机构在车险业务上再无优势可言。如按照保险代理“买车险满3000送600油卡”计算,基本返利幅度高达20%。如果保险公司按照规定支付车险手续费,那么,代理商每笔业务至少亏损保费的8%以上。
江苏省保险协会秘书长濮阳也表示,目前普通人办理车险,考虑最多的还是价格因素,对于有些保险中介所提供的服务并没有太大的认同,车险保费通常都是向费率低的渠道聚集,价格还是车险竞争中的主要手段。“车盟从众”CEO张作元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车险代理机构没有属于自己的产品,服务也是来自于对市场资源的整合,因此经营状况很容易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
据了解,以车险为主营业务的中介机构,面临的生存压力最大,而一些做保险代理的汽车经销商受的影响却并不大。业内专家认为,各大汽车经销商由于提供了维修、救援等配套服务,顾客对其产生依赖,导致客户群相对稳定。这样,不仅车险业务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相关的配套服务将产生更大的效益。
“而目前车险代理机构,由于没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本身的服务也没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处境相对尴尬。”业内专家认为,以车险作为主营业务的中介机构,在价格优势上的丧失和服务上的乏善可陈,可行的做法就是需要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用车险单打独斗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车险中介机构转型的压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