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幼儿而言,区域活动属于自主的游戏活动,活动类型应当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类型,必须要丰富多元,活动内容也应当具有创新性,幼儿可以自主决定怎么玩、玩什么。对于教师来讲区域活动能够体现出教育要求和意图,教师自身也应当制定科学完善的活动目标以及相关计划,营造适宜的活动条件,在活动中指导幼儿的具体行为,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积极踊跃的实践操作,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由此能够得出区域活动,属于自主探索性活动,属于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形式,能够容纳多类型的活动,也可以设置为阅读区或者是故事区、美工区和建构区等。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
  引言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参与教育研究的师资队伍逐渐扩大,国家和教育部门对幼儿的教育投入程度逐渐加深。国家对幼儿教学的研究,不止局限于与幼儿有关的学术研究中,还对其他途径的幼儿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促使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正处于发展时期,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教育部和教师需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积极进行解决,才能给幼儿带来更好的教学活动。
  1挑选合格材料,适当进行引导
  科学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需要各式各样的材料,其选择非常关键,因为不恰当的材料就可能让幼儿失去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其气味、颜色、形状、安全性等多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考量。在材料的选择下,幼儿能够按照材料的提供方向进行活动,在动手的操作中增长认知,形成多元的物质认识,为其探索发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幼儿也能够学习他人的经验,积极运用材料去解决各类问题,体现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材料应用互动实质上是益智游戏的体现,能够在教学辅助中去促使幼儿的思维成熟,在辨识、分类与操作中提升个人能力。如,教师对游戏类的環境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注意,对积木、拼图、橡皮泥这种物件需要进行精挑细选,最好是不带任何气味、抵制会有异味的材料,并对其质量进行安全性检测。以拼图为例,不同的拼图内容应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使用,并且教师需要进行成品效果展示,使幼儿能够意识到拼图的目标是什么,在对材料的观察中,幼儿可以按照给定的图片进行整合,结合自身的想象力进行辨识与拼接。从而,在逐次尝试中,区域活动能够取得喜人的效果,更多的幼儿能在看到他人的尝试时加入到这一活动中来,形成了宽松、融洽的活动环境。
  2丰富活动方式,激发幼儿兴趣
  对于因幼儿群体心理特点而产生的偏区,我们除了在活动材料投放上要针对年龄特点去进行,更要考虑材料的可操作性、可变性,以及具有情景的游戏性,还应注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上例中提到娃娃家投入真实蔬菜、蛋糕,难以吸引到孩子,若投放彩泥和各种颜色材质的纸,或者投放衣服、鞋子等,让孩子进行,就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要尽量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提高幼儿的兴趣。比如图书区,首先选幼儿感兴趣的故事讲述,其次讲述方式可以运用多种手段表达故事内容,如戴上各种动物、人物头饰表演故事或者借助玩偶、手偶讲述故事。充分帮助幼儿建立语言、画面和文字之间的联系,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3从实际出发,创设特色区域活动
  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室外区域活动与室内区域活动相比较,室外更受到幼儿的喜欢,室外区域活动更能够发展幼儿的个性,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笔者结合本园特色,从实际出发,利用本土资源为幼儿创设特色的室外区域活动。例如竹凳区域内的材料都是使用竹子制作的,有竹架子、竹梯子等。探索区域中会使用到竹梯,幼儿可以通过竹梯仔细观察鸟窝,发现很多新鲜的事物。在每个区域活动中投入材料时,笔者会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如竹竿、竹梯、稻草等,这些材料也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幼儿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在区域内玩的不亦乐乎,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幼儿去玩。在幼儿教育中神秘的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呈现生动、具象的内容,通过幼儿与材料的接触,幼儿会仔细的观察、主动的探索,并且是持续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扰,做幼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为幼儿创造活动的机会,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
  4展主题社交,尝试多元互动
  幼儿的活动往往是集体性的,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总有一部分幼儿难以融入到集体中,更愿意缩在角落中独自玩耍,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这样长期下去可能会对幼儿的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此,教师需要展开主题社交,在科学区域活动中促使这部分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在教学中为其阳光心态的培养而逐渐努力。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状况一般由个人性格因素或者环境因素引起,应从这两方面着手,使幼儿能够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学习,感受快乐,从而在情境的创造之下,使幼儿的相处更为融洽。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每过一星期就展开专门的交流活动,设立每一期的主题,从幼儿最喜欢的动画、到喜欢的食物、去过的地方到评价自己的父母,并随机从幼儿群体中进行抽取发言,给害羞的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这类交流互动,也能让幼儿之间交换个体的想法,就某一主题发表自身的意见,如对纸飞机的折叠就可以进行技巧上的讨论。社交活动也能有效促进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大胆的猜想与尝试中去解决问题,交流经验,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我们也要正视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的同质化、盲目化、碎片化的问题,通过合理安排空间,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教研水平,真正以幼儿为主体,不断丰富活动方式,激发幼儿兴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要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让幼儿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更要注重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养成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樊玉珠.激活区域角—有效开展区域活动[J].学周刊,2017(05):74-77.
  [2]吴双,邵小佩.试析教育质量视角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6(04):84-86.
  [3]府亚萍.生活即教育区域即生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06):57-5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语文教学是一项基础性的教学工作,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专业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更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知识储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进行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点教学工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国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的政治课堂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改革,这就对政治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高中政治课堂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们的素质。而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对于高中生学习政治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因为这样可以将政治教学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互相联系,有助于学生们体会到学习政治的快乐。下面本文将详细的分析一下,如何在高中课堂中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學策略,以及这样做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高中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则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在未来的教育中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相关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效策略  前言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进度
期刊
我出生于1976年10月,因为正值诗意盎然的秋天,于是爸爸给我取名——菊。不知道是父亲的有意牵引还是我生来就带股韧劲,我认为自己一直是个坚强、不服输的人。回首之前的过往经历,还真是有那么几件事重重地烙在了我的内心深处,让我思绪连篇、激动不已……  小学的我是一个品学兼优的模范生,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年年都拿奖学金,次次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各种比赛的获奖证书挂满了墙壁。最上心的是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最热
期刊
摘要:高中生对英语的熟悉度已经很高,甚至可以轻松运用,但是很多同学仍然无法写好英语作文,因此,我们要适当的采取一些措施提升自己的英语作文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能力;学习策略  英语作为三门主科之一,在高考中的分数比重也比较大,作文的分数在英语试卷中所占比重也比较多。但是,大多数同学并不能在英语作文上得到高分,而且,每次写作文都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困扰,让同学们觉得压力很大。作文作为高中英语
期刊
摘要: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为小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且由于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架构比较简单,因此非常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师为此也应当重视起来,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升级,以此来促进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也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
期刊
摘要: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环节中,做好对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是教师最基础的教育目标。然而,考虑到学生有限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要完成对他们的写作能力培养并非易事,为此进一步提升作文教学工作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从作文知识的特征角度来看,想要让学生对其予以掌握,就必须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由此得以展开。笔者从自身的教育经验出发,尝试提出几点教育策略,希望能够推动作文
期刊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阶段的教育工作都开始进行调整,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必须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本文即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书籍是传递知识的桥梁,而阅读就是获取知识的法宝。阅读能够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既能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还有利于其
期刊
摘要: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过于依赖课本知识,很少进行课外内容的拓展延伸,因此,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也更易于掌握他们所感兴趣的知识和内容。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系列培养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共同学习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能力;培
期刊
摘要:少儿图书馆作为公共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拥有着资料涵盖范围广,知识面全的巨大优势。但是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传统的少儿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这一时期少儿读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对此,少儿图书馆必须要在新时期下抓住时代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发挥自身的作用,做好服务创新,在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同时,提高少儿信息服务运用能力,促进少儿群体的健康成长。文章主要从创新必要性以及创新方式等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