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对肠道菌群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关系影响的探讨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an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母乳对婴儿肠道微生态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LBMJ)的影响,随机选择出生后(26±2)天仍有明显黄恒的母乳喂养儿、健康无黄疸母乳喂养儿及配方乳喂养儿各15例,留取出生后第28天24小时粪便,检测肠道菌群及粪胆原含量结果显示母乳喂养儿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梭功的建立较配方乳喂养儿明显延迟,粪中粪胆原含量配方乳喂养儿明显高于母乳喂养黄疸儿。提示转化胆红素成粪胆原的肠道菌群建立延迟,可能是LBMJ发生的重
其他文献
用Nitrofen致畸孕鼠,获取先天性膈疝鼠仔模型.共获得28只先天性膈疝(CDH)鼠仔,经Nitrofen处理未患CDH鼠仔34只,正常对照组鼠仔25只.对3组进行肺重/体重指数、肺蛋白定量、肺
为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选取1985年1月 ̄1998年1月主动脉缩窄75例,行左、右心导管及升、降主动脉造影,23例行心导管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术。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47例
将64只8周龄SD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环孢素A(CsA)组、茶多酚(TP)保护组、VitE保护组,连续处理7天后发现CsA组血清肌酐(Scr)、血清及肾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TP保护
期刊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测定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KD并CAD组与无CAD组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
<正> 虽然早产儿发生率日趋下降,但相当数量的早产儿必须住院治疗。我院自1994年8月至1995年4月共收治54例早产儿,占同期新生儿住院的10%;其主要临床症状是颅内出血和生活力低
对16例早产孕妇羊水中3种细胞因子作含量测定,早产组羊水中IL-2,IL-6和TNF-α含量分别为1034.80&#177;219.80pg/ml,1019.98&#177;131.06pg/ml,46.71&#177;11.34pg/ml,20例正常对照组羊水含量分别为430.05&#177;70.30pg/ml,189.74&#177;34.38pg/ml,13.99&#177;10.56pg/ml,早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对
<正> 作者对60例“急性肺炎”患儿,分别将丁胺卡那霉素(简称丁卡)的一天总剂量1次性及2次性使用。并检测用药前后尿β_2m及尿ALb的RIA测定结果,以观察不同使用方法对肾功能的
本文分析我所近16年经随访的44例2岁以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诊断及治疗。结果表明通过筛查,绝大多数病例早期得到确诊和治疗,其智能和动作发育同正常同龄儿。极少数病例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