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2018年华南前汛期暴雨特征分析r——以韶关市为例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1072298534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长时间尺度的华南前汛期暴雨特征,为该区暴雨的预测预防提供参考.利用韶关市1951—201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M-K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和皮尔逊三型频率曲线,研究了韶关市前汛期(4—6月)不同等级暴雨变化的趋势、突变点和周期变化规律及重现期.结果表明:(1)韶关市68年间前汛期暴雨对前汛期降水贡献大,平均贡献率为27%,前汛期降水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2)暴雨等级的雨量突变年份在1953年、1957年、2006年、2015年,而大暴雨等级雨量的UF曲线大于U0.01临界值,大暴雨等级的雨量在1951年,1952年的上升及在1960年、1961年、1963—2018年的下降趋势均十分显著;(3)68 a来韶关市的前汛期不同等级暴雨日数呈现多重震荡周期性规律,暴雨日数的主要震荡周期是6 a,8 a,15 a,22 a,大暴雨日数的主要震荡周期是4 a,8 a,15 a,27 a;(4)暴雨频次较多的属于小概率事件、频次较少的发生概率较大.研究为韶关市抗洪防灾、水土保持等工作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大通河流域位于祁连山南坡,是青海省东北部和甘肃西部重要的地表水源地,明晰大通河径流变化规律对其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1956—2016年大通河尕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