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临床探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118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摘除手术的可行性[1]。方法 通过对我院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剖宫产,进行手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摘除手术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我院50例无其他内外科合并症,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术时平均出血量(304.41±171.55)ml,治疗组术时平均出血量(343.47±112.55)ml,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均无发生大出血。手术时间对照组为(48.24±12.70)min,治疗组为(58.44±14.22)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进行剖宫产术行肌瘤摘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也是必要,可使患者免受第二次的手术痛苦,并可减轻经济负担,应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妊娠;子宫肌瘤;剖宫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5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98-01
  妇产科最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对母儿围生期病率有重大影响,根据调查,发病率为0.25%-2.5%。子宫肌瘤为女性常见病,是生殖器官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使用药物治疗多数为效果缓慢或无效,大多数患者最终都需手术治疗才为最佳治疗。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剖宫产,进行手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我院50例无其他内外科合并症,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3月——2011年6月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剖宫产,进行手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作为观察组,其年龄为25-35岁,平均(30.3±1.5)岁。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中,其中枕后位、枕横位13例,胎儿宫内窖迫8例,因产程延停滞延长而剖产宫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6例,低置胎盘3例。妊娠前发现子宫肌瘤13例,妊娠中发现子宫肌瘤14例,剖产术中发现子宫肌瘤23例。
  另随机选择我院50例无其他内外科合并症,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对照组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当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对子宫切口缝合[3]。治疗组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当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对子宫缝合后再行子宫肌瘤摘除术,注射缩宫素20单位于肌瘤基底部和周围,按照肌瘤部位设计的切口行肌瘤挖出来,根据瘤腔深浅情况,使用“0”Dexson线,从基底部起,分一或二层,间断性来缝合[4]。瘤腔关闭,尽量避免透粘膜不穿。手术后缩宫素10单位肌肉注射,相隔8小时1次,用药连续3天,同时服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5]。
  1.3 统计学软件 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术时平均出血量(304.41±171.55)ml,治疗组术时平均出血量(343.47±112.55)ml,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均无发生大出血。手术时间对照组为(48.24±12.70)min,治疗组为(58.44±14.22)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国家经济突飞猛进,各行各业的竞争力不断加大,许多女性因事业或生活忽略了身体的健康,且晚婚、高龄分娩也随之增多,出现子宫肌瘤的机率呈上升趋势,根据調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一般出现在30岁左右,其发病率为0.25%-2.5%,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妊娠合并症,被列为高危孕妇,可引起不孕和流产,或增加其他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使用药物治疗多数为效果缓慢或无效,大多数患者最终都需手术治疗才为最佳治疗。本次研究根据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摘除手术,摘出肌瘤后子宫收缩良好,产后感染和出血量少[6],认为剖宫产术行肌瘤摘除术是可行的,其次做好术中术后的处理也很关键。
  综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进行剖宫产术行肌瘤摘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也是必要,可使患者免受第二次的手术痛苦,并可减轻经济负担,应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24,
  [2] 乐杰,谢幸,丰有吉.妇产科学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5.
  [3]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06.
  [4] 张晓沁.剖宫产术时肌瘤剔除术67例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10,23(9):558-559.
  [5] 王俐英.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处理方法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志,2011,13(11):132-133.
  [6] 尚丽新,陈震宇,孙静莉,等.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核除术40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1(10):633-634.
其他文献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伴 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 运动不安为特征,并非由于实际的威胁所致,且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1]。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院2010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分析对象,对其临床资料、生活环境、喂养方式、是否接触同病患儿、基础病、生活习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儿生活环境卫生差、纯母乳喂养少于3个月、有接触同种病患儿、经常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腹泻、饭前便后未养成洗手习惯等患儿发病率高,均为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患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后期的临床预防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84例,依据病人是否出现血液透析低血压分为观察组(无低血压)与对照组(低血压),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β2MG、血NT-proBNP、年龄以及超滤率等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
【摘要】 目的 分析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以及心电图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心绞痛患者67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诊断特点以及心电图表现。结果 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心电图表现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 临床诊断心绞痛时,应区分不同类型的临床特点以及心电图表现,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  【关键词】 心绞痛;心电图;临床特点;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
患者女,54岁,因颈部肿块十余年,伴咽下不畅、声音嘶哑3个月于1996-11-27日入院。查体:T 36.8℃,P 112*min-1,R 22*min-1,Bp 22/14 kPa(165/ 105 mmHg)。坐位,神志清 ,痛苦面容,可闻及哮呜音,两
【关键词】 灌肠1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89-0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疾病。以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为特点。临床难以治愈,复发率高[1]。临床常规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法,但存在不良反应多、停药后发率高等问题[2
【关键词】 预存式自体输血;临床应用探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4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91-01  自体输血是一项应用日渐广泛的临床治疗技术。自体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既又节约用血,又达到了安全输血的目的,可避免异体输血传播疾病和多种输血不良反应。根据我院首先进行自体输血准备工作及实际状况,暂时进行预存
【摘要】 目的 研究眼部带状疹疱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6例眼部带状疹疱患者,给予抗病毒、抗炎、抗感染,神经营养及并发症防治等治疗措施,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有效分析。结果 56例患者经过7至10d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治疗1个月后,均得到治愈,部分病人皮肤存在轻微瘢痕和色素沉着,治疗有效率为95.23%,随访3至6个月,未发现任何复发现
【摘要】 使用功能性矫治器治疗中,X线头影测量有不同的侧重及分析。作者对格尔木地区85名少数民族(蒙、藏)正常牙合儿童进行了X线头影测量,得出了乳牙期,替牙期及恒牙早期有关的10项测量均值及变异范围。并从颅骨、颌骨、牙—齿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求解法方法:①区别牙—齿槽错牙合与骨性错牙合;②确定其生长型,以选择适应症,评估疗效。  【关键词】 蒙藏族儿童正常牙合;X线片功能性矫治器  do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