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一二三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8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已经好几年了,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学课堂一反以往的乏味局面,变得生动、活泼。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有时是非思维层面的,课堂活而无序,难以把握。学生在这种氛围当中很难养成良好的听、说、思的习惯,教学的三维目标,得不到有效落实。无论教学改到哪里,“有效的课堂”都是教师永恒的追求。下面笔者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使课堂有效。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张扬个性、自由地发展学生思维已经致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热热闹闹的“假繁荣”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应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在满足别人愉悦心理的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同时别人的思考可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或作为自己错误思考的借鉴。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在学生互相倾听、交流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学会思维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思维呢?首先让学生总结获得数学知识和经历的数学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其次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最后动手操作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思维方法,也是形成思维策略非常关键的一步。
  
  二、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
  
  在五年级期末测评中有这样一道题:为迎接“十一”联欢会,五(一)班买了3千克桔子,小刚数了数共有28个,如果把这些桔子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能分到多少个桔子?每个小组分到多少千克桔子?
  我认为这个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解决起来应该不算难,但在这次测评中学生的错误率却很高,看到这样的测评结果,老师难免会有些牢骚,但冷静下来反思我们的课堂,就会发现事出有因。
  现在课堂“假繁荣”的现象非常严重。北师大教材将知识融于生活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该是件好事,可是有的学生一节课只停留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对涉及的数学问题却不进行深入思考,不能选择有用信息,弄不清数量关系,更谈不上解决问题。有的学生看图不看文或看表不看文,不能完整地了解数学信息,从而为解决数学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故教师应在教学中予以注意。
  (一)注重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
  读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如果连题目要求都读不清就去做题,就好比老师要求去白塔山,你却去了五泉山,结果南辕北辙,是不可能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这一现状不但与学生的浮躁情绪有关系,而且与教师平时教学要求和培养方式密不可分。个人认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题目要求是培养学生读题的有效途径。
  (二)重视分析数量关系
  前面提到的那道题,无论从信息入手解决问题还是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数量关系都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理解除法的意义,就能顺利解决,但学生的答案却是五花八门。
  北师大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问题提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有的是以图文的形式出现,还有的是以文字和表格的形式出现等,这样的形式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但却给学生解决问题带来了一些麻烦。因此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联系图文,理清题目脉络,找到有用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最后才能解决问题。提到分析问题,我们利用旧教材教学时,以老师讲为主,只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现在课程改革了,教学理念更新了,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这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主体地位,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用多种方法,了解问题的实质、分析清楚数量关系,以便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三)重视基础
  北师大在编定一年级教材时,就以各种形式只给学生信息,让学生提问题再解答,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弄清信息,分析信息,只有弄懂了信息,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否则将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对于刚开始提的问题,一定要脚踏实地、一点一滴落实好,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事倍功半。
  
  三、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形成过程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一位哲人也说过,你听到的,你忘记了;你看到的,你记住了;你做到的,你懂得了。因此学习不仅要听、看,还应该自己动手做。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让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结论。有的用量角器量出三个内角,然后求和,得出结论;有的用折叠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还有的用拼凑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撕下来,然后拼凑在一起正好得到一个平角,从而得出结论。学生们通过操作,充分感知到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但内角和都是180°。同学们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得来结论,印象当然十分深刻。
  
  四、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华应龙老师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片断,深受启发。
  第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底乘高,然后介绍自己的验证方法。
  第四个学生说: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因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华老师对前几位同学的发言分别评价后,对第四个同学的发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后启发、诱导,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华老师对于学生的差错没有斥责、批评,而是欣赏和接纳,这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差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差错。
  郑毓信说过:“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自我否定,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观念冲突为前提。因此为了有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就应十分注意如何提供或创造适当的外部环境来达到这个目的”。
  总之,无论教学改到哪里,有效的课堂应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体精神,还能培养主体的创造性与创新思维。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呢?本人认为合作学习应体现以下几点原则:    一、有序性    有一些合作学习表面热热闹闹,其实只是少数的几个优生在舞台上表演,模式简单,收效甚微。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把无序学习变为有序的、有组织的、有严格分工的学习,这
期刊
教师专业素养的严峻现实:问题丛生    最近笔者在课改试验区就新教材的使用状况作调研时,和一些教师作了交流。对于课改,教师普遍反映负担加重。个中原因除了应试教学的压力外,教师专业素养差、不适应课改是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教师的专业进修状况令人担忧,尤其使我感到迷惘的是相当一批教师不会上选修课,对一些选修课教材难以把握。以语文学科为例,很难相信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阅读《史记》会有困难,也很难相信高中教师会
期刊
新课程下知识观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使课堂的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重视积累、感悟、体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教师教学的原则,随之而来的是授课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实验、小品、戏剧、表演、画画、辩论会……这些都给语文教学增添了无限的喜点。  于是,我们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忌讳老师的“讲”了,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若
期刊
小学生作文,应该以真诚为准,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究其根源,其中不仅关系到作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问题。小学生作文,写真话、抒真情,既是作文的开始也是做人的起步。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
期刊
文言虚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难点,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在考法上一是单独设选择题,与课文相结合,要求辨别意义和用法的异同;二是在文言文翻译语句中出现,要求根据语境判断用法和译出意义,并作为采分点。虽然《考试大纲》只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但由于部分虚词用法和意义比较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根据高考的命题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把18个文言虚词根据难易分为三级,归纳了每个虚词最常见的用法和意义,以便考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历史性的教育变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生命的崇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走在超越自我的生命历程之中,不断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因此,如何实现自我蜕变,丰富专业内涵,设计自我专业发展的行为策略,承担自我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拟从教师自我专业的行为跟进到行为改进的行为策略方面探索一个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行为跟进:从行为模
期刊
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经过两年多的课改实验,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体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出了种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学校全体教师在改革过程中充满激情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积极发挥了他们的才智,作出了很多富有创意、符合本校校情学情,并且发挥本地优势的改革举措。     一、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小学评价与考试
期刊
同因“庆历新政”,范仲淹于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正月被贬邓州,欧阳修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被贬滁州,《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篇同写于庆历六年的名文,就是两人身陷逆境后的心灵记录。  《岳阳楼记》简直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迁客骚人之“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难道不是夫子自道?迁客骚人眼中洞庭湖之“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的景象
期刊
《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于1847年给他心爱的女友森德·尤丽亚写的一首情诗。这首诗充分、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深刻理解。《致橡树》是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1979年发表的成名作,此诗是她爱情诗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独到理解。本文拟就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感情基调三方面进行比较。    一、思想内容不同    《我愿意是激流》中诗人选择了五组富于深意又互相对立的意象来表现主题,诠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思想品德考试卷由闭卷转为开卷,题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材料题所占比重增大,达到70%以上,这里的材料题特指分析题和应用探究题。大多数学生对这类试题往往无所适从,失分率较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思想品德材料题的解答技巧。  材料一:2006年“五一”黄金周结束后,某风景旅游区垃圾遍地,工作人员一直打扫了两天才恢复原貌。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中国公民在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