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2433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新生儿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 PhilipsIU22三维容积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5~12MHz,对18例(男10例,女8例)疑为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新生儿术前行胸部正侧位、插胃管及高频超声食管纵行扫描,观察食管闭锁超声图像表现,测量食管近远端盲端间距离,并与手术测量结果统计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满意的食管近远端超声图像:食管结构呈外低内高回声环,闭锁食管的上下段盲端显示清楚;上端食管盲端的位置与主动脉弓关系密切,下端食管沿左心房后方向近端延伸;所有患儿均可在同一屏幕内直接测量食管上下盲袋间的距离0.1~3.5 cm,术中测量距离为0.1~3.6 cm,两者对应差值小于0.2 cm,R =0.99,P 〈0.01。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闭锁食管上下盲端的位置、管径的大小及合并气管食管瘘情况,可以准确测量上下盲端的距离。超声检查实时性、可重复性及无创性对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诊断、治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胃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修复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9例先天性食管闭锁修复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临床资料,治疗的指征为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观察指标包括吞咽困难改善情况、狭窄口大小、部位、扩张次数及合并症。根据末次治疗后6个月吞咽困难分级评估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显效、有效及无效。结果59例患儿共进行141次扩张,平均(
恶性肿瘤的发展漫长且复杂,恶性肿瘤种类繁多,且经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肿瘤均有癌前病变存在,并在癌前病变病理基础上出现衍生为癌的情况.其演变过程主要经历的阶段
患儿女,第3胎第1产,胎龄28+3周因胎膜早破5h于我院顺产,出生体重1100g。母29岁,体健,分娩前接受2剂地塞米松促肺成熟治疗。羊水清,1min、5minApgar评分5分、10分。因呼吸窘迫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生长和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7年(A组82例)和2008—2010年(B组82例)出生体重≤1800g、无先天畸形、住院2周以上、存活出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期间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49例Ⅲ型食管闭锁患儿。按时间顺序分为2组,从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气管食管瘘复发发生率以及死亡和放弃治疗的数量进行比较。结果第一组1例因患儿体质量低,且食管两端距离过大转为开放式胃上提手术,其余48例均在胸腔镜下一期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2.71±3
辣椒碱具有抗菌、镇痛、消炎作用,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可用于治疗关节炎、戒毒针剂、催泪弹等.针对上述特点,本项研究通过“新生皂法”将辣椒碱制备成水包油(O/W)型乳膏剂,并
目的 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在广东省16家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喂养不耐受
目的 长段缺失型食管闭锁患儿在出生后不同时期根据患儿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通过近远期的结果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我院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长段型食管闭锁(LEA)29例,男20例,女9例。其中Ⅰ型食管闭锁(EA)10例,Ⅲa 型19例。Ⅰ型 EA中施行的手术方法包括胃管成形代食道、胃代食道、近端食管翻转成形术以及食管端端吻合术;Ⅲa型 EA中采取的手术方法包
目的 总结Ⅰ型食管闭锁延期食管吻合的临床经验。方法7例Ⅰ型食管闭锁患儿出生体质量2170~2665 g;产前均有羊水过多,5例产前B型超声检查疑似食管闭锁。4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出生后均行胃造瘘,造影示两断端距离〉3个椎体;生后8~16周行经胸食管-食管端端吻合术。分析延期手术食管断端生长与体质量的相关性;观察术中断端距离与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判断;随访术后并发症和生长发育、
目的:对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