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乒乓球选项课的改革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力量来源和人才宝库,肩负着为适应未来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而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这个重任的实施者之一。本文分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乒乓球选项课学习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它是选项课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普通高中乒乓球选项课传统学习方式改革
  搞好以培养高中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综合提高国民素质的最根本保证。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本文对高中体育乒乓球选项课的改革进行了论述。
  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引领下也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用体育与健康课的名称取代了原有体育课的名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定义也有所拓展。体育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强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学校要对课程、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等实行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抱有不满态度,认为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主动精神;不利于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等。我国目前义务教育教与学的方式,还是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对学习内容一知半解,这种学习方式会泯灭学生的灵性,甚至会妨碍他们一生的学习。因此,学习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改革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乒乓球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普通高中乒乓球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乒乓球是一项可单打、可双打的运动项目。队员的行动要受制于同伴、对手、场上情况的变化,他们在被动与主动的相互作用中确定采取何种行动。这就要求队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定型期,他们身体肌肉横断面积的发展、心肺功能和心血管功能的提高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使得其身体能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心理素质提高,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开展,促使了乒乓球运动在学校体育活动与教学中的开展。一些普通高中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相继开设了乒乓球选项课,一些传统学校还将乒乓球列为必修课程,这大大促进了乒乓球运动健康的发展。乒乓球教学规模的扩大,乒乓球运动的飞速发展,必然对乒乓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中学体育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强调项目的系统性、竞技性和完整性,而缺乏长远性和时效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以技术教技术,导致学生“学不透”的现象。甚至在有些学校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较为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被动学习或让学生处于被“放羊”的局面,那将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在萌芽阶段。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每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乒乓球学习方式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学习方式上,在传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生的独立能力,让学生既掌握乒乓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又能通过自主的实践磨练,从整体上促进乒乓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学生形成“打球”的能力,进而推动普通高中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普通高中乒乓球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乒乓球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
  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能力获得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乒乓球运动是一个可单打可双打的运动项目,在活动和比赛中,队员通过密切配合、战略的采用、队员的跑位以及与对方队员之间的竞争,可以培养人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人的合作能力与竞争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体育与健康素养的培养和体育与健康运动技能的提高首要任务是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为对一个人能力的培养是深远的,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随着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体育与健康课中教学方式的改革,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結合,同学问的交流与互助,提高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因此,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当前及未来培养学生能力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苏松美.普通高中乒乓球选项课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以海安县立发中学为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 陈至立.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12.
  [3] 海成.实施体育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与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7.
  [4] 董建平.对球类教材教法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5] 淘涛,陈新华.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
  [6] 许登云.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弊端及改革趋势[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陕西省开设体育舞蹈的高校进行分析,阐述了体育舞蹈训练理念、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以及有关恢复的措施,并提出具体的科学训练办法。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身体素质训练  一、前言  体育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啦啦操起源于美国,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深受高校广大学生的喜爱,本研究通过对啦啦操的锻炼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剖析啦啦操特有的健身效应,以期对啦啦操的普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啦啦操健身效应研究  啦啦操运动始创于1880年美国校园,最初是为美式足球呐喊助威的活动,发展到现在成为一项集竞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社区体育的发展程度,标志着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研究既是我国社区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发展热点问题。以县城为个案,在研究有关概念的基础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团队精神”的培养对高校学生的未来乃至对国家的未来将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教育学的视角着力对一门选修健美操教学课对影响学生团队精神的相关因素:团队意识、团队目标、团队沟通、团队合作、团队评价进行相应问题的探讨,以求更好的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 团队精神  所谓“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高校休闲体育是当今高校体育发展的新形势,是全民健身的一部分,高校休闲体育能够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故应提高高校休闲体育,为促进全民健身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全民健身高校休闲体育措施  一、高校休闲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