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节OCT对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植床和植片位置关系的评价

来源 :眼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前节OCT(AS—OCT)对角膜内皮移植术(EK)术后植床和植片的位置关系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9年4月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行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DSAEK)的患者42例(44眼),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15~83岁。术前术后分别行裂隙灯显微镜和AS-OCT检查,对比观察DSAEK术后植片与植床间的位置关系。结果28例患者在裂隙灯显微镜和AS—OCT检查均可清晰地显示植片贴附于角膜后表面、植片位置居中;术后不同时间植片、植床的厚度处于动态变化,随着时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甘糖酯(PGMS)抑制囊袋法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生和移行能力,探讨其对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纯种白兔30只模拟白内障囊外摘出术(ECCE)建立兔LECs体外培养的囊袋模型,将制备好的囊袋浸泡于不同质量浓度的PGMS中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实验组分别用0.2、0.4、0.8g/LPGMS浸泡晶状体囊袋,作用时间分别为2、5、10min,空白对照组晶状体囊袋不
目的探讨反义cyclinD1基因转染后人角膜基质细胞增生的改变。方法人角膜组织来源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库体外培养人角膜基质细胞,采用第2代或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利用阳离子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一棵小桃树》,此文可谓精美、精致,文中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了一棵小桃树的生长过程,用触动心弦的文字寄寓了自己的情思。
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史发展新趋势是社会文化史的勃兴。社会文化史的基本理念,是以文化视角透视历史上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生活作文化学提炼。目前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大多停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PC)对兔氧化损伤晶状体的形态学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讨PC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正常兔12只24只眼的晶状体分为4组:Feton模型组(氧化损伤组)
红松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地带性植被的优势树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由于红松材质轻软、耐腐蚀力强等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是极为稀罕的珍贵树种,是珍贵的经济树种。通过辽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