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样嗜中性皮炎一例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_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湿病样嗜中性皮炎(RND)于1978年由Ackerman首先提出,此后有8例报告。作者报道1例RND患者为58岁主妇,内科诊断恶性风湿性关节炎。

其他文献
多形性红斑(EM)病因很多,常见有感染或药物。目前认为病理检查不能确定其病因。该文作者发现某些EM末端汗管中有坏死性角朊细胞的聚集。为此,作者对29例EM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了解该模式是否在认识病因学方面有临床意义。共29例EM标本,病理医师在不了解这些患者临床病史的情况下,根据病理改变分成以下两组。Ⅰ组10例EM末端汗管中和周围有显著的坏死性角朊细胞的聚集。
期刊
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将沙眼衣原体分为18个血清型:A~K,L1~L3,Ba、Da、Ia和L2a。随着研究的深入,又鉴定出血清变异型D-、D*、I和Ga。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和序列分析为分辨力高而简便的基因分型方法,与血清分型有较高的符合率,并鉴定出墓因变异型Dv、G、Ib、Jv1和Jv2。沙眼衣原体全染色体基因分型能提供血清或基因型内的多态性,可作为沙眼衣原体分型研究的辅助
随着超抗原研究的深入,超抗原在相关皮肤病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已逐渐受到到广泛的关注。该文就超抗原的一般特性,超抗原的分型,以及超抗原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银屑病、异位性皮炎及Szary综合征等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异位性皮炎为常见病,常外用润滑剂、口服抗组胺药和外用皮质类固醇。Locoid脂霜是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含0.1%17-丁酸氢化可的松的水包油型乳剂,赋形剂为70%的脂肪物质和30%的水。该文进行的是一项多国家、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比较Locoid脂霜每日两次(前组)与Locoid脂霜和基质每日各一次外用(后组)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疗效。病员来源于1991年11月~1992年11月间丹麦等四个国家1
期刊
眼酒渣鼻为常见而易被忽视的疾病,它属于一种皮肤的血管性疾病,眼病随面部酒渣鼻病程的进展而逐渐明显。眼部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最常见的症状是干燥、瘙痒、视力模糊和光敏感,而最常见的体征是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睑板腺功能障碍和睫状体基部充血。患者角膜上的泪膜出现干燥斑点时间缩短,而泪液分泌量基本正常。控制病情是本病的治疗目的,治疗首选口服四环素和红霉素。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口服异维A酸有效。
期刊
骨化三醇能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维A酸在体内可对抗多种上皮肿瘤,但它们单独用药并不完全有效。先前的研究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某些皮肤肿瘤治疗有效。为此,作者观察了联合用药对多发性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癌的治疗效果。所治疗的11例中,多发性光化性角化病(AK)7例,其中有些已进展为早期鳞状细胞癌(SCC),鲍温病(BD)2例,SCC2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
银屑病有遗传背景,但其遗传方式尚不清楚,有证据表明该病为多基因遗传。除遗传因素外,环境暴露因素可促进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感染、吸烟、应激、药物和外伤等。银屑病并发关节炎较多,如无有关药物治疗,避免了医源性损害,疾病本身并无增加发生肿瘤的危险,而且和心血管疾病也无实质上的联系。为确定银屑病发生和加重的危险因素,估计治疗的危险和效益,应进行认真对照的分析性和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
在过去的6年中,关于钙泊三醇(calcipofriol)软膏联合光疗与单独钙泊三醇软膏或单独光疗的临床试验结果比较的文献报告不少于9篇。其中4篇探讨钙泊三醇和UVB联合应用,3篇探讨与PUVA的联合应用,1篇与UVB和PUVA的联合应用。在5个关于钙泊三醇软膏与UVB联合应用的研究中,每一研究都显示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两者单独应用的疗效。
期刊
免疫抑制可以促发播散性浅表型汗孔角化病(DSP)。报告37例经病理证实的汗孔角化病,其中24例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皮疹(A组),13例从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作为对照(B组)。两组年龄、性别、皮损受侵部位和平均随访时间相似。
非洛地平(felodipine)是一种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口服被吸收前即为同功酶CYP3A4代谢,生物利用度为15%,可导致剂量依赖的踝部水肿。伊曲康唑是CYP3A4的一种强抑制剂,可与该酶的底物相互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