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施工的质量很重要,而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是当下高层建筑施工中经常要用到的一项施工技术,熟悉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保证施工质量很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当下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中,还存在部分施工人员无法准确掌握施工工艺流程,导致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情况,因此,我们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很有必要。
  二、转换层概述
  由于高层建筑下部结构受力较大,上部结构受力较小,正常合理的布置应是下部柱网密、墙多,上部柱网疏、墙少。这样建筑功能要求就与常规结构布置之间产生了矛盾。为了满足建筑多功能的要求,就必须在结构中设置转换结构构件,以实现自上而下结构形式,轴线布置的自然过渡。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就是转换层。
  三、梁式转换層的研究现状及工程概况
  1、研究现状
  高层建筑中,因为高楼层的建筑功能会发生变化,需要下层的较大间距的柱网支承较小间距的柱网,即在转换粱上要支承柱,常称为飞柱。转换层的传力梁与其上小间距的梁柱框架组成为共同受力的结构。梁式转换层之上的墙承式,便构成梁和墙共同工作的组合结构,称为墙梁结构。墙梁是由钢筋混凝土托梁和R.C墙组成的组合构件,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证明,转换梁上部墙体处于受压状态,转换梁处于偏心受拉状态。较为理想的是墙满载于转换梁,形成下梁上墙的暗梁式结构体系。事实上,考虑到建筑功能的需要,往往将墙并非满跨布置于转换梁上,而只是跨度的一部分,或者因为门窗洞口的位置不在跨中,不能形成墙梁组合,于是将墙体考虑为梁上荷载。
  2、工程概况
  天津港东疆港区瞰海轩工程(主体部分一标段)位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东至欧洲路,南至宁夏道,西至亚洲路,北至规划路,地势较为平坦,南、北两侧需修筑进场施工通道。本工程主体由8座高层住宅及地下车库部分组成。其中, 2#楼地上部分为22层,建筑高度69.6m;3#、4#、5#、6#楼地上部分为18层,建筑高度57.7m; 7#、8#、19#楼地上部分为27层,建筑高度84.1m;地下车库部分为地下一层,层高3.3m。其中3#、4#、5#、6#、7#楼地下室及邻近的地下车库为人防部分。
  四、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主要优势和技术特点
  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优势
  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下部结构受力较大引起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受力较小,这就颠覆了常规的建筑物结构模式,给施工带来很多难度,也给工程安全带来很多威胁。经过长期的施工实践发现,在结构中设置转换结构构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就是转换层。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技术特点
  上、下层结构类型的适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创造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此结构类型的应用范围集中在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结构优势较符合此类结构的实际情况。
  上、下层柱网、轴线改变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这一效果是通过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轴线错开实现的,也是其优势所在。但是,在轴线发生改变的过程中转换层上、下结构形式没有随之改变,这是此类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是较为多样化的,需要根据实际工程具体选择。
  五、模板与支架的施工要点
  1、所有斜撑杆设置角≤45°,排距沿柱面竖向为1m,梁底斜撑杆同梁底模板的外钢楞相协调,间距为400mm,其上端伸至模板底并与梁度模外钢楞相扣接,并作双扣件抗滑移保险,斜撑杆的下支点主柱面预留的内设定位短筋的凹槽,最下排斜撑杆的下支点为所在楼层的柱根部。
  2、立杆的上端直接与梁底的内楞、外楞分别相扣接(外楞紧贴在内楞下面),从而形成双扣件抗滑移保险。立杆的下端支撑在楼面上铺设的通长木板上设置的钢垫块上。
  梁下排架下设扫地杆,中间设两道大小横杆,梁底排架两侧,横向设置斜撑,纵向设置双肢剪刀撑,同时将梁下排架与楼层满堂架连为一体,以增加排架的空间刚度。
  3、钢管支撑的要点
  支撑体系中,一定要注意检查木楔是否顶紧、钉钉子、防滑动,这是避免钢管直接作用于楼板形成集中荷载的关键。对进场的所有构配件进行检查验收,达到规定后方可
  六、钢筋的连接和绑扎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钢筋用量大、型号多;转换梁截面大,梁上下钢筋布置错综复杂。准确放样与下料、合理安排好钢筋连接和绑扎尤为重要。
  1、钢筋翻样与下料
  转换大梁的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两梁相交的柱节点区上下共有几十层上百根主筋在此“相聚”,加上腰筋、柱筋等,主筋还须弯起锚固,众筋“抢位”现象十分突出。任何一根主筋的就位错误,均会造成大量的返工。因此,准确地翻样和下料是钢筋顺利施工的前提。
  (一)钢筋翻样前必须弄清设计意图;审核、熟悉设计文件及有关说明;掌握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翻样时要结合实际并考虑方便施工。
  (二)一般设计转换大梁的主筋在柱节点区均弯起锚固,施工难度大。可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如:大梁的最上一排面筋向下弯并锚固至底筋以上;底筋的最下一排主筋尽量靠柱边上弯25d,其余主筋全部取消弯锚,负筋亦不起弯,均伸至弯起筋即可(柱截面大,锚固长度满足要求)。这样一来,增大了节点空间,为混凝土的灌注和振捣提供了条件。
  (三)梁上部的主筋接头要求设置在跨中 1/3 跨长内,下部主筋接头要求设在靠近支座 1/3 跨长内。由于梁内主筋多,主筋下料时,必须考虑并调整好每根钢筋的接头位置,以保证主筋的焊接接头相互错开并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四)为方便钢筋的安装就位,满足上述规范要求,必须对所有梁主筋按就位顺序进行编号。
  (五)梁箍筋大,下料时要注意对焊接头位置,避免接头出现在箍筋的弯折处。
  2、各部位钢筋连接方式
  转换层中钢筋的种类繁多,不同位置钢筋受力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各部位应综合受力情况、施工难度、经济效益等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使用。
  
  七、混凝土浇筑技术
  转换梁混凝土浇筑量大,浇筑速度块,总的浇筑时间长,又要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并确保混凝土的输送不间断。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 300~500mm。每层间隔时间 1.5~2h。
  2、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扦插为辅。插入振动器宜采用快插慢拔,振动时间以出现泛浆为准,同时插入点距离应在振动棒有半径 1.25 倍范围内。在梁柱节点处,若钢筋太密,振动不能插入,则采用钢扦插,在梁柱侧模用橡皮锤敲打,用人工振捣来弥补。
  3、楼板混凝土浇筑,除在梁处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外,其余均采用平板振动器沿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平板振动器依口成排进行,且排与排之间应有一定的搭接,确保混凝土不漏振,以达到其密实度。为保证楼板混凝土厚度,除在柱墙筋外注有标高标志外,还应加设用钢筋制作而成的移动式高度控制件,用于控制板厚,以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
  4、泵送施工全过程除了按常规操作外,应注意以下几点:布管及拆管要严格配合施工顺序和施工缝留设要求;管泵送前,加强压送水湿润管和泵体,必要时将湿麻袋覆盖于泵管上,降低混凝土温度;泵送过程中,有泵管与溜槽配合,控制泵送冲击力,避免挠动深梁锚固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
  八、结束语
  在今后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这一内容要特别注意其施工的质量,因为这是确保高层建筑能够有很高水平施工质量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锦洪,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20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强铝合金被运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但同时也面临着易发生局部腐蚀的难题。本文采用PH=3.0的5% NaCl+0.5%(的溶液为加速剂,对LY12和LC4两种航空航天用铝合金进行了间歇盐雾和周期轮浸腐蚀试验,探讨了两种加速方法与大气腐蚀之间的相关性,并定量评定了加速方法的加速性。  【关键词】高强铝合金;加速腐蚀;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TS
摘要:如何对EPC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集成化的管理,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利用现有的资源为业主提供价值最大化的项目产品,实现工程项目的增值、已成为时下工程总承包行业的趋势。本文论述了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因设计成果文件不能较好的和采购、施工管理相衔接或设计与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脱节,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主动和有效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办法。变设计、采购、施工等离散管理
成本控制一直是建筑安装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对企业的竞争力构成核心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的内容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对电力系统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渐增加。如何更加安全的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已经成为一件很急迫的事情。基于此,文中笔者就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并对现如今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做出了解析。  关键词:徐矿集团、电力自动化、发展趋势、电力系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progress
摘要: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式来看,房地产经济带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因为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住宅工程不断出现质量问题,居民生活受到影响。楼板裂缝导致渗漏是当前最为严重的建筑通病之一,不仅处理难度大,而且引发出来的后果严重。裂缝不但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当持续到一定程度还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破坏建筑的使用性能及用户的安全。  关键词:房建;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通过某工程结构超长结构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例,介绍了提高超长结构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技术及测温和养护技术,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关键词:超长;结构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层商住楼工程,南北宽22m,东西长94m,总建筑面积58580 m2,地下二层,地上32层,其中地上1~3商
摘要:无功电力则是影响电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电压问题的实质就是无功问题。因此,对变电设计中的无功补偿进行分析论述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我国电力优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电设计无功补偿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用电设备如异步电动机、变压器等,还有一部分输电线路,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
摘要: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在建筑项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对排水管道工程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把关,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良好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给排水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与用户的生活和使用密切相关
摘要:工程寿命周期成本是工程设计、开发、建造、使用、维修和报废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也即该项工程在确定的寿命周期内或在预定的有效期内所支付的研究开发费用、运行维修费、回收报废等费用的总和。  关键词:输电线路 全寿命 周期成本 设计  中图分类号:TM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现代管理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产生的一种全新管理理念和方法,
摘要:在变电站工作中,只有合理科学的提高回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才能够确保变电站以及相应电力系统的正常合理运行,进而提高变电站工作效益。本文就变电站二次设计要点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各项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变电 二次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变电二次设计工作对变电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应该重视其设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