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出现了国学热,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成为新的潮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母语修养、文化传承、人格教育、创造性培养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把《弟子规》运用于班级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 《弟子规》
  《弟子规》是封建时代的儿童“教材”。虽说其中有少许封建糟粕,但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精华。近年出现国学热,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成为新的潮流,弟子规也进入一些学校。笔者认为,《弟子规》运用得当,对小学教育确实可以起到其他教育素材无法替代的作用。仅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弟子规》就可以发挥许多积极作用。以下是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师生共同诵读《弟子规》
  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每天有晨读20分钟。笔者常在这段时间和学生一起诵读《弟子规》。师生共同诵读这种形式本身有一种仪式美,能够营造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敬畏心理,从而比较好地进入正常学习状态;《弟子规》语言类似儿歌,朗朗上口,有一种音韵之美,能够让学生饶有兴致。有时我还播放视频或给学生讲其中的故事,增加诵读的趣味,让学生能够较快地记住并真正得到教益,避免把诵读变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一来,我们诵读《弟子规》毫不枯燥,学生们非常喜欢,诵读的兴趣大大提高。他们甚至视诵读为一天中难得的好时光,盼着和老师一起诵读。在晨曦中,学校师生齐诵《弟子规》成了我校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这样的诵读不仅增加了校园的文化氛围,也大大增强了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加强学生的纪律性也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二、言传身教善用经典
  《弟子规》告诉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几句非常重要,道出了做人的真谛,也给教育工作者以启迪和鞭策。我们作为教师或者班主任,首先应该爱学生。应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无论他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老师真正践行《弟子规》中的经典文字,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示范作用。
  老师在上课时,有时候会碰到纪律不太好的情况。有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大发雷霆,责备学生们不尊重老师、不认真听讲。有一次我也遇到这种情况。我没有吼学生,而是以《弟子规》为素材,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结论,让有问题的学生领悟、改正。如何做到博学?学生回答得非常好。我先组织全班同学诵读: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人有能,勿轻訾。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完后,我联系实际找了几个不遵守纪律的同学问了几个问题。结果这些同学在回答问题时陷入一种自我矛盾状态,我便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和教育,既避免了吼叫训斥造成师生对立,又解决了课堂纪律不好的问题。
  三、用《弟子规》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非常重要。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通常以此来要求学生。但是,我们发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过于理想化、有些内容脱离了小学生实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完全没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恰恰可以通过《弟子规》来弥补。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将《弟子规》中部分内容加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考评中来。
  比如《弟子规》中有“入则孝”,十分重要。我们认为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也有孝敬父母的要求,在当下独身子女居多、孩子们个人中心偏向明显的时候,应当加大孝的教育力度。我们因此对“孝”的内涵进行了必要清理,去掉了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有害内容,强化了亲情、报恩等内容,明晰了具体的践行方式,如可以体现在给家长按摩、捶背、洗脚、倒水,帮妈妈洗衣做饭,打扫房间,吃过饭后收拾碗筷、洗碗擦地等方面。而且,我们让学生自己定标准,自我考评与家长考评、教师考评相结合。《弟子规》中还有“出则悌”,指的是处理好兄弟、朋友等同辈人士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我们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此挂钩,让学生们明确与他人和谐共处的重大意义,并且帮他们找到实现和谐共处的方式方法。在小学阶段践行“悌”具体表现为不与其他孩子争抢食物、书本,不打架,上车以后主动让座等。这些内容,我们都纳入日常行为规范考评之中。
  我们还以《弟子规》为题材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把平时如何践行《弟子规》的做法在班会课上互相交流一下,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分享、评价。让学生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从中受到感染,从而更好地领会《弟子规》的深刻内涵。记得有一位同学在班会课上做分享时说:她丢了一支粉色铅笔, 刚好同桌也有同样的笔,为此两人还吵了起来。于是,笔者就用“见未真,勿轻言”来教育他们。后来这个同学告诉笔者找到笔了,是因为自己忘了, 把笔落家了。之后这个同学主动向同桌道了歉。笔者又用“过能改,归于无”这句话表扬了这位同学。从此以后,班上很少再发生发生类似的事情。从实际效果看,这种教育方式还是非常可行的。(下转第195页)
  四、结语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遵守秩序的保障,崇尚与遵守规则,对个人来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于班级来说,是一种良好的班风;对于学校来讲,是一种良好的氛围。由于小学生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再加上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居多,问题家庭问题不少,教育难度进一步增大。运用内涵丰富、浅显易懂的《弟子规》来教育和管理学生,实在是非常必要。如果我们把《弟子规》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采取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践行考评,把《弟子规》中的精华真正落实到教育环节中去,落实到孩子们的心田里去,相信会对优秀班集体的构建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姜美玲.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价值取向 [J]. 江西教育科研,2002(11).
  孟承宪. 中国古代教育文选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雍贵鹏. 浅谈班级管理艺术 [J]. 辽宁教育,2010(04).
  责任编辑:涂洪菊
其他文献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于唐永徽四年(六五三)立,《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与《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两石分别嵌入西安慈恩寺大
期刊
历史学科是对初中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科目.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流于形式,没有把情感目标落到实处.因此,笔者认为应根据初中生的历史情感特征,实施有效控制.本文总结自
二○○○至二○○一年(杭州—湖南)rn一九九九年底与王承雄先生相识是我真正意义上开始练习书法.当时我从北京带来了几支毛笔还有几瓶墨汁.宣纸和毛边纸也有几张,但是我从留
期刊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一直需要讨论的话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在生物课堂上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等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有效性 设计问题 小组合作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很多教师在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之后,便尝试将这一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然而新教材内容增加,课时紧张,教师们不得不面临如何提高课堂效
岭南书坛的兴起,远后于中原江左.明代以后,虽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岭南文人多厌弃浮名,不自表襮,所以,除陈白沙、康有为等少数人外,在陈永正《岭南书法史》出版以前,基本都是
期刊
期刊
摘要:一个国家的稳定快速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和教育普及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教学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和使用,网络教学模式也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有效推广。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优质的教学课程需要被精心设计,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贯穿于课程当中。而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更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利用、授课方式、课程环节、教学效果和课程评价等问题。本文以主体性教学、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等理论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能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高中地理同课异构的意义,地理课堂实验,同课异构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同课异构中利用“地理略图”多媒体演示可以更好地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四个方面,论述了基于“同课异构”比较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 同课异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