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两种治疗策略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研究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 分别以LCP和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共98例,对术后手的握持力、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评估和比较,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 随访4~20个月,平均12.4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参照1990年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对于AO/ASIF分型C1、C2型骨折,LCP组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疗效优越(P<0.05).结论对于闭合性桡骨远端C1、C2型骨折,可选择掌侧LCP或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而对于远端粉碎严重的C3型骨折,选择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疗效相对优越。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纳米银应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感染防治、创面愈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6%~10%Ⅱ度(深、浅)烧伤创面患者按随机表方法分为试验组(纳米银敷料组)和对照组(质量分数为1%磺胺嘧啶银霜组),每组35例,按分组在5%TBSA上进行相应处理,创面敷料及用药每天更换1次,连续使用7 d后,同其他剩余创面一样,采用10 g/L碘伏纱布常规换药处理.两组分别在创面换药前后进行创面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愈合时
期刊
目的 探讨成人创伤性Madelung样畸形合并掌、背侧成角的矫治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分别以掌侧钢板或外固定支架结合植骨等技术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后合并背、掌侧成角的Madelung样畸形47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 经随访6~27个月(平均1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关节面塌陷及腕关节功能均获明显改善(P<0.05). 结
眼内异物是开放性眼外伤中较特殊而且损伤相对严重的眼科急症之一,占眼球穿孔伤的17%~41% [1],可导致严重的视觉功能损害.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80例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的眼内异物,对异物的性质、在眼内的位置、视力变化、眼部并发症及采用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
期刊
脑胶质瘤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而颅脑外伤可能是致瘤因素.笔者报告1例颅脑外伤后2年,在脑挫伤的原发部位形成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并回顾分析两者相关关系。
期刊
腹部创伤后胃肠道损伤是指贲门到腹膜反折以上直肠的空腔脏器及其系膜的损伤,在腹腔内脏器损伤中列第三位[1].现就我院1993-2005年收治的121例胃肠道损伤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骶髂关节对骨盆环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发生骨折脱位后如复位固定不佳可继发下肢不等长、畸形、骶髂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1910年,Mixter等[1]用丝线固定寰椎后弓和枢椎棘突,开创了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先河.此后,学者们创建了一系列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按入路分为前路技术和后路技术。
期刊
目的 探讨小容量复苏对失血性休克犬早期血流动力学及内脏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6 ml/kg高渗盐水(HS组)和6 ml/kg高渗盐水加羟乙基淀粉溶液(HSS组)对失血性休克犬进行容量复苏,并以失血量3倍的等渗盐水(NS组)作对照,观察复苏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及胃肠黏膜组织灌注指标小肠黏膜pH值(pHi)的变化. 结果 (1)3种溶液均能改善失血性休克犬复苏的早期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但在30 m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创伤后局部过度修复的结果,以局部皮肤发红、表面充血、组织隆起、质地坚硬、同时伴有痒痛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现象.病理性瘢痕一旦形成,往往经历长短不一的时间才能逐渐成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