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情感塑造的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及情感态度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影响贯穿始终,可见,学生情感塑造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当前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情感塑造的主要因素入手,进一步提出英语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情感塑造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情感塑造 实现途径
  一、引言
  情感态度作为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兴趣、动机及自信心等基础上的,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意识。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塑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与情操[1]。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加强学生的情感塑造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只有拥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才能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机及学习的自信心。
  二、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情感塑造的主要因素
  (一)受學生自身的影响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情感塑造受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其一,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是影响学生情感塑造的因素之一。其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自身的生活体验有必然的联系,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有责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2]。其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只有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才能大胆进行英语交流,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敢于直视自身的语言错误并及时改正,从而获取进步。其三,学习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挫折。能否战胜它们,取决于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受挫能力,这方面能力越强的学生,就能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受教师的影响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力量,也会对学生情感塑造造成影响。一方面,教师运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会影响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传统的直接讲授法容易导致课堂氛围沉闷,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得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与情感发展相脱节。教师上课的模式、态度,以及情感投入等是学生接收到的信息的一部分,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发展。
  三、英语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情感塑造的具体途径
  (一)将英语教学与情感塑造联系起来
  一方面,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明白,学生的兴趣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培养形成的,兴趣的培养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借助设疑启智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主动探索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作用,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知识材料,转变教学方式,加强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消除学生心中的消极因素,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应平等对待,在保持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的同时,尽可能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充分了解自我,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
  (二)改进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以任务型方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感知、体验、实践及参与,完成学习任务,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时,应从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与兴趣爱好入手,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与审美情趣、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获取、整理和使用信息,从单纯地用英语交流,逐渐过渡到用英语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到团结协作与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语言活动中体验了成功,获得了成就感。成就感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展现自我并得到认可的感觉,这种感觉将会在无形之中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4]。
  (三)提升教师的情感修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的前提,只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积极探索求知。因此,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情感修养,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与教育学生[5]。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应把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入课堂,若在课堂上学生产生不良的学习情绪,教师就应尽可能地调动课堂氛围,调整学生的情绪,从而使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方面,教师需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以定期为教师提供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而终结性评价可以更全面地展示英语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最终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应避免对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评价,多进行纵向的评价。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在认知结构、智力、思维发展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横向评价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纵向评价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纵向评价,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审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反思,有利于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结语
  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情感塑造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塑造,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还要努力改进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提升教师的情感修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珺.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17):165-166.
  [2]高晓峰.“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探析[J].科技信息,2012,03(13):243-244.
  [3]刘保卫.利用情感因素促进英语课堂教学[J].学苑教育,2011,14(20):98-99.
  [4]周弘.情感因素在高校外语“教”与“学”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0,21(01):13-14.
  [5]钟雯.发挥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影响[J].长三角(教育),2012,11(10):371-372.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受到广泛公认。在本文中,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研究,揭示了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对情感因素重要性知情脱离的现象,以及情感因素的缺失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情感因素 知情脱离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情感因素也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及学习者的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才会提高,学习效果才会增强,而且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笔者通过描述在教学实践中学法指导方面的具体做法和今后在学法指导方面的努力,探索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FOXA2与E-Cadherin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及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二者的表达情况,以及发挥的作用,为及早诊断结肠腺瘤
  本文对人肝细胞癌发生机制的研究 1.HBV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的致癌机制研究;2.成人肝细胞体外表达HBV基因组进行了探索。文章随机选取7例HBsAg阳性的中国启东高发区肝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