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电动化的制约因素

来源 :农机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0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已有不少创新为农用车辆的电气化播下了种子.一些主要的农机制造商也正在开发电动和自主机器,以图未来能够取代今天广泛应用的柴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但在农民从柴油动力转向电动动力之前,制造商需要克服几个非常大的障碍,特别是对于大型农业设备,他们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挑战.
其他文献
据利比里亚《每日观察报》消息,该国政府近日在国家预算草案中为推进机械化农业拟拨款 100 万美元,如果获得立法机构批准,这笔预算将用于购买不同种类的农机设备,以帮助推动该行业向前发展.虽然利比里亚土地肥沃,但机械和其他农业设备的缺乏一直阻碍着该国实现粮食充足的努力.
期刊
为了满足国民对肉、蛋、奶等畜禽养殖业产品的需求,中国持续加大粮食生产力度、加快发展畜禽养殖业.伴随着产业的发展也突显了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以及长时间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导致的土壤板结退化和水体污染问题,资源化处理牛粪和玉米秸秆生产有机肥对解决上述问题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上目前没有适用的搅拌设备,因此,就搅拌专用设备研制的必要性进行探析.
近年来,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制约了水稻生产.在黑龙江高寒地区,春季育苗存在用土量较大、化冻慢,不能适时育苗、秧苗素质不稳等多种因素影响了水稻农业生产.通过大量试验示范表明,采用基质育秧无需到田间大量取土,解决了田间取土难问题,同时避免了采挖客土带来的杂草籽多、土传病害、药害现象的发生,既保护了环境,又实现了农业有机固废资源化高值利用,推动了水稻育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基质化发展.
四川丘陵地区平均坡度为18°,适合北方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难以适用.结合丘陵地形特点,针对履带式农机在坡道行驶的稳定性问题,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履带农机车体的三维模型,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Track(LM)中建立履带行走机构模型,并建立农机行驶稳定性数学模型.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对农机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优化,该履带式农机最大爬坡角度为25°,具有较强的爬坡能力和抗侧翻能力.该研究可为改善履带式农机行驶稳定性提供参考.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随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作物收获后的秸秆和养殖业产生的禽畜粪便如何得到有效利用,是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牛粪与玉米秸秆生物质资源肥料化,是一种投资少、成本低、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方法,让秸秆和禽畜粪便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以喂料量和混合时间为试验因素,混合均匀度为评价指标,选用示踪物法对牛粪与玉米秸秆搅拌专用设备的生产参数进行试验分析,从中找出最经济合理的参数组合,为牛粪与玉米秸秆搅拌专用设备的使用及改进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针对现有送料喷头存在易堵塞,雾化效果差等技术缺陷,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设计了两级升压多点喷射玉米浆料烘干送料喷头.工作时,玉米浆料由叶片推进装置加速输送至喷头,在喷头内两次升压再次雾化后,将浆料分别从主喷射孔和副喷射孔高压、高速、高雾化质量的喷出,与目前常用喷头比较,具有出粉率高、出粉含水率低、所需烘干温度低等特点,经济耐用、节能减排.
现有的粉料、颗粒料分装机,对分装物料的物理性能(如散落性、含水率等)要求高,当物料的流动性差,具有较大的粘性时,易发生不定量的物料粘连在腔体内壁上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分装机的防粘连计量装置,合理运用流动气体的附壁作用原理,彻底解决粘性物料分装过程中不定量粘连在腔体内壁上的问题,确保计量准确的粘性物料完全进入物料包,实现分装后的成品包计量精准的目的.
设计了一种水稻除芒机,主要适用于科研院所、繁育基地等小区域小批量作业使用.区别于传统的摩擦式和打击式除芒机,采用碾压式脱芒方式,能有效降低稻种破损率;通过风选方式对脱芒后的稻种进行精选.从机具的结构、原理及关键工作部件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针对现有有机肥料搅拌机存在物料混合不均匀、易堵料、工作效率低、只能采用一种动力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TY-5F型有机肥卧式搅拌机,通过锯齿叶片螺旋搅拌装置实现物料混合、提高秸秆揉搓破碎效果.运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运用ANSYS软件对主搅龙轴及搅拌叶片进行静力学分析.分析表明:主搅龙在轴体和叶片连接处及叶片外缘受力最大,最大应力为2.1921 MPa,最大变形量为0.46348 mm,参考材料特性,主搅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搅拌机工作生产率为5200 kg·h-1,功耗为13.83 k
我国农机装备从零起步,不断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快速壮大,产业规模和能力不断提升,研发体系基本形成,产品不断优化升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正向着“从有到全”的方向不断迈进.通过对“十五”以来20年农机装备发展的回顾,围绕我国制造强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重大战略,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新起点,对农机装备的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