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七岁左右,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具波动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职业技术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各类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通过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厌学心理分析
(一)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获得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的。希望通过学习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较少,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也不多。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单纯的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而前来就读。对于将来干什么,是否能干好漠不关心。
(二)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于改进。许多学生的学习不具有计划性,不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基本上是被动听课,不复习不预习。最终由学不好到不爱学,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学习取向趋于务实
许多学生片面的重视实践操作,对实验实训课颇感兴趣,因此热衷于学习;却忽视理论的夯实,大大影响了教学和学习效果,事倍功半。
(四)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差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与悲观。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理智性差,冲动性强,应对挫折的能力比较薄弱。面对当前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劳动力市场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普遍感到压力很大。
(五)缺乏理想与追求
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已经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了。认为自己将来是没有出息、难有作为的人了。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上萎靡不振,思想上不要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纪律上自由散漫。他们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打发时间,甘心沉沦,对学习和生活感到困惑、迷茫。
二、针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做法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与策划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这三个字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沉重。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可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使我深刻地意识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爱是前提,尊重是基础,加强自身修养是保证。具备上述三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方法,方能把学生引导成才。
(一)批评教育要与表扬和鼓励教育相结合
在班级中常有这样一类后进生,对班级活动与班级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前文中分析的学习心理问题的影响,他们努力学习不够,自觉守纪不够,虽然班主任也能看到他们的长处,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但毕竟文化课的学习与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因此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惰性与纪律上的散漫暴露的机会要远远多于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的表现机会。班主任如果不讲究工作艺术,不扬长避短,就会批评多于肯定,而造成种种不良后果。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批评教育与肯定、鼓励和表扬教育相结合。在班级工作中,为他们提供创造能取得成功的情境及自我表现机会,可以设置一些适合他们个性、长处的岗位或职务,利用其长处,发挥其潜能,抓住契机,多给予肯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并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如学业上的辅导、行为上的定期总结表扬、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对他们的薄弱之处的适时提醒、督促,让学生不但获得成功喜悦,同时逐渐学会了自我约束。班主任要不惜赞美之词,寻找时机多给学生予以肯定、鼓励和表扬,学生便在前进中不断地改正了缺点、错误。所以,在工作中,班主任必须注重赏识教育。
(二)教师角色与朋友角色相结合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应具有一定的权威,除了权威以外,还应充当扮演学生朋友的角色。倘若教师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高人一头,盛气凌人的架势,学生必然敬而远之。久了,师生之间会缺少心灵的沟通,班主任就无法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施以针对性的教育。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帮助与支持,而这种理解、关心、帮助与指导需要通过朋友式的关系来给予与获取,而这种朋友式关系的建立又需要教师通过爱心与真诚,良好的情绪,友好的心态,感人的语言去建立。一旦学生把教师当朋友,就会消除与教师间的心理防线,向教师吐露心声,使得我们的工作才具有针对性,才可以对症下药而获成效。
(三)树立典型与全面育人相结合
提高管理效率,树立典型是关键。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首先要树立正面典型,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典型,指出他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要求他在各方面都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要树立思想暂时落后的转变典型。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肯定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通过典型的树立,全面育人。
(四)校园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腾飞的社会,需要不断学习,才不致于被社会淘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有危机感,要抓住时机汲取知识,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方可在社会立足。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班主任必须象学生灌输这些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到危机的四伏。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大锅饭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是竞争的年代,是适者生存的年代,让他们认识到到形势的严峻。只有这样他们学习起来才有动力,才能挖掘他们的潜能,丰富头脑,积极面对。只要他们肯学,只要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终究会有用武之地的。
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有耕耘必将有收获。让我们举起右手,告诫我们自己:一定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不但教书更要育人,让我们的行为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厌学心理分析
(一)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获得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的。希望通过学习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较少,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也不多。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单纯的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而前来就读。对于将来干什么,是否能干好漠不关心。
(二)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于改进。许多学生的学习不具有计划性,不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基本上是被动听课,不复习不预习。最终由学不好到不爱学,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学习取向趋于务实
许多学生片面的重视实践操作,对实验实训课颇感兴趣,因此热衷于学习;却忽视理论的夯实,大大影响了教学和学习效果,事倍功半。
(四)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差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与悲观。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理智性差,冲动性强,应对挫折的能力比较薄弱。面对当前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劳动力市场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普遍感到压力很大。
(五)缺乏理想与追求
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已经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了。认为自己将来是没有出息、难有作为的人了。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上萎靡不振,思想上不要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纪律上自由散漫。他们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打发时间,甘心沉沦,对学习和生活感到困惑、迷茫。
二、针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做法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与策划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这三个字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沉重。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可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使我深刻地意识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爱是前提,尊重是基础,加强自身修养是保证。具备上述三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方法,方能把学生引导成才。
(一)批评教育要与表扬和鼓励教育相结合
在班级中常有这样一类后进生,对班级活动与班级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前文中分析的学习心理问题的影响,他们努力学习不够,自觉守纪不够,虽然班主任也能看到他们的长处,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但毕竟文化课的学习与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因此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惰性与纪律上的散漫暴露的机会要远远多于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的表现机会。班主任如果不讲究工作艺术,不扬长避短,就会批评多于肯定,而造成种种不良后果。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批评教育与肯定、鼓励和表扬教育相结合。在班级工作中,为他们提供创造能取得成功的情境及自我表现机会,可以设置一些适合他们个性、长处的岗位或职务,利用其长处,发挥其潜能,抓住契机,多给予肯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并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如学业上的辅导、行为上的定期总结表扬、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对他们的薄弱之处的适时提醒、督促,让学生不但获得成功喜悦,同时逐渐学会了自我约束。班主任要不惜赞美之词,寻找时机多给学生予以肯定、鼓励和表扬,学生便在前进中不断地改正了缺点、错误。所以,在工作中,班主任必须注重赏识教育。
(二)教师角色与朋友角色相结合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应具有一定的权威,除了权威以外,还应充当扮演学生朋友的角色。倘若教师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高人一头,盛气凌人的架势,学生必然敬而远之。久了,师生之间会缺少心灵的沟通,班主任就无法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施以针对性的教育。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帮助与支持,而这种理解、关心、帮助与指导需要通过朋友式的关系来给予与获取,而这种朋友式关系的建立又需要教师通过爱心与真诚,良好的情绪,友好的心态,感人的语言去建立。一旦学生把教师当朋友,就会消除与教师间的心理防线,向教师吐露心声,使得我们的工作才具有针对性,才可以对症下药而获成效。
(三)树立典型与全面育人相结合
提高管理效率,树立典型是关键。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首先要树立正面典型,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典型,指出他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要求他在各方面都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要树立思想暂时落后的转变典型。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肯定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通过典型的树立,全面育人。
(四)校园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腾飞的社会,需要不断学习,才不致于被社会淘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有危机感,要抓住时机汲取知识,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方可在社会立足。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班主任必须象学生灌输这些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到危机的四伏。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大锅饭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是竞争的年代,是适者生存的年代,让他们认识到到形势的严峻。只有这样他们学习起来才有动力,才能挖掘他们的潜能,丰富头脑,积极面对。只要他们肯学,只要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终究会有用武之地的。
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有耕耘必将有收获。让我们举起右手,告诫我们自己:一定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不但教书更要育人,让我们的行为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