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婚育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产妇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85.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促进产妇早日出院,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子宫疤痕部位妊娠阴道分娩产妇74例(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的观察组(3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7例),观察患者情绪状态、疼痛感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VAS评分低,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子宫疤痕部位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优质护理,能减轻不良情绪及疼痛感,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选取70例开展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设置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儿输液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输液期间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流程完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肿胀、渗出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输液室环境、护士护理服务态度、护士仪容仪表、健康教育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治疗宫颈癌阴道残端复发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宫颈癌阴道残端复发患者,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治疗,随访2年,分析预后效果.结果:2年内患者的生存9例,生存率为75.0%,且分期越晚其生存率越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术后为25.0%.有高危因素患者5例,其中脉管浸润患者1例,肿瘤直径>40mm的患者2例,淋巴管浸润患者2例,宫颈间质深肌层浸润患者1例;无高危因素患者7例,有高危因素和无高危因素患者的平均生存时
目的:分析研究期待疗法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以期待为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应参考.方法:规定研究资料入组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此段时间内选择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宫口未开,且患者出现感染、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将其进行期待疗法治疗,将最终治疗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期待疗法治疗以后,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孕周平均为(35.1±1.9)周,孕周平均延长了(1.6±0.8)周.60例有49例顺产,11例剖宫产;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 分析家庭陪护培训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入院的采取手术治疗的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编号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研究组采用家庭陪护培训.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康复锻炼中的依从性、胫骨平台内翻角(tibial plateau-tibial shaft angle,TP-TSA)、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评分.结果 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无痛分娩产程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使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孕产妇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孕产妇,观察组产后不良后果远低于对照组孕产妇,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不良后果,对提高母婴的存活率,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有着很大的帮助,建议推广使用.
目的:分析免疫治疗结合抗血管生成疗法用于晚期宫颈癌根治术后多发转移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文以1例晚期宫颈癌根治术后多发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开展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疗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程复查胸部CT,可见肺转移瘤缩小,治疗4程后肺转移瘤明显减少;肿瘤标记物CEA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本案例患者经根治术+化疗治疗后,有效延缓了肿瘤细胞的繁殖和扩散速度,缩小了转移瘤体积,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目的:探究在妊高症剖宫产产妇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研究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工作开展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研究人员选取为妊高症产妇,并接受剖宫产,选取人数选取为70例,给予患者麻醉干预,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人数为35例,一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对照组,另一组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比对照组更低,镇静程度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各项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产妇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产科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让产科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较好的改善,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接受nBiPAP和nCPAP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脑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成两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应用nCPAP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应用nBiPAP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短,且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