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守望者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3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倾注于那些少有人触及的地方,于是出现了孤岛上的艺术、山巅的曼妙小屋、水畔的奇怪建筑。它们像是新生儿一样,矗立在宇宙之间,面对着风雨雪的洗礼。
  坐拥世界
  Alpine Shelter斯洛文尼亚离家的人需要一盏灯,登山的人需要一间温暖的小屋。
  在斯洛文尼亚这个热爱登山的国度,从丘陵到山上的每一个斜坡都交织着无数登山路径。事实上,人们相信只有登上山巅才能成为真正的斯洛文尼亚人。多年前,斯古塔山(MountainSkuta)上有一座簡陋的木屋供登山者躲避风雪。如今它已被充满现代感的小木屋所取代,除了为登山者挡风遮雨外,还被赋予了新的使命,用来保存记忆、精神和山地文化。除了基本的庇护功能,它还是山中的一个点缀,是一个疲倦者的希望。荒野中的选址需尊重自然资源,建造者采取了刚柔并济的态度,既保护自然,又确保对地面产生最小冲击力,牢固地稳定在地面上,外观看起来有些孤单,但其材料绝对能够应对极端天气的考验。与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的那座小屋不同的是,这里最多供八名登山者休憩。最美妙的是,赶上下雨、下雪,登山者可以透过玻璃窗欣赏美景。夜晚,山下是万家灯火,离远了看,小屋的微弱灯光与宇宙的漫天繁星呼应,仿若坐拥世界。
  孤岛之孤
  塔工作室 加拿大
  距离加拿大纽芬兰东北海岸大约14公里、总面积为92平方英里的福戈岛(Fogo Island),视野所及之处为一片荒芜旷远的湿地。在这里,看不到城市的标志红绿灯,也找不到任何快餐店,你所能感受到的是海水拍击着岩石,毒草结满了寒霜,唯有周围的薄雾才能稍稍证明天空和大海之间还有一点点屏障。
  几座遗世独立的建筑点缀着这座孤岛,却让孤岛更孤独。其中一座黑塔向前和向后扭曲向上,本该妖娆却因黑色显得端穆,它盘踞在岩石舒展的海岸线上,没有道路,只能从相邻小区沿岸走近,或通过一条狭窄的木制浮桥,仅仅由风化木板铺设的沼泽上方的路径到达。
  这座黑塔被称作塔工作室,是从硅谷返乡的Zita开始推广的艺术居住计划中的一个项目。进入内部,唯一通向外部的部分是工作室的天窗。一个稍微倾斜的墙体在相反方向上平行于天窗,提供了完美的视觉效果,人可以倾斜地躺在墙上,欣赏美景。可以想见,在有月光的夜晚,听着北大西洋怒吼的风声,向外看时会多么震撼。
  午夜阳光
  Rabot 小屋 挪威
  太阳早早升起,却迟迟不落下。午夜时分,太阳将橙红色的光芒洒向天地之间。
  这一极昼现象每年都在北极圈内上演,位于挪威北极圈的海拔为1,200米的Okstindan山脉就是被垂青的区域之一。到了夏季,人们抓紧时间出门旅行、聚会和开派对,因此对山问住宿的需求很多,Rabot旅行者野营小屋便是其中一间。这间小屋以法国地理学家Charles Rabot的名字命名,他曾经极其详尽地勘探过这片区域。小木屋所在地没有公路可以到达,只能步行进入。其外立面使用了当地产的木板,内部公共区域也采取了相同材质贴面。小屋设有七间卧室,共有30张床,两个入口门厅中设有储藏间和卫生间设施。对于徒步旅行的人而言,于此小居,除了可以感受到奇妙的午夜阳光外,小木屋四周的草地也成为自家的后花园,孩子们有了更宽广的天地,可以痛快淋漓地释放自己的天性。
  险境之美
  Winter Cabin 斯洛文尼亚
  自然环境的恶劣会让人远离,但同时又有着致命的诱惑,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心理。许多人活着的意义在于征服,比如给自己登山的理由是“难以征服”。斯洛文尼亚的Kanin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以降雨量和积雪纪录闻名。冬天,大雪覆盖持续半年之久,积雪量可超过十米。强风和暴雨经常袭击这里,偶尔还会发生地震。在“多灾多难”的同时,峡谷中充满了各种自然美景,洞穴和深渊在这个地区非常多见。
  这座有凌厉之势的建筑是斯洛文尼亚登山者协会的项目,之所以选择这个特殊场地,是因为它坐享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360°全景,坐拥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Soca峡谷和亚得里亚海的壮观景色。
  因为不想对自然界造成过多的干扰,所以它半搭在一处看起来有些“惊悚”的地方,另外一半悬着,三层休息平台面向山谷,落地玻璃窗则提供了无限美景。如今的它成为徒步者、登山者、洞穴爱好者和浪漫主义者的目的地。
  720°观景
  Evolver瑞士
  位于采尔马特湖畔的木质结构建筑被建造的原因是为了欣赏采尔马特的美景,特别是马特洪峰。我无从得知这座建筑为什么起名叫“进化者”,但我知道马特洪峰是一座非偶遇不能得见的山峰(当然,除非你爬至山顶),俗称“缘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观者通过空间隐蔽而不间断的720°旋转,让人有机会像戴上VR一样来欣赏四周的小镇、Stelli湖泊和周边的山峰。
  然而,建造这样一座建筑的意义真的只在观景吗?明明它自身就是一道奇妙的风景。春夏秋冬,时光的交替与其无关,不正吻合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吗?
其他文献
在“人设自由”的年代是否“城设”也千变万化?你真的了解生活的城市?我们找到三个城市探险者,三种方式,让你发现城市的另一面。  成都·ROsa  一本杂志,一个世界  一簇茂盛的爬墙虎围绕着深色的铁牌,铁牌上是繁体的“無早”两个大字。这家集合了书店、小食店、生活方式的店铺,以一种精致而独立的方式,立足成都这个以“慢生活”而闻名的城市。無早书店的前身是Rosabooks,这是一个以创始人Rosa的名字
期刊
如今,无人机不再是摄影行家旅拍的秘密武器,即便是去海岛度蜜月的情侣,往登机箱里塞一台无人机也是比专业相机来得更简单的决定,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最接近酷炫天空视角拍摄体验的时代。  抛开遥控器,解放双手  一个人旅行,当没有同伴给你拍照的时候,与其手忙脚乱地设定倒计时拍照,不如与你的无人机智能镜头互动起来,用手势调整拍摄的角度和控制快门更从容。激活人脸智能识别后,你可以对无人机摇手,让它飞得更高、更远,
期刊
同一出戏在一个月时间内连看三次,幸好是百看不厌的《费加罗的婚礼》。在欧洲小城,小剧场小制作,演出版本各不相同,常常有出人意料的看点——特别是在对两性心理的诠释上。  自诩为“OQ”(英美人所谓的“OperaQueen”),每次去欧洲总不忘在行李中放一件正装外套,看戏时用得着。最周折的一次欧游是从北京走陆路到延吉,飞海参崴,用半个月时间走完近万公里西伯利亚铁路全程,然后从莫斯科进入北极圈,折向圣彼得
期刊
当创意阶层崛起时,我们的旅行正在发生转变。更有品味、更加个人化、更在意旅行中的心灵收获——这些需求与社交网络、共享经济碰撞、发酵,呈现出全新的旅行态度和方式。  孙赛赛:“创意阶层的旅行趣味更窄众,产品越贴合特定的兴趣,互动性就越高。我旅行时会找KOL当向导。有一次在库斯科古城,我在一间美国纺织专家开的古董店里消磨了整个下午,对印加文化、织物以及库斯科古城的变迁都了解得更深刻。我们需要的就是通过平
期刊
从20世纪初开始,一些野心勃勃的建筑师们开始将他们对于城市的畅想用钢筋和混凝土在大地上浇灌成型。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现代主义建筑,经过精密的设计,在远离传统思想的遥远大陆被规划与构筑。  身处“现代”这个时间轴点,回顾那些天马行空的宏伟计划,也如同窥视人类对于未来的鬼马狂想。  对20世纪50年代,两位现代主义建筑的巨人——柯布西耶和奥斯卡·尼迈耶(OscarNiemeyer),分别主导了两个惊人
期刊
我们的巴塞罗那好友Paola最近刚刚为巴塞罗那大学“Feel Spanish”(感受西班牙)课程创作了一组以“西班牙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创意拼贴。为此,她做了不少功课,比如打开祖母的衣橱。也因此,她这次想和我们分享一种西班牙的传统穿着——“Mantilla”(曼提利亚)。这种带有头纱的传统造型出现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是最时髦的穿搭。虽然如今已远离日常生活,但你依旧能在特殊的节庆日看到西班牙当
期刊
她应该是个神秘的网红,并不多发自拍(单从姐姐卡珊德拉留下的两幅画像里就可以揣测,她并不是容貌出众的美人),只是用接连不断的“段子”娱乐粉丝——如今依靠毒舌风生水起的那些博主们全都要退避三舍,毕竟论及如何优雅地“挤兑”别人,简才是鼻祖,后来的另一个大神毛姆也只是得了其皮毛,神韵差了很多。  她应该不会写那么多信了,她有可能是个很好的博客作者,但有极大可能在微信上是个话痨。她对亲戚和朋友的评价可能不再
期刊
热衷于购物淘宝的你,肯定对东京、曼谷、巴黎、纽约这些购物天堂的精品店铺了熟于心,所以本期《悦游》推荐三个稍显小众城市的购物优选,让你在开拓新目的地的同时,继续将“买买买”进行到底。  Sao Paulo圣保罗  提到圣保罗,或许你想到的都是阳光、海滩和比基尼美女,但如果你去Pinheiros区走走,蓬勃的设计氛围、迷人的工匠气质会让你流连忘返。  私人定制  如果你要跟先锋男装设计师Joao Pi
期刊
在空中商务舱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地面机场休息室的“花样”也层出不穷。私密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食物的品质越来越高,酒水的选择甚至夸张到:你可以从长达12页的酒水单中选出一款你心仪的,或者干脆制作自己的鸡尾酒。  美联航“Polaris”Lounge  @芝加哥机场  在柜台登记前,抬头仰视,屋顶颇具艺术感的灯光模拟的是芝加哥夜晚的星空。休息区共有四种座椅,比较多见的是一面开放的小卧室;靠墙的是长
期刊
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的唐山曾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也曾经历天劫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如今,它利用曾经的文明,转型为工业旅游之都,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新生城市  “地震那年我12岁,现在地震都过去四十多年了。”开了二十年出租车的张大刚说起1976年那场浩劫,语气非常平淡。车正载着我们行驶在唐山新兴开发的南湖中央生态公园周边,树木郁郁葱葱,南湖清波荡漾,湖上的睡莲正微微绽放,天鹅在其间嬉戏。这片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