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地下岩体工程开挖扰动的实际情况,开展考虑持续开挖效应,充分反映岩体结构面应力调整过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更具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采用人工劈裂方法制备岩体结构面,开展了常规应力路径和持续开挖效应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系统研究了两种条件下结构面剪切力学性质、声发射特征和能量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挖扰动荷载强度越大,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降整体上越大,但持续开挖效应下的剪应力降最大值仅为常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2178388,No.51778215);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2300410146); 河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No.21210231029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地下岩体工程开挖扰动的实际情况,开展考虑持续开挖效应,充分反映岩体结构面应力调整过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更具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采用人工劈裂方法制备岩体结构面,开展了常规应力路径和持续开挖效应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系统研究了两种条件下结构面剪切力学性质、声发射特征和能量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挖扰动荷载强度越大,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降整体上越大,但持续开挖效应下的剪应力降最大值仅为常规应力路径下剪应力降的48.57%;考虑持续开挖效应的结构面剪切过程中声发射活动主要集中于结构面受剪破坏和剪应力降产生时,且声发射活动强度与开挖扰动强度正相关,声发射振铃计数变化率极值明显小于常规应力路径下的相应值;持续开挖效应下试样裂纹发育密集度、结构面磨损区域及破坏程度均随开挖扰动强度增加而增加,但试样裂纹发育的密集程度和结构面破坏程度相对常规应力路径下的情况轻;考虑持续开挖效应的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时弹性应变能随扰动荷载增大而增大,均低于常规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弹性应变能值,持续开挖效应降低了结构面剪切破坏的强度,但更易引发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
其他文献
设计并搭建了太赫兹光致力显微成像系统(THz PiFM),首次在太赫兹波段实现了近场光力纳米显微成像测量。该系统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利用探针对所受力的灵敏检测能力,通过探测探针与样品之间近场偶极相互作用产生的光场梯度力,实现无探测器的太赫兹近场显微成像。利用该系统,对可见光激发下的单层MoS2晶粒进行了近场纳米显微成像表征,并分析了晶粒边缘近场光力信号增强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Hz PiFM对二维
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国铁路文化元素及学龄前儿童认知特征的分析,开展游戏书设计研究与实践。首先,借助文化分层理论,分别归纳提取中国铁路文化的物质、行为及精神三个层级上的元素特征;接着,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作为依据,探究4—6岁学龄前儿童的行为认知特点和其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基于铁路文化元素的学龄前儿童认知游戏书的感官设计要素及交互设计形式;最后,将其运用到设计实例中,设计出一套符合学龄前阶段儿童认
通过对振动压路机工作特点分析,提出开发符合非道路四阶段排放法规要求的4.6L专用柴油机可行性。完成设计开发后,经压路机整机测试,证实具有动力响应性好、低油耗、再生周期长等优势,是非道路四阶段法规压实机械的理想动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于小学这一阶段的教师来说,应该遵循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将教学实践与生活化相融合,使学生更能融入教学情境,学习到更加实用的知识,并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其能够为生活服务,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立足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三方面内容着手,简略阐述了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点,并对各种类型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语法填空题是近年高考英语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很多学生在这一题型上失分较多。对此,教师应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升语法教学深度,从语法填空题中获取教学灵感。文章以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在指明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的考查方向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案例,指出教师可以在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的启发下,通过创新语法教学、渗透专项训练、组织综合练习以及优化课文讲解模式等策略,使学生能够在高考中高效、准确
针对铜坑矿92号矿体巷道围岩破碎、锚杆支护不佳等问题,以某巷道为例,首先选取代表性试验区并调查结构面,其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锚杆支护参数进行进一步优化,最后与无支护方案、原支护方案进行对比,并分析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巷道顶板支护采用40mm直径的管缝式锚杆时,利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优化后的锚杆网度为0.6m×0.6m,锚杆长度为2m;无支护方案、原支护方案、优化方案的巷道顶底板位移总量分别为
为研究风化程度对不同起伏角锯齿形结构面剪切强度、剪切变形等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制作了起伏角分别为15°、25°、35°、45°的4种不同的灰岩规则锯齿形结构面,通过开展室内风化模拟试验制备不同风化程度的锯齿形结构面岩样,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室内锯齿形结构面直剪试验,探究风化灰岩锯齿形结构面抗剪强度及其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锯齿形结构面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表现为峰值剪断型,呈现先近似线
针对复杂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确定的瓶颈难题,对复杂节理岩体数值仿真试验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岩体结构面网络计算机模拟的岩体结构定量化表征方法,以及基于拓扑矩阵表达和虚拟节理处理的数值试样快速生成技术,通过在数值流形法中引入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复杂节理岩体受力、变形、破坏、扩展直至贯通的全过程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节理岩体数值仿真试验平台,为通过仿真试验确定节理岩体的工程力学参数提供了一条新
媒介技术的发展及在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日渐融入,使得人们对技术高度依赖。技术的发明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从衣食住行到日常休闲娱乐,技术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刷新着人们的认知。然而随着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用户对于技术的使用出现沉迷乃至上瘾的现象,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作为拥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能否通过发挥能动性,避免媒介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人与技术和谐共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