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鼻塞式无创通气并发症护理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feed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新生儿监护室的不断应用,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MV分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呼吸道进行通气的方式称为有创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而通过鼻塞、鼻罩、面罩和喉罩等相对无创方式与呼吸机连接的通气方式统称为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NIV克服了有创机械通气操作难、损伤大、呼吸道管理困难等缺点.有研究[1-3]表明,与IMV相比,选择恰当的NIV并不会增加患儿的死亡风险,因此NIV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新生儿主要通过鼻呼吸[4],目前在新生儿科最常用的无创通气方式为鼻塞式.鼻塞式无创通气的应用给新生儿的护理,特别是鼻部护理造成了挑战.如何在保证鼻塞式无创通气有效应用的同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患儿能否成功应用NIV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早产儿鼻塞式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及护理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综述文献;早产儿;鼻塞式;无创通气;并发症;护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入室低体温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出生,胎龄小于32周,出生后即转往NICU救治的287例VLBWI的病历资料,根据入室体温分为低体温组(体温<36℃)181例和对照组(体温≥36℃)106例,观察两组VLBWI及产妇相关临床资料和出生时的产房温度、入室时间等指标.结果 胎儿入室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肾癌介入性栓塞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行介入性栓塞术治疗的肾癌患者126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介入性栓塞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18/63),观察组为9.52%(6/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
患者女,48岁,因"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明确诊断为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已行3次全肺灌洗术,憋气症状改善后反复.出院后无诱因出现发热、憋气症状加重,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收入院.入院后局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双下叶基底段较多脓性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呈浑浊米汤样.查体: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湿啰音,患者憋气渐加重,鼻导管9 L/min下SpO2低于80%,夜间不能平卧,患者入院后第2天即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的多项诊疗技术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应用中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完善护理流程,倡导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选取848例患儿的1 088次诊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儿童的生理解剖和重症心、肺疾病特点,归纳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流程.结果 本研究848例患儿未出现1例术中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其中有651例(77%)患儿术前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诊断为重症肺炎,通过镜下肺部灌洗及相关治疗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联合个体化训练对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完全性S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PDCA管理下结合患者损伤平面给予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效果、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ADL评分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经康复护理训练后,观察组中颈髓、胸髓、腰髓损伤患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更佳吸痰护理模式.方法 选取烧伤面积≥30%,年龄18 ~60岁,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患者作为传统吸痰组,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收治患者作为改进吸痰组.传统吸痰组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实施吸痰,将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气道一定深度,打开负压,吸痰管自下慢慢上提,并左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很多,且有很多患者置管时间较长,在护理工作中,除需要常规气管切开护理外,选择正确的气管切开固定带也非常重要,笔者选择使用输血器和棉布质系带固定气管切开外套管,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一次性输血器、棉布质系带、硬质金属丝、剪刀.2.制作与应用:先剪去输血器的莫菲氏滴管段及下端过滤段,然后用硬质金属丝将棉质布带从剪过的输血器中穿过,再测量患者的颈围,选择包有棉质布带的输
期刊
临床上,外科患者术后一般需要留置引流管,少则一两根,多则六七根.每日更换大量引流袋并准确记录引流量是夜班护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规做法是每更换一个患者的引流袋即倾倒、计量,以免发生混淆.此方法费力、费时,给临床工作造成很大负担。
期刊
腔镜手术的成功,取标本的顺利与否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腔镜手术常规的标本取出方法时在腹腔镜的监视下,用取物钳从切口进入找到标本夹住,连同套管针一起拔出切口,但常常在拔出时会发生标本破坏、污染切口的结果,笔者经研究特制作一取标本小袋取得良好效果.先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编制合适的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手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量表,进行信效度检测,为下一步的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作准备.方法 应用文献检索分析、专题小组讨论及专家咨询法制定量表,采取系统抽样法抽取300例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调查1个月后对首次参与患者随机抽取50例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 终量表包含洗手的意识、洗手的指征、手卫生知识及正确洗手的方法、患者不愿洗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