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我以风,自此长眠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幼时开始学习国画,便知道在中国水墨丹青史上,有一位老人的名字是决计无法删去的,那就是林风眠先生。
  人说,你能看多远,舞台就有多大,也有人说,你能走多远,天地就有多宽。林风眠先生,正是一位看得远也走得远的人。自法国留学回国以后,担任艺专校长的他面对国画的式微,依存古人之意境,又大胆融入现代化的粗犷格调和西方美学,使水墨不再因囿于单调冗乏的机械创作而沦为传统的傀儡。
  于是,在国画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后来学习者无不受其沐浴,渐渐看见了国画的变化:暗渠洑流,水边淡淡点染着馝馞的娇艳,天际边,一只孤鹜无声掠过……极浅极淡的工笔描勒,让中国画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林风眠先生的长远目光与他那“实践出真知”的不朽精神,否则,当今国画如何发展得蓬勃如斯?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恐怕早就被油彩的势头攫走了吧!
  林风眠的眼界与果敢行动,是他的性情与彼时周遭环境使然,眼界的高度与行动的不懈不光使得先生在艺术上有着孜孜以求的渴望,更书就了他的精神高洁与气度涵养。
  “文革”伊始,林风眠被打成反派,虚扣上“日本间谍”的乌有高帽。他忍痛用马桶将两千多幅画冲走,五年间受镣铐桎梏。他一个人怀着轸痛,隐忍着,坚强着,虔诚地怀有一种“一切都会过去”的心态。先生将眼光放长,想到自己尚未再见的妻儿,想到中国水墨的未来,并且用自己不屈的行动去证明真理的长存。他挺过来了,而非像文革时许多文人那样,饮恨九泉。
  时间终究会证明先生用眼光丈量天下,用双脚去践行的事实。身份平反,虚帽被摘,地位恢复,先生最终得以与妻儿重聚,在炳烛旋灭前为国画的进一步发展再次贡獻自己的微茫之力。
  用双眼打量天下,用双足去实践证明。林风眠为中国美术史写下一笔无法拭去的苍劲风骨。
  我曾苦苦追随先生的脚步,希冀体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况味,可是却无论如何也捉摸不到。
  因为先生已经长逝于风中,而他所及的地方,处处是蓬勃发展的国画以及受到精神滋养的国画学子。
  那么,就愿葬我以风,陪同先生一起,自此长眠。
  (指导教师:费园园)
其他文献
总觉得日子是如此的单调与乏味,渴望着爱与激情,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繁琐与枯燥,我想这是多数人的感受。渴望生命的深度,却被日子消磨地肤浅,猛然间我们会觉得与这现实的日子如此陌生,不禁地在心底偷偷地发问:日子是什么?日子怎样展现生命的深度?爱与激情又在何方?  也许日子应该是浪漫的,不然便荒废了此生。日子应该像《雪国》中的那条清水隧道,纯净、自然,不带任何杂念。沿隧道徐行至放着耀眼白光的出口,将眼前的那
期刊
何 杰 南开大学汉文化学院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语言学研究。曾赴拉脱维亚大学讲学、任教两年,同时在波罗地海语言中心讲学。曾应邀赴德国汉诺威参加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一篇论文入选。出席第6届、9届、11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2009年论文入选美国布莱恩大学北美语言学会议。2012年应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邀请赴美交流学术。出版《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等三
期刊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2。其胜群好奈何3?曰:袁子好味4,好葺屋5,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6、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曰: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7。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8,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9
期刊
2018年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西安终于迎来了今冬气温的最低值。暴雪连消带打,荡尽了关中大地的最后一丝余温,零下十六度的凛冽让人们缩首缩尾,连张口吃饭都成了消耗身体热量的奢侈动作。就在这样严寒的夜晚,我涮完热气腾腾的火锅,跑去看了一场印度电影。  宝莱坞电影不知何故,引进中国院线上映时,片名都非常土气。《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我的个神啊》,乏味中还透着些许吊诡的色彩,不仅引不起人心灵层面
期刊
累累白骨,层层尸墙,悲惨过去不能忘;  轻薄一哂,何其不尊,敬畏之心应长存。  游客在大屠杀纪念馆前的搞怪留影,说到底是一种敬畏感的缺失,一种人为的失忆,一种自欺欺人的麻痹。  生而为人,都会对大屠杀纪念馆中的凄唳心惊肉跳。那些令人窒息的残忍,那些无所安放、无处诉说的苦难,一遍遍地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曾上演过的荒诞剧,为要阻止地狱再次降临。然而,游客在这种情况下搞怪,分明就是刻意遗忘建立纪念馆的初衷,
期刊
闲逛南开大学,风细细吹来,老旧的家属楼透出昏黄的光,有学生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几丝淡淡的不知是什么花的香飘来。夜色温柔。  路过荒岛书店的时候,本打算凭窗望望,谁知又被里面新到的旧书吸引,所幸绕到正门闪了进去。书店是小小的一爿地界,铁门上挂着牌子,毛笔写的“窄门”端端正正。整间店不过占了个家属楼一楼的一间屋子,隔成一大一小两间,里面有叫王子的猫,肥而高傲,偶尔越过读者的脚,也不会回以一个抱歉的眼神。
期刊
清乾嘉时期的大才子袁枚,钱塘人,因其隐居地在南京小仓山随园,被世人称为“随园先生”。他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乾嘉重考据之学,文坛也受考据学风的影响,但袁枚通脱放浪,个性独立不羁。他宣扬性情至上,肯定情欲合理,认为没有个性就丧失了真性情,所以与当时大部分中规中矩的知识分子十分不同,于风雅之事样样皆通:中了进士,做官小有政绩,红颜蓝颜知己无数,三十几岁辞
期刊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欧阳修四岁丧父,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以荻画地,教以识字。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到城南李家借书抄读,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特别喜欢,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贬谪。景祐三年,欧阳修为范仲淹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后来范仲淹、韩琦、
期刊
腊月,又称“春待月”。这个雅称极妙,仿佛腊月是为导引春节出场而存在的。春节遍地火红,比之乐声,是嘹亮的欢庆喇叭;腊月天地寒肃,朔风劲吹,像是强则粗犷、弱则黯淡的圆号声。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这段白描宋时腊
期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在《答案在风中飘荡》中写道:“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在天空中掠过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沧海桑田,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平却是亘古不变的追求。  这首歌写于美越战争期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越南南北分裂,北方城市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而越南南方城市则建立了越南共和国,由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美越战争。凡是战争,就会有人离去。美国华盛顿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