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公众话语权的另类表达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tt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我国的网络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公众的话语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突破这个壁垒,网民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原因和模式,它代表了草根文化对传统的精英文化的冲击,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网民的心态,及时进行网络舆论监督,有利于我国网络环境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草根文化;话语权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词语作为一种新型词汇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流行语源自于草根网民,是网民话语权的新的表现方式。网络流行语在表达上愈加年轻化、口语化,且病毒式的传播让其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个网络流行语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渗透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一、网络流行语相关概念
  1.定义
  网络流行语是随着互联网的急速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现今对它的研究还比较少,没有一个确切权威的定义,多为研究者的粗略概述。网络流行语是一个浅显易懂的概念,根据它的特性可以简单定义为:某一时期在网络上产生的,被网民快速传播和广泛使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词语。
  2.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有许多,从不同的视角看也有不同的分法。本文依照网络流行语的背景将其分为三类:具体事件衍生类、娱乐消遣搞笑类、日常生活相关类。
  具体事件衍生类的网络流行语通常是由某个新闻事件或者一种社会现象引发的,而且通常都是负面新闻和负面现象。例如"打酱油"、"我能说脏话吗?"、"你幸福吗?"等等,这些网络流行语都是在新闻中出现并引发网民关注的词语。而"高富帅"、"富二代"、"土豪"等网络流行语则代表了一种社会现象。
  娱乐消遣搞笑类的网络流行语非常之多,大多都是由网民创造,以生动幽默的词语表达创作者当时的想法和态度,例如"伤不起"、"有木有"、"神马都是浮云"等等。这类网络流行语反射出当今网民心态,自嘲中暗含讽刺和不满。
  日常生活相关类网络流行语是与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的词语,这类网络流行语主要反映出底层民众当今的生活状态,是民众生活问题的形象反映。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很精准,有的网络流行语可以属于以上两种甚至三种类型,例如许多娱乐消遣类的网络流行语也是由新闻事件或社会事件引发的,生活类网络流行语也是社会现象的体现。而本文之所以将具体事件衍生类的网络流行语单独提出来是因为有的网络流行语在没有相关事件发生之前,它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词语,因为相关事件才引发它的衍生含义,被民众广泛传播。
  二、网络流行语萌生的原因
  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都离不开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相互作用。网络流行语也同样如此,它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构成的必然现象。
  1.客观原因
  技术原因: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没有网络的出现也就没有网络流行语的出现。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性让网民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会有顾虑的直抒胸臆,而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和交互性让网民的想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政治原因:由于我国新闻体制的特殊性造成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以及对民意的代表程度不够,从而促使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补充方式对不正常的现象或事件进行公开报道和舆论监督。网络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民意的平台,网络流行语也可说是民间的话语自救。
  社会原因: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大量的不正常现象和信息的不透明为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提供了充分条件。
  2.主观原因:
  一是物质条件得到保障,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二是由于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人们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网民情绪宣泄的需要,需要在大众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并渴望得到认同。传统的将个人思想和态度公之于众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但是大众传播的资源是有限的,注定只有少数观点能够得到表达,而网络资源的无限性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弥补了传统的民意表达渠道无法且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因此大众更愿意选择这个载体进行意见表达。
  三、网络流行语代表草根文化,是对传统的精英文化的冲击
  传统的大众传媒代表着精英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民众思想,他们通过"议程设置",对各种"议题"赋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人们对周围事件重要性的判断。然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传播的及时性让普通民众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对任何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削弱了大眾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对精英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网络传播的特征促进了网络流行语文化的传播,而网络流行语反过来又加强了网络草根文化的繁荣。
  网络流行语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体现了草根阶层的文化趋势和心理诉求。一方面,身份的认同感促进草根网民接受网络流行语,由于网络流行语多为草根网民创造使用,代表草根网民的价值标准,容易引起具有相同处境的广大网民的共鸣。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是草根民众进行心理宣泄有效途径。虽然网络流行语大多都是以一种娱乐的形式出现,但是它更多的表现了草根阶层的无奈与不平衡。由于现实的种种限制,公众的压力往往难以释放,网络流行语成为网民表达愤怒,舒缓压力的出口。网络赋予了网民一定程度的表达自由,网民利用网络流行语进行意见表达,丰富草根文化的同时也影响着传统精英文化,以正统、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也使用网络流行语"给力"、"屌丝",体现了草根文化无穷的潜力。
  四、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曲线的民意表达和舆论监督方式
  "把关人"理论的奠基者卢因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Gate)"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在传统的传播媒体领域,"把关人"几乎无处不在,信息经过一次次的过滤和取舍才被受众接收。网络中也存在着大量"把关",导致民间话语权的缺失,如网络媒体对一些关键词进行技术性屏蔽,导致网友难以畅所欲言。一般来说被屏蔽的敏感词汇大都是一些政治、侮辱性的词语。
  当今话语权几乎都在少数精英人群的控制下,普通百姓的观点很难受到重视,依靠传统媒体很难表达出群众的态度,因此只能依附于网络媒体。草根网民在利用网络词语进行民意表达和舆论监督时,实质上是一种独立的民间话语表达。但在聚合效应下,单个的网民意见得到汇聚,在一些负面事件或问题上形成草根网民独立而强大的声音,使政府的决定不得不重视舆论的压力。
  网络的发展离不开监管与控制,但是只要技术屏蔽和内容审查还存在,民意表达受到阻滞,曲线的意见表达方式就会继续流行。同时,由于网络流行语的强大传播力度,能够对政府有关部门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使相关事件的处理结果能够符合民意。近段时间,网络流行语所突显出网络反腐的巨大能量为我国廉政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例如"表哥"杨达才、"雷冠希"雷政富的快速落马就是网民的一次重大胜利。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网络流行语引导它向有利方向发展,不仅要看到网络流行语在信息公开、舆论监督、表达民意上的积极意义,也要注意网络流行语对公共生活的消极影响。不仅要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应该对网民的使用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方亭、樊英利.从网络热词解读草根文化特征.新闻爱好者,2011(21)
  ③吴建华、许振兴、班生. 论当前我国舆论监督的新变化--基于网络热词的视角.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5)
  ④薛国林、刘志杰. 一种曲线的意见表达--"网络热词"折射出的社会态度.新闻记者,2009(6)
其他文献
毅然揭开辛亥武昌首义革命序幕的是湖北新军,尽管革命不是由军人倡导的,但他们政治态度的转变却成为迫使清帝逊位的关键因素.1903年至1906年间的湖北革命运动是当时全国各地
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对应培养的人才是小学各科教师。作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认识各专业课程学习的价值和明确学习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尝试把自己的学习目
党务工作是当前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党员的发展与单位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某事业单位为例,通过对新时期
以参加骨干教师网络学习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理清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渠道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享受视听的传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检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对CPI进行预测有利于政府宏观调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其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发达国家先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政策来指导自己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更应当出台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和政策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所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气候变化;
国家趁煤炭经济形势低迷的这个阶段开始进行各种环保改革,在这个时期煤矿企业员工的思想与生活都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在新时期想要将工会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就要与思想政治工作
<正>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面临社会转型、利益多元和矛盾凸显的新局面,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主客体都已发生了深刻改变,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使命更加艰巨,社会
2010年6月5日,北京银行联合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文物之鉴”的玉器瓷器投资鉴赏沙龙,来自北京银行的众多VIP客户参加了沙龙.沙龙特别邀请了中国杜科
摘要:新修改的《立法法》赋予了所有的设区市以地方立法权,但却把范围限定在了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此规定不仅模糊而且范围狭窄,这不仅导致设区市有越权立法的可能而且也大大挫败了其立法的积极性。因此,明确权限范围并扩大权限范围是摆在我们目前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设区的市;立法权限;扩权  中图分类号:D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