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留下来”换你们的“走出去”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fn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艳萍
  女,白族,1989年出生,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傈僳族乡人。2013年参加工作,2013年至2017年任教于玉龙县美乐完小,担任一年级、六年级语文教师和学校教导主任。因工作表现优异、成绩突出,于2017年9月調至黎明完小,任教导主任。
  生活中,积极向上,乐观而有活力,爱运动,是户外活动的忠实爱好者。
  工作中,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一直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工作。
  教育信条:热心每一天,热爱每一个学生,用热爱的心践行教育之路。
  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整个教师队伍里,乡村教师,无疑是让人更加敬佩的一个群体。相较于城市里的教师,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更苦,而身上肩负的责任更大。面对难以想象的艰苦贫瘠,许多人望而却步;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明亮眼眸,也有许多人张开双臂,深情拥抱,扎根乡村,耕耘教育。赵艳萍,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一、做好山里娃的班主任
  2013年,大学毕业后,赵艳萍顺利地通过了教师招聘考试,如愿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赵艳萍比谁都清楚乡村教育、乡村教师的状况,毕业时,也不是没有其他选择,但她仍然坚定地追随着自己的理想。感谢求学路上遇到的诸多良师,赵艳萍对“教师”充满憧憬,她希望有朝一日,能有学生在她的教育辅导下,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就这样,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和满腔抱负,赵艳萍来到了黎明乡最偏远的乡村学校——美乐完小。
  美乐完小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小学,学校面积不大,坐落在群山绿水之间,地理位置偏僻,但环境优美,宛如一幅山水画卷,令人神往。与迷人景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乐完小的学生。赵艳萍仍清楚地记得,2013年9月,当她穿过满山遍野红叶黄花的秋色,来到美乐完小的第一天,孩子们看她的眼神,怯生生的,又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她就像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大人物一般,走到哪,学生的目光就追随到哪。孩子们的眼神,让赵艳萍觉得既温暖,又心酸。
  领导任命赵艳萍担任六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任命一个毫无经验刚刚踏上讲台的年轻教师,领导希望借她这股新鲜血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吸引更多的孩子入校读书。班主任工作向来是繁重而琐碎,有经验的老师教尚且觉得辛苦,对于一个刚刚踏上讲台的年轻教师而言,要想做好这份工作,谈何容易。回想起孩子们的眼神,赵艳萍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带好这个班,一定要当好这个班主任。
  凭借着对学生的爱和一股韧劲,在大学班主任何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赵艳萍开始探索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
  做班主任,需要智慧,讲究方法,让学生从心底认同、接受教诲。刚来第一天,就有学生给赵艳萍来了一个“下马威”。班上有个男生长得又高又帅,家庭条件也不错,难免有点自视甚高。一下课,就找到赵艳萍,要求换座位。赵艳萍问原因,原来男生跟同桌闹矛盾,吵了一架,他认为全是同桌的错,这个同桌不好。稍作深思,赵艳萍给这个男生调换了座位,但不是换同桌,而是让他单独坐。一星期之后,男生又来了,说自己一个人实在坐不了,请赵艳萍给他安排一个同桌。赵艳萍借机问他:“既然你一个人坐不了,需要同桌,那为什么一直指责别人?”赵艳萍让他好好想想,写出原来那个同桌不好的10条原因,再写写现在不想自己一个人坐的原因。男生安静地想了一会,告诉赵艳萍,他不应该这样惹同桌,同桌也有很多优点,而且自己也不是全对。那一刻,赵艳萍觉得自己成功了。
  “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活动,各个班级都在积极准备,唱歌跳舞,紧张排练,唯有赵艳萍“按兵不动”。学生们按捺不住,有点着急:赵老师,我们怎么弄,我们到底学什么做什么啊?赵艳萍说我们不跳,我们要做服装设计。然后,她找来很多垃圾袋,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做衣服,用垃圾袋做成蓬蓬裙、婚纱。哇,老师怎么这么厉害!学生看在眼里,服在
  心里。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任教,语言也是一个大障碍。赵艳萍是白族,但她的学生90%都是傈僳族。学生们一般在家讲傈僳话,在学校才说汉语,所以汉语基础不太牢,普通话的学习、汉字的书写,问题都比较多。班上有个孩子,写字很难看,常常是考试时写了满满一张纸,赵艳萍却认不出几个字。许多学生家长不会讲汉语,跟家长沟通时,也是困难重重:学生家离学校很远,赵艳萍担心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嘱咐家长如果有什么意外情况,一定要及时跟教师联系;但是,学生生病无法上学,家长却不会主动打电话通知教师,赵艳萍空紧张担心一场的状况,仍时有
  发生。
  休息时间,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持续敦促学生认真练字;充分利用家长会,不停地向家长传达家庭教育的理念;每一个假期,不论长短,都上山家访……这已成为赵艳萍工作生活的常态。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的蜕变,渐渐发生。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书写有了明显进步,考试成绩优异,在赵艳萍看来,这是对她班主任工作最大的肯定。
  二、做好留守儿童的守护者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当下乡村教育的重点问题,一样存在于赵艳萍任教的学校。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可是,种种原因,让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孤独地成长。如何让这些孩子更好地成长,这是赵艳萍从教以来一直面对和关注的问题。赵艳萍觉得,不管是面对乐观坚强、独立懂事、能够苦中作乐的孩子,还是面对心理上较为敏感脆弱的孩子,教师都要万分认真、诚恳对待,从教师的角度教育学生,从家长的角度养育孩子。
  乔金元,个头不高,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不善言谈,课堂上回答问题也十分羞涩,但非常聪明,属于那种“不听课也可以考得很好”的孩子。这么可爱的孩子,却是一个最典型的留守儿童:爸爸常年外出打工,妈妈远走。经校长提醒,赵艳萍格外留意小金元的动向。一天,小金元没来上课,她很着急,向学生询问。几个学生说看见乔金元哭着往家跑。赵艳萍有点慌,二话没说,叫上学校的一名男老师一起去追。山路起起伏伏,把两个人累得直喘气。在一位热心老爷爷的帮助下,他们顺利找到了小金元的家。孩子的家很小也很陈旧,跟这孩子一样,没有了灵性,显得很孤单。赵艳萍问小金元为什么跑回家,他说,别人打他,然后他就跑回家。赵艳萍有点生气:“人家打你一下骂你一下你就跑回家,你还是男孩儿吗?”“人家都有爸爸妈妈,我没有。”赵艳萍愣住了,眼泪直往下掉,那一刻,   她的心都碎了。
  过年前,小金元的爸爸回来了,送小金元上学。赵艳萍向他爸爸汇报了这件事,并且就小金元的成长聊了很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过年期间,两人也一直保持联系。年后,他爸爸又一次来到学校,找到赵艳萍。赵艳萍问他还出去么,他说,不去了,“如果孩子在家出个三长两短我也负责不了,所以还是等他六年级毕业以后我再出去打工吧”。
  在照顾教育这些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有一个困难始终摆在赵艳萍的面前,那就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绝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而隔代教育总有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祖辈其实并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业,也无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家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如,祖辈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佳,也没有意识对学生进行适当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许多学生的生理卫生知识都是空白,什么是青春期、如何正确对待身体的发育,学生一无所知。赵艳萍和学校做了很大的努力,请专业老师授课讲解、观看视频等。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毕竟不同,由学校统一对学生进行本该由家庭做的养成教育,困难重重。
  三、做好教育扶贫的先行者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是有名的贫困县。扶贫先扶智,让学生去学校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才有可能改变这个地方世代贫困的面貌。赵艳萍深知,唯有深入村民家中,说到乡亲心坎上,教育扶贫,才有成效。为此,她和同事不辞劳苦,利用周末和假期,不停地走访,送教入户。
  教育扶贫工作开展的难度非常大。山路崎岖,往往是走上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一户人家。赵艳萍说,路途遥远辛苦不算什么,难过的是无功而返。贫困的生活,让许多家长对生活、对教育的想法很保守,也很固执。身为一名普通教师,力量有限,他们常常需要往返一户人家数次,反复向他们解释说明教育扶贫的政策,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重返校园,安心就读。曾有个9岁的女孩,因为家住在深山里,进出实在不便,而且家庭贫困,一度辍学在家。赵艳萍和同事“硬是三番五次入户”,用执着打动了这家人,而且告诉他们学生住校享有生活学习补贴,解决了他们后顾之忧,同意女孩入学就读。赵艳萍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女孩健康快乐地生活在她们学校。
  农村大规模撤点并校后,许多乡村学校成为寄宿制,学生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住在学校。乡村教师除了教学工作,教会学生课本的知识、做人的道理,还要操心学生的生活起居、饮食健康。在許多家长的观念里,“我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得把他教好,出了问题就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许多本该是家长的职责,如在家教会孩子洗脸、洗脚、洗澡,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都没有做到。到了学校,教师还需要从这些小事一点一点教起,让学生慢慢养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寒冷的冬日,教师要一大早起床负责烧水,指导学生洗手洗脸、吃饭、上课,从早上的六点半一直忙到晚上的九点半。有时值周,碰上哪个学生头疼发烧,更是二十四小时都不停歇。赵艳萍坦言,有时会觉得特别累,但看到学生渐渐能够独自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当时的疲惫早已不知所踪,只剩满满的成就感和
  自豪感。
  赵艳萍说,她不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多么“伟大”,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而正是凭着这份热爱,她在这贫瘠的大山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上好课,育好人,为实现内心的教师梦,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zz.cn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初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阅读圈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参考已有的阅读圈教学模式,采用了“成立小组—自选材料—合作学习—成果分享—经验交流”的实施步骤,进行了为期半学期的教学实验。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让他们学会合作、交流与分享。  【关键词】阅读圈;初中英语;名著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器械两种不同灭菌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的影响,以便正确选择安全、有效、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的灭菌方法。 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0月~2011年9月,用强化戊二醛消毒剂浸泡灭菌的腹腔镜器械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为对照组;2011年11月~2013年10月,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的腹腔镜器械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采样培养合格率
—互联网又开始裁员了?  —一直在优化。默默地。  —裁掉那些人或部门之后,对互联网企业有啥影响?  —没啥影响。  一边是裁员,清理“老白兔”;一边是吐槽,反抗“996”。中国互联网企业奔腾20年的今天,我们突然发现,这个最有活力的行业真的有点累了。不再是“兄弟”  “大企业里面最容易生长的就是‘白兔’,就是不干活儿的好人。白兔的繁殖能力超乎想象,如果不及时灭掉,就会拖垮企业。”  2017年3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高一年级的化学教学经验,分别从学生心理、教师引导、问题情境的创设等方面提出了教师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学生提问能力;教学策略;生成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18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描述化学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
巧用“门坎效应”,提高孩子成绩    问:孩子五年级了,学习成绩怎么都上不去,我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了,补习班也上过了,家教也请了,就是没有用。他的分数始终在六十几分徘徊,就是不见长进,急死人了。请给黔驴技穷的我支招。  ——湖北黄石家长汲勇  “东方少年马克·吐温”成长记  答:汲勇家长,先别急,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们在一些居民区做的这样一组实验。  此项实验是要求劝说居民区的居民把一块“小心驾
孙振港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漠河沟中心小学教师,1993年出生,2014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品德与社会、小学语文教师,同时承担班主任、德育等工作。2016年5月,被评为德育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得隆华教师发展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和语文阅读课教学一等奖。  2015年,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坚持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他还结合特长,开发了京剧校本课程,成立了京剧兴趣小组。  教育信条:用
回顾三十年来的高中语文教坛,我的头脑中时常会浮现出西西弗斯的身影:推一块巨石上山,眼看石头到达山顶,却又滚了下来,只好重新再推,如此往复,年复一年,命中注定,终身苦役。语文教师苦哉劳矣,寒来暑往,日夜不息,论其成果,实在寥寥。语文课堂囿于功利,崇尚虚浮,乐于追风,从而因失去源头活水,而归于沉寂甚至绝望;因缺乏仁爱与美德的滋润,而失去生命的绿意,沦为教育智慧最原始的不毛之地。这是语文的不幸,更是教育
直到不久前,像英国要退出欧盟,或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许诺要违反贸易协议、筑“长城”阻挡墨西哥移民、惩罚离岸公司这些事情还是难以想象的。如今,民族国家似乎决意要再次巩固其自身地位。  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挑战之一“是保持一套开放并不断拓展的国际贸易体系。”不幸的是,世贸体系的“自由主义原则”“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打击。”“保护主义越来越无孔不入。”“系统有极大危险会陷入崩溃...或者重演20世纪30年
民主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政党,但在某种意义A,正因为其缺乏经验,缺少“有经验的政治家”,才可能大胆地使用新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看到今天的新人议员们担起日本政坛的大梁。  日本大选尘埃落定。成为执政党的民主党,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政治前台。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民主党的熟面孔无非是鸠山由纪夫、小泽一郎、冈田克也、菅直人和前原诚司等几位,但今后几年,那些此前不被人熟悉的党内骨干和新生代政治家,也将成
儿子的小名叫文文。也许是因为叫这个名字的缘故,文文一直文文气气的,性格内向害羞,比较慢热,不像别的孩子那么活泼好动,他只喜欢静静地看动画片或者玩儿。  我原本以为文文上了小学后,接触的同学多了,会被大伙儿带动得活泼一点儿,谁知道他还是像个闷葫芦似的。他的班主任跟我说,文文平时不爱理人,从不主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我于是教育文文,跟人打招呼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才会招人喜爱,可是文文依然不肯开口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