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水力压裂全三维全耦合数值模型及其物理实验验证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采用2套方程描述水力压裂过程中岩石变形、裂缝扩展、裂缝内流体流动和滤失等关键力学问题.通过同步求解2套耦合有限元方程,建立水力压裂全三维全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数值模型和经典的水力压裂物理实验对比,在流体净压力、裂缝宽度、裂缝长度及裂缝扩展模态等方面数值实验结果和物理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模型得到经典物理实验验证,同时表明裂缝宽度即使在微米级别水力压裂理论中的立方体定律仍然适用.
其他文献
针对新疆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中遇到的西域砾岩边坡的破坏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西域砾岩边坡特殊的变形破坏机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力和力矩平衡分析,提出了与其变形破坏机制相适应的稳定分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掏蚀深度与裂缝深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域砾岩边坡破坏过程总体呈现“坡脚掏蚀-后缘拉裂-错落式塌落”的特点,可分为坡脚掏蚀、局部塌落、局部塌落加剧与竖直拉裂缝形成、整体塌落4个演化阶段.随着掏蚀深度或后缘拉裂缝深度的增加,边坡的倾倒安全系数也随之降低.
传统的γ能谱分析方法存在计算复杂、耗时较长等问题.该文通过Geant4软件模拟生成26种放射性核素γ能谱,并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进行拟合,建立γ能谱模板库.针对未知γ能谱,利用最小二乘法、非线性规划算法在模板库中寻找放射性核素的最优组合,利用集成学习的思想,集成两种算法计算结果,并建立客观的识别标准.运用所提方法识别单核素γ能谱、双核素混合γ能谱以及三核素混合γ能谱,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核素种类的准确率较高,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卡机是制约双护盾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unnel broingmachine,TBM)安全、高效施工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卡机涉及影响因素较多,数值仿真是对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的有效手段.该文提出了考虑双护盾TBM掘进施工过程的数值仿真方法,通过基于内变量热力学的蠕变模型模拟围岩的时效变形特性,并实现围岩与护盾的相互作用的模拟.以某公路隧洞为研究对象,对TBM推进速度和超挖量2个卡机控制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增大TBM推进速度,能在一定程度减小接触压力和卡机风险;而超挖量对减小接触压
基于直切槽半圆盘弯曲(notched semi-circle bend,NSCB)试件及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分别对北京房山花岗岩样品实施了静态和动态断裂韧性试验,获得了其静态与动态断裂韧度的定量关系,发现在文中采用的中高应变率条件下,动态断裂韧度值为静态断裂韧度值的1.3~2.6倍.采用不同表面形貌刻画技术(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速摄像机等)对破坏岩样的表面形貌进行观测与表征,获得了岩石表面的三维重构及其粗糙度,其静态和动态断裂都是呈Ⅰ型裂纹拉伸破坏模式,动态与静态裂纹扩展差异的原因在于应力波在岩样内
为研究岩体结构及岩性对高陡岩质边坡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该文建立了均质软/硬岩边坡、层状软/硬岩边坡4个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动力分析.通过分析边坡的动力加速度放大系数(MPGA),研究岩体结构及岩性对坡内波传播特征及其动力放大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结构及岩性对坡内的波传播特征具有影响,软弱夹层使波在地震坡内出现了局部放大效应;相同条件下软岩边坡的动力放大效应大于硬岩边坡,与岩体结构相比岩性对边坡动力响应影响更显著,与均质边坡相比岩性对层状边坡的地震放大效应影响更大,均质软岩与均质硬岩边坡的M
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在额定工况下满功率稳态运行时,燃料的温度裕度较大,存在将冷却剂出口温度在70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对实现球床式高温气冷堆超高温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堆芯发热功率和冷却剂载出热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为HTR-10设计了多个稳态超高温运行工况,运用改进的热工模型分析了初装堆芯下各工况的堆芯温度场,给出其分布特征,并讨论了燃料分布不均匀性对堆芯最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堆芯出口冷却剂温度达到1000℃,且假设最高温度区燃料球和石墨球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达到极限时,堆芯
海量动态数据的集成建模是产品数字孪生技术亟待解决的重要基础问题之一.该文通过分析产品数字孪生模型的数据特征,明确动态数据的建模目标.研究对比各类数据存储模式的特点,提出基于时序数据库的产品数字孪生模型海量动态数据建模方法,结合产品动态数据的结构、属性和规模特征,发挥数据库面向时序数据存储和处理的优势.运用该方法基于轴承振动信号数据集进行建模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传统方案,该方法在海量动态数据条件下有效提升了数据的导入、存储和分析性能.
续航能力是飞行器性能的重要指标.核能以其能量密度极高的显著优势,有望对无人航空飞行器续航能力带来巨大的提升.该文以国际上某型号无人航空飞行器为原型,通过分析比较核热推进堆芯方案,设计出适用于该无人航空飞行器的核能动力系统核心模块的堆芯方案,用以替代原动力系统发动机中的核心模块燃烧室,并对发动机核心模块装备核动力的可行性、核动力驱动的无人航空飞行器续航能力的提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核动力堆芯重1504.75kg,需要3%富集度UC 119kg,燃料工作温度低于2 500K,符合反应堆物理、热工的可行性要
为有效控制薇甘菊入侵,及时掌握其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数据,通过深度学习(DL)、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等方法提取云南省德宏州微甘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DL、SVM和RF等3种方法均有效实现了薇甘菊的分布提取,以DL方法的提取效果最佳,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96.61%和95.00%;其次为RF方法,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94.83%和91.67%;SVM方法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92.45%和81.67%.这3种方法均能很好提取薇甘菊集中分布区域,且DL和RF方法对
深埋高应力隧洞建设过程中潜在岩爆、片帮、塌方等工程灾害.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CJPL-Ⅱ)是目前世界上埋深最大的实验室(2400 m),在隧洞群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变形、应力、微震等系统的综合原位监测和力学响应数值模拟,该文系统分析了隧洞灾变特征与长期原位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隧洞围岩变形以1#实验室和4#实验室北侧边墙较大,最大变形达83.7 mm,岩体锚杆应力最大为530 MPa,开挖完成后3个月,岩体变形趋于稳定;基于岩体声波和钻孔摄像揭示的围岩松弛深度范围总体约为0.8~3.5m;围岩随开挖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