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吉江两省在江北五站地区的边界纠纷及其解决——德藏晚清吉林舆图研究之四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191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中期,吉林在松花江北岸的黑龙江辖区有一条狭长的属地,并置有5个驿站。文章对江北五站地区吉江两省边界纠纷及其解决过程进行了梳理。吉江两省原以松花江为界,乾隆朝吉林借松花江北岸黑龙江辖地设置5个驿站,设立12座分界封堆。光绪初年,随着吉林在江北五站放垦,开发区域逐渐越界,江省一再要求勘分界址,光绪九年新修17座封堆。光绪朝后期,随着江省在松花江北岸的开发,开始要求吉林归还所借之地。经东三省总督出面进行的行政区划调整,使得吉江两省仍以松花江为界。江北五站地区的边界纠纷过程及其解决,体现了政府职能"控制—治理"模式的转变。
其他文献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经济生活的文明史是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共同推动的历史。就中国现阶段的情况而论,目前我们强调的双循环战略实际上是一种强调经济内循环为主的政策主张。经济内循环为主战略的实施效应因市场模式不同而不同,基于数字经济比其他市场模式更具有资源配置效率,我们有必要对数字经济下的经济内循环为主战略展开理论分析。经济内循环包括理论解读和实际运作两部分内容,我们研究数字经济下的经济内循环为主战略,首先分析数字经济构成及其运作机理,并据此说明其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其次研究厂商如何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
传记诞生前的传记并非为文学而文学,其用途另有所属,传奇诞生之初的传奇却自始带有娱人之意。自传传奇虽未蓬勃而兴,但此类文字对后世影响甚厚。于公元前1875年左右诞生的《辛努海》应为世界最早的传记传奇典范,对其原始文本的分析研究会带给学界以古老而清新的声音。无论其真实的历史背景抑或其恣肆的文采,都将给历史研究与现代传记研究带来启迪。重译被忽略的经典,再现其魔法般魅力,研究其文学历史的余韵,观照现实之干瘪,意义非同小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颁布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
抗战后的王晓籁除重新执掌上海市商会外,还努力重建全国商会联合会,并担任理事长,建立了为商请命的全国性重要平台。他对战后经济问题的诸多论述,奠定了其为商请命的思想认识基础。在实际行动中,他更借助个人的社会威望和全国商联会的影响,努力减轻工商业者的负担,促进工商业发展。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王晓籁领导的全国商联会更为活跃也更为努力,像他这样尽职尽责为商请命的全国商联会领导人也不多见。然而时运不济,王晓籁与全国商联会的努力目标最终均无法实现。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成为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既不能成为课堂主体,又要掌握全局,而且整个课堂呈现出动态的多层次的复杂局面,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的流程设计、动态生成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