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过渡客体理论的发展线索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尼科特的“过渡客体一过渡现象一潜在空间”理论是继弗洛伊德和克莱因之后对人类本质的又一种表述,在精神分析领域影响深远。后继者们分别从个体发展的理论延展、领域多样化的延展,以及理论的整合与解析三个方向发展这一理论。个体发展的理论延伸到了青少年期以及成人期的正常与异常发展;多领域的延展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来自人类学实证研究的支持与批判;理论的整合与解析表现为多学科研究支撑的对于过渡现象功能与变迁的理论总结,以及奥格登对于“潜在空间”的现代解析。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抗凝和溶栓治疗;观察组52例,抗凝和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宣教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微信平台干预后来预防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12例作为干预组,2013年7月—2014年9
目的 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抗核抗体(ANA)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的抗核抗体谱(ANAs)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特点。方法 对123例初诊ITP的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9岁,因“反复胸闷1年,加重伴胸痛2 d”入院。入院1年前患者在劳累后反复出现胸闷不适,每次持续3~5 min,休息后可缓解,无心悸、气促等伴随症状,未行特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