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观察 找办法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每天与我们齐在,我们天天用数学。从这一个理念出发,根据日常中与圆有关的一切事物,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充分利用学生的所见与所闻在课堂上进行探究。
  世间万物,各有千秋。不同的物体因为有了组合,才会更加美丽,图形的组合也会发挥一种美感。在对于圆与其他图形组合的教学上,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反思与经验,对圆的组合图形的教学,探索出更好的方法。
  一、动手操作,研出半径与边长的关系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学习的伙伴,这可是学校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构建集团办学的集体备课——“三段六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体会图形的组合与位置关系,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产生。与此同时,激活了原有的关于组合图形的认识,找到了新知的生长点。例如在教学中国建筑中见到“外方内圆,内圆外方”的设计。下图中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m,怎样求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呢?关键是巧妙设计课前小研究。
  课前小研究:下图中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m,怎样求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呢?
  ①想一想,说一说,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
  ②画一画③剪一剪④折一折
  (一)①想一想,学生对这幅图比较抽象,难以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图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想象得到平面图,初步感知左边求的是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右边求的是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二)②画—画、③剪一剪、④折—折,动手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学生初步感知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再剪下来对折再对折,从折痕发现半径与边长的关系:(1)对于“外方内圆”,圆的半径与正方形边长的关系(边长=半径的2倍);(2)对于“外圆内方”,学生无法直接找出圆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与圆半径的关系?通过动笔把折痕连接起来,得到 。
  二、善引启发寻方案
  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多维思考。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能与正方形发生联系的只有圆的直径或半径。而直径恰好是正方形的对角线,虽然仍然不能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利用问题中的可用信息“顺藤摸瓜”,一步步找到解题线索,就是把正方形的面积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生发现:(1)“外方内圆”问题中,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定性思维就是用正方形的面积-圆形的面积,①(2r)2-314r2=086r2,也有学生用小正方形的面积减去14圆的面积再乘以4,②(r2-14×314r2)×4=086r2;(2)“外圆内方”问题中,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①314r2-12×2r×r×2=114r2,通过探究发现圆内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積=直径×半径(即2r2),②314r2-2r2=114r2,弄清圆与其它图形组合的关系,就迎刃而解。当知道r=1m时,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和前面的结果完全一样。引导学生养成在“回顾与反思”进行进一步讨论的习惯。对于问题解决而言,不应把目标简单地设定于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应着眼于问题解决一般性能力的培养。以一个具体问题的结果为基础,进一步延伸思考,是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方面,引导学生把特殊结论一般化,使学生看到,不管圆的大小如何改变,外切四边形与圆之间的面积都是半径平方的086倍,而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的面积都是半径平方的114倍。对于同一个圆而言,两个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2倍。
  三、举一反三,升华知识境界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发现一般的数学规律是本堂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利用知识内在的联系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发展过程中,所以我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重点的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并突破难点。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日常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发掘其中的数学原理。含有圆的组合图形,只要掌握各图形原来的计算方法,然后学会把组合图形巧妙进行分割,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最优的方法,或者间接互补等多种方法进行。例如已知r=1厘米,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最终我发现,含有圆的组合图形中,课堂教学效率较高。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令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堂上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逆向思维改变已知条件当r2=5cm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
  四、渗透“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文化之精髓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四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是数学文化之精髓,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彰显数学文化。数学转化思想的形成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十分有用的,要根据教学内容向小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教学时也要适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外方内圆”“外圆内方”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思想在建筑、器物中都有所传递。
  组合图形的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理解各种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更好教育。我就是通过让学生在回忆单一图形的基础上,再把每种图形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思考,画一画,练一练,让他们在自学中,在合作中最探讨中找出最佳的方案,然后老师作适当的点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这种教学法得到同级组认可。圆与其他图形的组合本来就是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有时无法判断该把组合图形如何分割,或者如何组合,但是通过我的引导和分析,学生们还是掌握得很好的。教育不单只是教给孩子答案,还要教给孩子方法。
  责任编辑 罗峰
其他文献
群文阅读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以删繁就简为理念、以探究发现为核心、以比较鉴赏为方法的多文本阅读教学,它是单篇阅读的有益补充。部编语文教材推行“1 X”的阅读教学模式,用教读替代了精读,用自读替代了略读。这种方式的改变,不仅增加了阅读体量,同时把阅读材料补充的工作交付给教师,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做充分准备。  一、诗词文本选择与整合策略  1.基于议题的群文拓展   群文阅读教学是
从1.5的沙石村落,到1.6的驳壁斑墙,inferno这张地图的风格可以说是比赛地图中变化最大的一张。当2005年最后一抹阳光照耀在厚重的青石块铺陈的地面,她宿命般地再次成为颠峰对决的绝佳战场。
电子竞技赛事的基本模式    有对抗就会有比赛,有比赛就会吸引眼球,有眼球就会产生经济效益,电子竞技赛事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理念来进行策划组织。现在国内的赛事模式相对简单固定,按照形式来分,电竞赛事可分为专业赛事和商业赛事,前者关键在赛事的专业性,后者关键在玩家参与度;而从目的来分的话,则可分为赢利型赛事和宣传型赛事,前者的核心是商业模式,后者核心是创意策划。    同质化严重的电竞赛事    由
初中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记叙文写作,要转向议论文写作难度确实不小。教学的关键是要在了解学生写作事实的基础上寻找到两种文体的相通之处,打通由记叙文转向议论文的通道。本文以《恒》为例,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探讨基于学情的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恒”是2018年广东中考作文题。“恒”只有一个字,但内涵丰富,写作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记叙文,如果用议论文写作能让老师眼前一亮,从而更有机
校际合作是改进薄弱学校的有效措施,但在发达地区,绝对薄弱的学校并不多见,更多的是相对薄弱的学校。例如G体校在体育方面绝对是当地翘楚,而文化教学却相对薄弱,S学校则较重视文化学习,体育运动则相对较弱,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两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试图走出一条体教结合的新路。   一、体教结合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一直实行体育集训制,专业运动员都在固定机构(如省、市、区体校)进行“三重
办好特殊教育,促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用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已成为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简称“湛江特校”)创办于1988年,是广东省规模较大的一所为听障、视障、智障、孤独症、脑瘫及多重残疾孩子提供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教育康复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面对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湛江特校作为湛江特殊教育中心学校,2015年11月在湛江市政府和湛江市教育局等部门
采访李杰的想法由来已久,过去三年来,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wNv总能够引起中国电子竞技圈巨大的关注。但相比于wNv在玩家中如雷贯耳般的名气。李杰本人面对媒体就低调很多了。在去年的CPL新加坡站事件之后,本刊记者就向李杰提出了采访的要求。当时李杰拒绝的理由是:“等到什么时候wNv拿了冠军了,我才会走向前台。”在同年的12月。wNv取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记者再次提出了采访的要求。不过李杰依然婉拒了采
古典诗词应该鉴赏什么内容?运用什么方法来鉴赏?袁行霈教授主张:“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不仅要着眼于描写的客观对象,还要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情感,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才能真正鉴赏中国的古典诗歌。”可见,要领略诗意,获得审美感受,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下面以笔者执教的李白《行路难》(其一)教学为例,谈谈一孔之见。  一、明辨体式,解读诗题  了解诗歌体裁及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获取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并且审美体验和增长知识的活动,阅读可以激发大脑活跃。美术课堂阅读包括欣赏作品和理解文字内容,课本中精美的图片与精炼的文字内含丰富的知识量,是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岭南美术出版社教育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3课《无敌孙大圣》为例,介绍如何运用方法通过文字读懂图例,通过图例理解学习内容,进而掌握知识进行创作的过程。  一、善用经典,感受中
由全球最大的板卡生产厂商——华硕鼎力支持的WGT 2006电子竞技大赛经过月余苦战,顺利完成了全国共计10个分站的预选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