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体验 但求极致

来源 :中国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名牌》:您认为文旅消费迎来了怎样的市场前景?
  陈少峰:文旅产业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在操作方式和推广上都产生了较大跨越。文旅产业与互联网高度融合,为更多的文旅企业带来转型升级的机会,推动了产业自身的整体转型和升级换代。文旅消费的发展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将文化产业“搬”到互联网上形成互联网文化产业,其可与电商相结合发展成为文创电商,进一步促进其可持续提升,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第二,加强传统产业的文化提升,对传统消费品、设计产品、创意产品等而言,不仅需要加强与旅游跨界融合,还要与各个相关领域加强跨界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全面优化升级;第三,文化与旅游融合将是大趋势,比如实景演出就属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物,今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将不仅体现在实景演出,还可能会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某品牌IP的室内体验中心,通过室内体验中心可将品牌IP融入其中,同时将科技元素加入进来,形成“品牌 IP+科技+旅游”的概念,可包含旅游商品衍生品,衍生品可在互联网上销售,形成从体验中心到旅游商品的升级。
  如果把文化、科技、旅游作为融合发展的入口,它将渗透到很多消费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名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您认为文旅企业应如何探索从内容生产到产品营销的新方式、新路径?
  陈少峰:当前,一部分文旅企业对营销的理解不到位,这些企业把营销视作打广告或是设计企业形象的行为。我认为,营销要体现出文旅企业的亮点,并且围绕亮点营造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体验氛围。首先,文旅企业要将企业独特魅力展示出来;其次,企業要根据自身特点,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受众是哪些消费者,将营销活动传播到位,形成点到点的服务,比如故宫文创产品从设计产品初期就很重视互联网营销与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故宫与互联网公司进行联动,并始终与互联网保持着紧密联系,文旅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定位自身内容、营销手段、传播方式等;最后,营销要回到“内容为王”,品牌是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来源,优质内容则是品牌形成的基础,文旅产业能吸引消费者关注的是内容,坚持“内容为王”才能使文旅品牌IP开发具有可持续。
  文旅品牌要与业态紧密结合。文旅企业品牌与项目品牌要能够充分结合在一起,从四方面打造品牌IP,即从故事IP、形象IP、产品IP、企业IP入手,植入形象与产品,先做产品,再赋予其故事性,最终做成系列,才能成为有驱动力的产业。
  文旅品牌要“一鱼永吃”,做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IP,同时将品牌IP产品化、故事化,并且一直演绎下去,扩建品牌IP并实现其持续性。
  《中国名牌》:您认为,文旅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当中如何强化体验消费?
  陈少峰:文旅产业融合有两个趋势,一个是线上的趋势,另一个是线下的趋势,即在线上讲故事的同时在线下做旅游。其中,线下旅游的核心是将现有的主题公园、观光园等改造成为文化体验园,从以下几方面为消费者创造极致体验,才能成为消费者心中永远的诗和远方:
  第一,IP化。IP及其衍生品销售可以帮助旅游企业实现积累性的增长,而不是仅仅依靠一次性现场消费的项目或者依靠每年投资拉动的新增项目实现增长。同时,IP还可以带动一些不收门票的景区创新体验性内容并带动旅游商品与文旅商品销售,因为只有品牌体验,消费者才会在旅游景区和互联网上持续购买旅游商品、伴手礼、礼品等。
  第二,室内体验化。随着文旅项目进入室内化、体验化阶段,旅游业可以解决旅游景点淡季不淡的问题,通过做室内体验,文化、旅游加科技,其体验可以很丰富,虽然景观建成以后就不好再拆,但是故事可以不断变化,体验的内容可以不断变化,而且消费者一年四季都可以参与,不受气候的影响。其中,数字化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对文旅产业业态、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带来重大影响。而文旅室内化、体验化可以提升文旅体产品的体验性和消费时长,包括家庭消费、夜间消费、研学以及一年全天候的消费,解决产业链形态的收入来源。
  第三,技术化。文旅企业在已有的主要景区景点打造体验式的文化园,建设以“内容体验和衍生品开发”为主要特色的文旅综合体,以及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开展文旅营销服务并销售旅游商品,也包含技术创新带来的重要产业业态变动。
  第四,互联网化。文旅企业需要懂得互联网规律,运用好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实践的思维,不是知识的思维,必须要先实践才有这个思维,就像人们只有会开车了,才会有开车思维一样。同时,互联网有很多新的特点,比如互联网没有边界、很多新的商业模式、是一种跨界的知识和技术、综合了现在文化产业的很多内容等。
  第五,轻资产化。旅游项目轻资产化是以突出投资内容体验为主的经营模式,需要减少非消费型产品、体验产品之外的其他重资产投入比重,比如减少非体验类大型游客中心、一般的景观和土地、广场、建筑、路桥设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包括重视资产投资效益回报率的提升,减少沉淀资本、减轻成本负担、提高现金收入和盈利水平等。
其他文献
十年磨一剑。  对小米来说,营业额超2058亿元,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产品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前五……从起步至今的十年,见证不凡的跨越。  一家本土科技企业,走出了怎样的创新发展之路?记者专访了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果敢应对 提振信心  “受疫情等原因影响,我们今年2、3月的产能只有目标产能的20%至 30%。”雷军告诉记者,当时他非常焦虑。  面对困难
期刊
跟着鼓点上课  “咚咚锵”“咚咚锵”……伴着一阵又一阵有序的鼓声,身着白色厨师服、头戴白色厨师帽的几十位“大厨”正随鼓声节奏在操场上切菜、颠勺,精神劲十足。原来,这是新生在随鼓习技。鼓声在校园上空回荡,成为这里独特的上课标志。  “击鼓的节奏就是颠勺、切菜时应掌握的节奏。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让他们将固定的节奏感牢记于心。”北京新东方烹饪学校朝阳校区主任付亮告诉记者。  这样的教学方法
期刊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汽车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一汽产销量却实现上扬,尤其是红旗、解放等自主品牌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记者近日专访中国一汽董事长徐留平,探寻一汽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品牌自主创新的成功路径。民族品牌焕新机 自主创新是核心  “80后、90后在红旗研产销体系中挑起大梁,年轻人更懂年轻人需求,红旗车受欢迎也得益于此。”徐留平说,红旗品牌已成功建立数字化工厂运营模式,实现了数字联通智
期刊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早餐经营时间受限、客单价低、利润微薄,没有多少人相信“小包子能上市”。然而就在不久前的10月12日,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A股市场“中国馒头第一股”。不仅如此,中饮股份上市后市值将达到数十亿元,成就一个“馒头”王国。 2元包子做成大生意,巴比做到了  2塊钱一个包子,5块钱就能吃饱的包子店,是很多人眼中的“小生意”。但巴比食品却从这样的小生意中
期刊
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中国经济遭遇巨大挑战,一些企业受到重创,也让企业家备受煎熬。目前,全球疫情还在继续蔓延,中国很难独善其身,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结束。在此大背景下,我们的一些企业如何保持生机活力,是摆在很多企业家面前的难题。  企业没有业绩增长,不等于没有成长。只要企业有成长,最终一定能实现业绩增长。销量的提高、市场份额的增加、利润的增加,这是增长。但企业的成长不仅包含业绩增长,
期刊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许多产业的重新洗牌,也为白酒这个传统制造产业提出了新的发展命题。  在此背景下,国台酒提出了“打造现代健康白酒,创新现代饮酒文化”的品牌定位,为实现顾客喝上“品质酒、健康酒、放心酒”的价值主张,应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赋能,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营销水平,让品牌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实现了企业高附加值、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全产业链应用数字化、智
期刊
近年来,一些老字号在守住经典的同时,不断在经营模式、产品研发和渠道拓展等方面进行创新,改变着人们对于老字号的固有认知,并获得新消费群体的青睐。在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成立于1956年,全国唯一生产经营景泰蓝的“中华老字号”——北京市珐琅厂,将皇家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其创新经营实践为老字号企业带来以下启示。精准定位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由于珐琅原属宫廷文化,普通老百姓难得一见,京外民众更是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站在全新的时代方位,经济特区在全球创新链条上不断爬坡跃升,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创造“中国奇迹”  初秋深圳湾的一晚,无人机组队的亮光在夜空中组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力推进,上海的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面临新一轮升级。上海边检作为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承担着保障上海安全、展示上海精神的重要作用。上海边检总站的提服之路是中国边检提服工作的一个缩影。上海边检以比较超前的品牌理念和服务意识为指导,走出了自己的服务品牌之路。开放窗口 责任在肩  中国边检机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期刊
吉林大米如何抓准区域产地特色、产品特点打造品牌?如何围绕新消费、新体验进行产品升级、营销模式创新,强化品牌概念输出,成为令消费者心仪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此,《中国名牌》专访了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刘红霞。  《中国名牌》:吉林全省有900多个大米品牌,“吉林大米”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对于提升吉林的大米产品影响力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刘红霞:2016年9月,吉林省粮食部门优选大米加工龙头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