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教育,为童年着底色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_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凌霞,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幼儿园园长兼书记,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实践教学指导专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骨干园长、辽宁省贯彻《指南》辽南片专家组成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州龙舞第十代传人。

  “本真教育”从研究儿童走向与儿童一起研究。教师必须给儿童提供可以引发他们兴趣和天赋,并增强他们实践和思考的环境。教师需要运用一种智慧对话的方式进入到儿童的世界,感受他们的激动和好奇。

一、让环境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上去


  “ 本真教育” 强调还儿童自由。教育的高品质体现在教学材料、装饰、图案的质量和品位能帮助儿童欣赏、喜爱并尊重环境。在“本真教育”中,环境是经过师幼共同设计的“有准备的环境”。不论在何处,这些环境都能引发儿童富有想象力的游戏,丰富儿童的感觉体验。
  1.创设绿色的幼儿户外环境
  绿色代表生命、成长和生机。创设代表自然、活泼、可持续的环境:花园、玩水区、树荫、艺术架、沙坑、储藏室、帐篷、平衡木、游戏屋、大型户外建构区、自行车专用道、攀爬区、球场……根据季节变化及幼儿的兴趣及发展目标适时调整区域,灵活、机动地利用场地。如夏季来临,嬉水池放满水让幼儿玩水游戏,春季、秋季、冬季来临,嬉水池就改为野战营。儿童喜欢夏天的热烈,可以在雨中嬉戏,在草地上捉虫,在树荫下玩耍;他们也愿意挑战冬日的严寒,手握着雪球恣意地在雪地上追逐,为他们的雪人朋友尽情装扮,感受着北国风情。
  我园不仅在室内建构游戏区域,还把建构游戏搬到了室外,为幼儿定制大型室外积木材料,充分利用室外的自然环境、沙池等资源,拓展幼儿的游戏空间。他们挖掘、种植、玩水和沙,或者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进行创造的机会无处不在。我园保证幼儿每天开展至少一小时的集中建构游戏,充分满足他们游戏的需要。幼儿有的搭天桥,有的搭大船,有的搭动车,还有的搭建了微型的“金州新区”。
  在户外区域活动组织方面,教师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班级轮换区域活动,体能大循环时,以班为单位,分别在本班区域内活动,完成动作后轮换到其他班级的其他区域进行活动;二是同龄混班式区域活动,小班以年级组为单位,打破班级界限,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活动;三是混龄混班式区域活动,打破班级界限和年龄界限,让幼儿按个体意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区域,教师有意识地促进不同幼儿之间的互动。在这里,幼儿笑着、玩着,也收获着,他们玩游戏的专注力、持久力、创造力明显增强了。通过游戏,幼儿不仅锻炼了创新思维,也逐渐学会了尊重他人、互相谦让、友好相处。
  2.创设支持幼儿更多思考的主题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环境创设要遵循适宜性、教育性、参与性、艺术性、安全性的原则。”我园的环境创设以师幼共同参与为主,共同讨论环境的布置方案,把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让幼儿真正在“自己”的环境里生活、学习。小工匠、管中馆、流浪地球、穿越侏罗纪、绿野仙踪、圣亚海洋馆、乐坊、金州印象、衣衣布舍等九个班级主题馆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以中三班圣亚海洋馆的创建为例。一是主题征选(集体讨论)。为了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让幼儿真正参与到班级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在环境创设初期就从幼儿入手,组织他们在一起讨论:“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班级环境?你希望在班级里看到什么?”通过讨论,教师了解到幼儿最喜欢动物世界和海洋世界,希望班级里能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出现。二是確定主题(画一画并说一说我最喜欢的海洋动物)。为了进一步确定班级环境主题,教师开展了“我最喜欢的海洋动物”和“我最喜欢的陆地动物”评选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陆地动物”和“最喜欢的海洋动物”并说出喜欢的理由。三是主题名称和场馆的创设。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一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了班级的主题名称是:圣亚海洋馆,并且将幼儿评选出的最喜欢的海洋动物与班级活动区相结合,设立了六个场馆,分别是:鲸鱼表演馆、鲨鱼商店、企鹅益智馆、海马图书馆、海豚美术馆、剑鱼搭建馆。四是场馆的整体环境设计。为了满足幼儿的需求让区域活动有效地联动起来,真正发挥出主题活动在区域渗透中的价值,教师为圣亚海洋馆设置了统一的门票,还在入口处设置了售票口。每次活动前,幼儿都争先恐后要当售票员。买过门票后就可以进入各个场馆自由游戏了,门票和区域标志完美结合,既实现了区域联动,又体现了区域规则。

二、让课程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中去


  生活就是研究。幼儿通过直接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获得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学习,来建构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其终身学习的品质。学校并非是为生活做准备,学校本身就是生活,这意味着教师和学校要承担起创造一种环境的责任。在这种环境中,日常生活中的创造、变化、革新、错误、怀疑和不确定性,都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并成为现实。这意味着创建一个教与学关系高度进化的环境,其中某些问题的解决可能导致新的问题、新的期望和新的变化的出现。这需要我们从教学研究走向“教学即儿童研究”。
  如我园“走进小农庄”案例,教师以幼儿平时活动的探究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这节让幼儿了解农民、农村和农作物的课程。课程开始前,教师先把活动室创设成一个“小农庄”,并在“小农庄”里分布了展览厅、益智区、美工区、娃娃餐厅、搭建区、小渔村,幼儿在这些活动区域中模仿农民的工作与生活,体验农民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农民的劳作成果并对农民的辛勤劳动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同时,教师也从幼儿活动的表现中了解到幼儿的学习成果。教师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作用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正确积极地引导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学习的乐趣,自己去探索感兴趣的知识。

三、根植本土文化,回到儿童最伟大之处去


  我园地处金州这个特殊地理位置,幼儿时刻受到龙舞文化的熏陶。幼儿园搜集各种有关金州龙舞的资料,以图文版报的形式向幼儿和家长做宣传。此外教师还会带领幼儿寻访民间舞龙艺人,听民间舞龙艺人讲述关于金州龙舞的各种传说。在幼儿充分感知金州龙舞的基础上,师幼共同创设了富有龙特色的教育环境。自制的龙风筝、龙灯、十二生肖挂饰悬挂在幼儿园走廊、墙壁上;窗户上贴着龙图腾样式的窗花;制作了具有民间特点的龙花灯、龙年画;用废旧材料制作小金龙样式的音乐打击乐器……幼儿在看看、做做、说说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着龙舞的艺术魅力,也萌发着对家乡的热爱。
  1.感知金州龙舞,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将学习龙舞融入到全园活动中。音乐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曲式特点,调动幼儿学习龙舞的兴趣;创编歌曲、学说歌谣活动帮助幼儿理解龙舞动作,在音乐律动中自由表现龙的各种造型和动作;音乐游戏活动尝试利用各种乐器(包括自制乐器),增强龙舞的趣味性,让幼儿越来越喜欢舞龙。走进幼儿园,经常能看到幼儿在做龙、画龙、制龙、舞龙……龙的形象已深深植入他们幼小的心灵。幼儿通过学习龙舞,进一步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含义的理解。舞龙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满足了幼儿创新表现的欲望,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2.传承金州龙舞,相信幼儿潜能
  六一前夕,我园龙舞队的幼儿收到了大连市少儿节目“小螺号”栏目组的邀请,编排情景表演剧《熊猫兄妹的超级组合》,剧本在幼儿龙舞表演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接到演出任务,幼儿显得特别兴奋。这个说:“我想演熊猫哥哥!”那个嚷:“我要演熊猫妹妹!”看着他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的样子,教师决定把编排的机会给到幼儿,让他们自己来当导演。幼儿的表现让我们喜出望外,他们很快就分配好了角色,还在班级里招募了新的演员并自由结伴创编了舞蹈动作。最后,当幼儿自己编导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教师和家长感受到了他们巨大的潜力,更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自信和自豪。我们应相信幼儿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尝试,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
  3.创新金州龙舞,用游戏启迪幼儿智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这个年龄特有的学习方式。目前在幼儿园戶外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幼儿上肢力量锻炼机会较少的问题,而龙舞动作中却有大量的上肢动作练习。因此我们将幼儿户外体操与幼儿龙舞融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金州龙舞的基本动作与幼儿户外体育游戏巧妙结合,创编出独具特色的幼儿龙舞游戏,幼儿在感受快乐游戏的同时还发展了智力,锻炼了能力。
  4.开发金州龙舞,丰富幼儿园课程
  我们结合《指南》要求,深入挖掘金州龙舞的教育资源,在活动区中投放了多种与龙舞有关的材料。比如在阅读区投放关于龙的传说、龙的故事等图书,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华夏儿女对龙的敬仰;在数学区投放“我给小龙做新衣”活动材料,通过粘贴鳞片的方式练习一一对应;在益智区投放如何让小龙立起来的实验材料,在美工区投放画龙、做龙的材料等;表演区更是幼儿尽情展示的场所,他们在那里可以自由地创编龙舞动作,尽情展示。形式多样的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也使他们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专注、投入。
  本真教育,是一种能充分尊重幼儿生命主体性和发展性,使幼儿率直清澈、自由烂漫的天性得以尽情释放,最大限度地激发生命潜能、调动生命动能、鼓舞生命张力、张扬生命价值、感受生命意义的教育哲学。这是一种为幼儿提供彰显本真、面向远方、迈向明天的教育,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教育境界。
其他文献
作品阐述  作品类别及材料: 主要材料为无毒卫生的木质板材和KT板。  创新点:幼儿通过亲身探索,动手操作,发挥想象,借助于颜色、材质的不同来提高自己对外在环境的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  安全性:作品主要材料为无毒卫生的木质板材和KT板,作品的结构合理、大小适当,边角全部进行打磨,圆润顺手,所用颜料和涂料无毒、无刺激性气味、不易脱落。作品功能  目标与功能整合:“变脸娃娃”通过给脸部装饰头
期刊
时入三秋,天高云淡。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省组织开展了山西省优质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界的朋友们及我省优质幼儿园园长汇聚太原,开展了一次提升理论水平、凝练办园思想、创新教育实践、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学习培训。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也是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办好学前教育是新时代响亮的号令。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在幼有所育上
期刊
缴润凯,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副组长,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火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特点是按照轨道运行。汽
期刊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二孩,让大宝不再孤单,也希望通过弟弟妹妹的到来能够让原本的独生子女性格得到丰富和延展。但是二宝的到来也必定会给大宝的生活带来变化,所以在磨合期家长势必要在照顾二宝的同时,正确地引导大宝,通过一家人共同努力,帮助两个孩子顺利度过磨合期。  去年冬天我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二宝如大宝所愿是个可爱的小妹妹,大宝满心欢喜。从医院回到家后我对大宝说:“从
期刊
参加山西省优秀幼儿园园长培训,我感触颇多。打开时光回放机,将自己带回到隆重而庄严的会议现场,翻看着拍下来的一张张PPT照片,静静地回味着每一位专家、园长的精彩分享,思考着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真有种身处佳境而自得其乐的幸福与满足感。  缴润凯主任的专题讲座可謂名家讲坛,能够有幸听到如此专业的讲座,对于一线的园长来说真可谓有幸之至。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园长期以来想要遵循的办园思想,我们不断追求、探
期刊
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五幼儿园位于涪陵新城区鹤凤大道双溪移民点,于2014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园始终秉承“本真教育”理念,不断推进课程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革新与完善。“本真教育”就是育幼为本、立学归真。一、我们的初心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处的移民小区,幼儿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或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观念比较滞后,幼儿的性格缺陷也比较明显。为了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真”成为贯穿我们教育全
期刊
壮族民间体育活动种类繁多,如竞技表演类的有投绣球、打扁担、三人板鞋,可提升幼儿平衡力的活动有竹竿舞、踩高跷、打磨秋、打陀螺、打铜鼓、壮拳、舞狮等。对壮族体育活动进行挖掘,并将其融入到幼儿园教学中,对于传承和发扬壮族民间文化,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幼儿园教学效果均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壮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游戏方法和趣味性,并提出将其创新应用于学前教育的策略,旨在为幼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钢花幼儿园秉承“健康·幸福教育,身心和谐发展”的办园特色,关注幼儿终身发展,通过家园校三方携手,帮助幼儿平稳进入小学阶段,实现科学有效衔接。一、全面推进,科学做好幼儿入学准备  我园把与小学的衔接当成一项常规的工作,
期刊
符芳,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从教29年,担任园长职务19年,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静安区教育拔尖人才。  办园思想是幼儿园自身的思想,是一定价值观念在幼儿园育人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教育方针在幼儿园的具体化呈现。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办园历史,同时又是在上海市级层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幼儿园,办园思想始终引领着我园的发展,反映着我园一贯的教育价值追求
期刊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举国上下喜迎祖国七十华诞之际,我们相聚龙城太原参加 “山西省优质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班”。园长是幼儿园的灵魂,很荣幸让自己的灵魂再一次在这里接受洗礼,为成为教育家型的管理者而努力奋进!一天半的时间感觉过得好快,面对身边优质幼儿园的园长们,我的思绪开始飞速运转……一、传統文化浸润管理之路  2011年,我作为第一批学员参加了“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首期为时一个月的园长骨干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