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治疗常用中药及组方规律

来源 :临床军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63076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是治疗跟痛症的重要方法之一,若用药得当,常可获满意疗效.然而,跟痛症的症候群较为复杂,有时会给骨伤科医师临症用药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找出规律,给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我们搜集近几年跟痛症治疗的部分文献资料共39篇,从中总结出治疗跟痛症的常用中药及其用药规律.
其他文献
病人,女,28岁.1个月前开始鼻内痒,流稀薄、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曾在数家医院诊治,鼻内滴药,并服"消炎药"(药名不详),无效.检查:双侧鼻粘膜慢性充血,双下鼻甲肿大,鼻底及
病人,女,6岁.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侧鼻塞,续性并逐渐加重,脓性涕,臭,带血丝、量多,前鼻孔及附近组织受脓涕刺激,现皮肤破裂,痛,右侧头痛,规律性,1个月前因劳累后上述症状
1995~2000年,笔者用2%碘酊治疗化脓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病变,并与常规樟脑酚治疗(CP)进行比较,证明2%碘酊疗效显著.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2%碘酊组436例,男209例,女227例,年龄
目的 探讨胃癌及其周边正常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差异和癌组织中MVD和PCN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象分析方法对43例晚期胃癌的癌
腰骶部筋膜脂肪疝是引起慢性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腰腿痛门诊检查中相当常见.
药物对人体具有两重性,它既有防治疾病的有利一面,即临床称之为治疗作用的一面;也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一面,即临床称之为毒副反应和不良反应的一面.因此,熟悉并掌握临床用药原
腱鞘囊肿临床上十分常见,治疗方法较多,近期疗效均较理想,但复发率较高.自1995年12月-2002年12月,我们用氟尿嘧啶囊内注射治疗复发性腱鞘囊肿28例,均取得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目的评价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61例病人,男34例,女27例.培哚普利组31例,培哚普利4 mg,1次/d;卡托普利组3例,卡托普利25 mg,3次/d.两组均在治疗
2002年-2004年我院(地处海拔3 760 m)共收治98例高原鼻出血,现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中,男性56例,女性42例,年龄5~69岁,高发年龄集中在18~41岁,以汉族居
为探讨计算机数字图文系统在脊髓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利用计算机数字图文系统,采用非离子性水溶性碘造影剂,对28例椎管内怀疑有病变的患者进行了造影检查,现总结报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