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背景下理工院校人文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13770509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市场化背景之下,理工院校人文教育的客体(学生)和主体(学校)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人文教育,理工院校需要以更高远的角度认识其意义、以更现实的题材充实其内容、以更多样的形式来渗透影响。
  [关键词]市场化,理工院校,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3-0204-03
  
  1市场化给理工院校人文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市场化是建立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它以建立市场型管理体制为重点,以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为标志,以社会经济生活全部转入市场轨道为基本特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市场化”机制在教育中也逐渐有所应用,“竞争”、“ 选择”、“ 效率”、“消费者”等概念纷纷涌入教育领域,现实至上、金钱至上、实用至上等观念在很多人心里打上了深深印迹。在这种市场化背景之下,大学教育中的“实用科目”理工类专业受到了社会的大力追捧,而哲学等社科人文类专业则明显地受到了冷落。在此背景下,作为主要设置理工类专业的理工院校,其人文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都受到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可以从学生和学校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1.1基于学生个体角度的分析
  1)主观方面:学生的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影响下,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都受到了很大冲击。拜金主义及急功近利等思想有了某种程度的沉渣泛起,“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成了不少人在作出决定和选择时的参照标准。显然,如今的很多大学生也受到了这种影响,他们不仅在生活中以“市场化”的思维来处理问题,在学业选择中,他们也是遵循“市场规律”,从经济角度来权衡事物。在中学去里,学习理科的学生人数远远大于学习文科的人数就是明证。因为我国“重理轻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和科学技术的显性功能让很多人追求理工学科。这样,在大学特别是理工大学里,很多大学生所关注的只是自己专业类的学习,而对于培养健全人格与思想道德方面的人文学科则不屑一顾。据调查,在问到什么书是必须要读的时,“90%的人认为是英语四、六级等考试用书”、而“对于以后找工作有用的书,他们也乐意去读”[1]。相当比例的理工类的大学生只关注目前有用的证书和必修课程考试的分数,特别是与将来挣钱沾上边的事情。缺少长远的眼光,对有益于自身全面成长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和讲座不加重视或者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他们认为这方面“虚假”的东西偏多,成效难以立竿见影,并难以迅速应用到求职或者考研上去。这种理工科学生只管专业学习的传统和急功近利的“市场经济”心态,必然导致很多理工学生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
  2)客观方面:与用人标准相关的就业压力。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是否能给就业增添砝码成了不少学子各种抉择的一条主要标准。理工类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公司、企业类单位。虽然说现在很多单位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求职者的人文素质、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是,在“市场导向”的大趋势下,很多单位在求职者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之间还是优先选择了专业素质。因为,人文素质的功效比较隐蔽,而专业素质好则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比如说,很多公司招聘时需要应聘者有工作经验,其目的就是能够直接上岗,马上创造经济利益,而不用再花钱和精力去培训他们。这种功利取向的价值观让很多学生眼睛只盯住与就业相关的专业学习、英语学习以及计算机等各种技能证书,而对“无关紧要”的人文教育,只能搁置一边了。有些学生即便对人文教育课程或活动感兴趣,但因为时间、精力关系也只能放弃兴趣而适应“市场需求”了。
  
  1.2基于理工院校角度的分析
  1)从主观上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理工院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定位等问题。有些院校办教育,思路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甚至是完全随着“市场”走。学科专业的设置完全盯着学生四年之后的市场效应相机而动。什么专业最时髦、什么学科最吃香、什么学科专业的毕业生最抢手、最能赚钱,学校就开什么专业,搞什么学科。而历史、哲学、文学这些人文学科不能给学校带来预期的货币和财富,所以总是难以引起学校的重视。极个别的理工院校的表现给人感觉甚至是职业技术院校的定位;第二,是一些学校主要领导也已经被“市场化”了。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些理工院校领导就总是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模式来管理学校,无论是专业设置、师资聘任、学科建设,还是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都以市场为导向。其结果,市场效应不明显的人文教育无疑就成了被忽视的对象;
  2)从客观上看,涉及到很多方面,但笔者在此讨论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学校面临的评价机制。在社会各界包括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生本人、社会舆论等都或多或少带有市场眼光时,理工院校不得不重视市场的分量。为“适应”市场,理工院校只好把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投入到实用的、有“市场”的理工教育上,即便有些院校领导也意识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面对各种“市场”也不得不“屈从”;第二是人文教育的师资问题。师资和师资教学水平的缺乏又是此问题的主要方面。很多理工科高校由于重心不在人文,所以难花大力气引进或培养人文教育的师资,致使有关教育课程无法开设,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无从开展;开展了的人文教育,也因为师资的水平或待遇等原因,效果不甚明显。比如一般理工学院的学术委员会、职称委员会中人文学科的教师比例极低,甚至没有;在科研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几乎没有人文专业的负责人;在科研评价指标中,对自然科学成果奖励力度明显高于人文学科;在科研立项和学术骨干选拔上也总是向自然科学倾斜。在这种机制下,别说许多从事自然科学的人轻视人文社科,就是从事人文社科的人自己也常常感到低人一头,灰心丧气[2]。这样的状况自然难以让人文教育达到应有效果。
  
  2理工院校人文教育应对市场化的对策思 考
  
  在市场化的潮流面前,理工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需要积极应对。因为不论是从教育的本质看,还是从社会的要求看,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在应对策略中,理工院校需要切实注意这种市场化背景。
  
  2.1增强责任感,以更高远的角度认识人文教育的意义
  无论是从社会与国家对大学的期望,还是大学自身的发展,都证实着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就这一意义而言,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文。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是:高速度发展、高起点探究、短周期转换、综合化趋势、大科学体系。出现了与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由此引起当前跨世纪的科学大整合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3]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在谈到人才的培养时说:“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在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科技与人文应该协调发展,不可偏废。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坚持科技与人文并重,力求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
  的确,大学尤其是理工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是文理并重。历史证明,要成就理工科专家,人文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李政道先生、杨振宁先生都有着很好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爱因斯坦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修养,一手小提琴也拉得很有水平, 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和华罗庚都写得一手好诗,钱学森在领奖时专门提起搞艺术的夫人对他的深刻影响。
  大学是社会的良心,理工院校的教育不可能只是专业教育,也不可能只追随市场。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理工院校要认识到教育的责任,以更高远的角度认识人文教育的意义。
  
  2.2注重时代性,以更现实的题材充实人文教育的内容
  在整个社会弥漫市场概念的氛围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特别是一些课程、教材等所体现的内容,有很多已经“跟不上形势”,显得颇为陈旧、过时。以这类内容教育学生,学生会感觉人文教育“太虚”、“唱高调”。所以,改革更新过时的教育内容,以现实社会甚至是眼下学生们正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充实人文内容,才会有说服力,才会为大学生们所认同。
  首先,理工院校要保证人文素质课程的数量,充分认识保证课时的重要性。清华大学近年出台的新培养方案,“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原则,调整了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以工科为例:自然科学基础占总学分的1/4,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占1/4,专业相关课程占1/2”。另外,对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方面有较大加强,选课学分由2门3~5学分增加到10个课组中13学分。包括文学、历史与文化、哲学与社会思潮、写作、艺术欣赏与实践等。并要求建设一批精品通识课程,列入课程改革资助项目予以支持[5]。哈佛为本科生设置了11个课组的通识课,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等,相关课程约占1/4,甚至更高。MIT要求本科生4年修完32门课,其中人文社科占8门,包括文学与原著研读、语言、思想与价值、视觉与表演艺术、文化研究与社会研究、历史研究等。此外,每年还必修一门写作课。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人文过程。人文素质教育对各个科类的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6]
  其次,要合理规划人文教育课程。不能一味地增加人文课程,那会过分增加学生负担。人文教育类课程较多(见下表1),所以要进行规划,把各类别的主干课设为为必修课,相关课程则设为选修课。而且应规定选修课程的最少数量;
  
  最后,人文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尽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们熟悉的事情、关心或感兴趣的事情、身边发生的事情等进行教学,要让学生感觉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感觉到人文的“触手可及”。
  
  2.3强调人性化,以更多样的形式渗透人文教育
  在市场化的潮流中,要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的震撼,真真切切体会人文精神的意义,理工院校必须以身示范,强调人性化教学与管理,以更多灵活的形式渗透人文教育,而绝对不是像理工专业学习那样的严肃刻板。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一定像理工科目教学那样太“程序化”,而可以更多的讨论、调查、阅读、参观等灵活形式。在理工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进行人文渗透。其实人文教育应该不完全是专门的课程,很多教育可以渗透在专业课中,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它的考核方式也不一定要体现在试卷上,而要看学生的内在认识和言谈举止等。要使广大理工院校的莘莘学子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体会到人文素质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以此来增强他们努力提高的自觉性。
  理工院校必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理工科院校学生在知识结构和人文素质上的缺陷,有目的、有重点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构建有关课程体系。其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上述能力的培养,优化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其视野,陶冶其性情,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人格的自我完善,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创造型人才。
  另外,理工院校还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和学生社团、组织等渗透人文教育。如各种讲座、表演、比赛、讨论会、校外参观、心理咨询、科研调查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最后是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硬件方面如校园的建筑风格、校园环境、雕像、标语、道路名以及师生员工的服饰等;软件方面如校训、办学理念、校歌等。通过各种途径,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营造和建设人文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宇鹏,崔亮.理工类高校亟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145.
  2周金声,赵丽玲.论理工院校落实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合的途径[EB/OL].(2004-12-12)[2008-01-10].http://www.zhdxyw.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
  3杨叔子.科学人文相融爱国创新与共[A].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4卷.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63.
  4许智宏.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前景[J].中国大学教学,2002,(9):6.
  5袁德宁.关注宏观层面的教育质量——推进“研究型”教学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2,(6):18.
  6胡显章.赋予文化素质教育持久的生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2,(2):41.
  7 赵大兴,葛宏.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116-118.
其他文献
[摘要]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视角看,改变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传递-接受模式,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验说明自学—交流模式特有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能使学科课堂教学中知识、技能学习与创新素质训练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高校学科课堂教学;自学-交流模式;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
【正】 家电接上地线很重要家电接地是保证正常工作、防止触电伤亡和火灾爆炸事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有了可靠的接地线,即使电器设备绝缘老化或破损而发生漏电,首先漏电
门电路是数字集成电路主要组成之一,在具体使用时,常常会遇到输入端不够用或有多余的情况。目前最常用的有14500/4000系列CMOS通用数字电路和74/54系列TTL通用数字电路两大类型
我们知道白炽灯是一种日常照明最普及的灯泡,在业余条件下检测一些电子元部件或电路应用中,如果利用白炽灯和电源照明电路相结合,那么既可作检测工具使用,又可在一些电路中将白炽灯直接替代元件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带来方便快捷,而且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当然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白炽灯与照明电源构成的电路,直接与220V市电电压相连接,所以在具体操作测试和实际串灯应用中,应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电气事故。
【正】 1999年,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这6大开发商组成6C联盟,第一次向中国DVD企业追讨专利费,这一事件促使中国走上独立研发视听核心技术的道路。2000
根据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热型和量子型两类.热型红外传感器也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或被动型红外传感器,有以下特点:(1)由于远红外线不受可见光影响,故可不分昼夜
人们为了庆贺圣诞节,都喜欢张灯结彩,本文制作的花样灯串,挂布在客厅,更使节日增添喜悦的气氛.本文选用型号为SH803R(IC)彩灯控制集成电路.它采用片状黑软膏封装形式,芯片尺
<正> 照片级喷墨打印机因其良好的打印效果与较低的价位而占领了广大中低端市场,照片级喷墨打印机还具有更为灵活的纸张处理能力。那么如何才能选到一台称心如意的打印机呢?
本文介绍一种设计新颖、独具特色、性价比高、操作灵活方便的双路交流开关,它通过一个单按钮可随意控制两路交流开关的"关闭"或"打开",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或生活用电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