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营养状况调直分析及改善营养途径的探讨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讲授到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8章第3节《合理膳食》内容时,让七(5)班的全体同学共同参与了《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这个活动。每个同学根据测量出的身高和体重(为了精确,由专门培训过的小组长进行测量,且每项指标都要测量3次,取平均数作为自己的身高体重数值),按照公式: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计算自己的体质指数,再对照评价指标(体质指数<18.5为营养不良,体质指数在18.5~25之间为正常,体质指数>25为营养过剩)。当我进行全班汇总时,发现了本班81名学生中,营养不良者44人,占54.32%,无一个营养过剩学生。我再针对这营养不良的44人展开调查,发现有36人是寄宿制学生,占全班营养不良学生的90%。带着这组令人惊奇和担忧的数据,配合其他生物教师对我校寄宿学生的体质指数进行了测量,得到了相似数据。
  
  一、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的营养状况调查数据
  
  


  从上面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全校821名住宿学生中,营养不良者539人,占65.65%;营养正常者282人,占34.35%。面对我校出现的这种不良情况,我犯疑了,这是我校本身存在的个性问题呢,还是农村寄宿制初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我联系了较为熟悉的几间寄宿制初中的生物老师,请他们采取同样的方法调查该校寄宿学生的营养状况,所得出的结论与我校基本相似。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应该不是新闻了,早在2004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就公布了一项全国营养健康综合性调查结果:“农村地区的儿童营养状况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4%和14.3%……”说明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早就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初中学生,特别是寄宿制初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所占像我校这样高的比例的确令人惊讶。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若在这个关键期内出现长期营养不良,不但会造成身体发育不良、个头瘦小、智商低下,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免疫力,易感传染病、易患多发病,今后无法胜任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像这样不健康的身体今后怎能肩挑祖国建设的重任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营养不良呢?我开展了这项工作的调查。
  
  二、农村初中寄宿学生的营养不良原因分析
  
  1.学生缺乏营养知识,长期养成了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例如有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餐,挑食、偏食,以营养成分不高的零食代替正餐,暴饮暴食,忙于课业完成经常不按时就餐等。我校821名寄宿学生的调查情况如下:
  


  2.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由于农村食堂设施较差,距离城镇较远,再加上学生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多品种的蔬菜和食品“想而兴叹”,造成学生饭菜品种单一,主食和副食比例不合理,造成了严重的营养搭配不合理现象,特别是缺少青少年身体发育所必须的蛋白质。我校821名寄宿学生的调查情况如下:
  


  3.政府对寄宿制学校食堂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学校未配置专门食堂工人,未把食堂工人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学校在无财力聘请食堂工人情况下,只有把食堂进行承包,承包商为赚取高额利润,学生就成了受害者。
  4.政府部门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力度不够,平时只检查食堂的安全卫生,对学生膳食的营养搭配缺乏监督指导。
  5.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体育课“缺斤少两”,使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
  6.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敷衍对待早锻炼、课间操和体育课。
  7.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对孩子的营养关心鞭长莫及。
  8.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而造成睡眠不足,引起营养不良。
  
  三、改变寄宿制初中学生营养不良状况途径的探讨
   
  1.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经费的投入力度和学校食堂经营的监管力度,为学校食堂配置专门的工人和营养师,平时要对学校食堂的膳食营养搭配进行监督指导;要改变食堂的经营管理模式,不能把食堂经营作为学校创收的途径,要零利润甚至“亏本”经营,让学生吃饱吃好。
  2.生物教师要利用本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营养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青少年时期良好营养的重要性,认识身体生理发育对营养需求的重要性,教给他们膳食均衡搭配的知识,使学生能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中介绍的知识合理搭配自己的膳食。同时还要教给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做到常吃早餐,按时就餐,不挑食、偏食,尽量不吃零食;教给他们卫生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使他们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传染病、易发病和多发病的发生率。
  3.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开足体育课时,提高体育课的教育质量。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健康课特点,教给学生体育健康运动知识,培养体育锻炼意志,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的重要性,多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保证每天至少有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改善寄宿制学校的食堂设施和环境卫生,使学生能吃上放心的饭食,同时,食堂营养师还要根据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合理搭配膳食,改善营养结构。
  5.改善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宿舍设施,搞好寝室内外的环境卫生,让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
  6.转变学校教育观念,要从应试教育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减少课业负担,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健康发育。
  总之,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的身体营养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只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问题终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作者单位:遵义县三岔中学,贵州 遵义,563101)
其他文献
我们学校是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今年上半年学校为了研究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问题,让我上了一节小学教材的课,课程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分期付款》。这一内容安排在《数学与社区》单元,其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通过与社区相关问题的解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然而,在实施教学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教材中的例题:村里要建两个
期刊
[摘 要] 陕西省商南县在几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如认识上的不到位,发展的不平衡,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等。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培训、校本教研、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去重新审视和思考。  [关键词] 课程 改革 实践 反思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陕西省商南县新课程改革实验
期刊
[摘 要] 复杂思维是复杂科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认识论和方法体系。以复杂思维透视道德教育改革,必须在开放的理性指导下,寻求支撑性的文化根基;建立生命的科学,寻找道德教育迷失的主体;运用复杂范式,建立起道德教育的多学科统整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 复杂科学 文化根基 道德教育主体性 多学科统整    复杂科学是在系统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崭新的知识体系,它包括老三论和新三论。它的出现是针对经
期刊
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吴刚平的理解,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以下四个条件: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H小学的领导和教师认为,在实际的艺术课程开发当中,除了要有以上这四个条件外,以下问题是各个学校在艺术教育实施当中亟需解决的:如何保障艺术课程实施时间;如何发掘和管理艺术教师人力资源;如何把艺术课
期刊
互动是指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彼此发生积极改变的过程。互动学习区是指打破班级界限,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的互动,实现互补、互助、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形式。  面对幼儿园有限的空间资源,学习区中所需的大量物质材料以及流动、变化着的幼儿参与群体,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来支持互动学习区活动,促进幼儿在开放、有序的学习区中实现有意义的、个性化的发展呢?为此,我初步探索了对互动学习区的资
期刊
[编者按]北京十一学校,在校生5650人,任课教师中有120多人获得研究生班结业证书,94人有硕士学位,20名博士,20位特级教师,是一所以其成功的“改革”而备受全国关注的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使得这所十几年前还默默无闻的海淀区普通中学,逐渐成为一所改革名校。而今更在教育教学领域大胆探索,迈向“质量名校”和“品牌名校”。我们将分期刊发一组文章,深入细致地展示该校的教育实践及其理路。  2005年9月1
期刊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在上课尤其是在上公开课时,都希望自己的课能上得顺顺当当,即能按自己预设的路线走,不要出现什么“意外”,以致把课给上“砸”了。为此他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导语、过渡语,甚至连每一个环节几分钟都作了安排,期望在这样的“缜密”、“完整”而且“天衣无缝”中上出一节好课来。然而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能够完全预见的,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
期刊
高尔基说过:“智慧如果用情感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情智交融的课堂,让学生的情生起来,脑动起来,心飞起来,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下面就三年级《周长》一课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智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愉悦和谐的有效情境,善于沟通学生的心灵,促进他们动情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创设的情境不能游离于数学之外,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数学,更要为数学知识的
期刊
顶撞一般是指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一种强烈的语言反驳行为。本文所研究的顶撞行为特指发生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因不服教师的管理和教育而表示拒绝的语言和行为。  根据诱发顶撞行为的具体情况,可将教学中的顶撞行为分为三类:第一类,因拒绝接受教师的批评而引起;第二类,因拒绝接受教师的安排或支配而引起;第三类,因拒绝接受教师的劝告或建议而引起。三类顶撞行为发生的频率依次降低,但一旦发生,则表明师生对立程度和学
期刊
科学教学是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索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发现问题,自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课程观察的开放、课程思考的开放、课程动手的开放以及课程评价的开放等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观察的开放    培养学生敏锐、细致、全面、准确的观察能力,对科学这门学科来说,训练观察方法,养成观察习惯,都是十分重要的。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