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作战的神器

来源 :小学生学习指导·小军迷联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小军迷们一定看过有登陆作战情节的战争电影,比如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就曾出现在不少电影中。可以说,登陆作战是最残酷的作战方式了,因为防守方会在海岸上布设很多障碍,登陆作战的进攻方士兵在冲锋上岸的时候,会遭到猛烈的火力攻击,伤亡率很高。那场面,真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所以,为了应对残酷的登陆作战,一种登陆作战的神器便应运而生,那就是登陆舰艇。
  登陆舰艇的雏形
  在专用的登陆舰艇出现之前,登陆作战是靠使用舰上的舢板和征用的民船进行的。古希腊、罗马的舰队就曾多次运送重甲步兵在地中海沿岸登陆作战。公元前15世纪时,埃及法老也曾多次率战船在叙利亚附近登陆。
  欧洲中世纪时,十字军首先使用了设有“大门”的平底运输船,船一开上滩头,“大门”洞开,骑士们跃马扬戈,直冲向海岸。所有这些用于运送将士的船只,都可以称为古老的登陆舰艇,是现代登陆舰艇的雏形。
  登陆舰艇正式诞生
  事实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大多数国家仍然没有专用的登陆舰艇,这给登陆作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导致了惨败的后果,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 例如1916年,英、法舰队在达达尼尔登陆时,因使用舰上舢板登陆而遭受一连串的失败,其后他们又改用驳船和渔船继续登陆,但终因没有专门的登陆舰艇,几次登陆作战均遭受惨重的损失。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种种教训,各国海军在战后都很重视登陆舰艇的发展。到了1938年时,登陆舰艇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战术性能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出现了步兵登陆艇、车辆登陆艇、坦克登陆艇和火力支援艇等多种用途的登陆艦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蓬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大规模两栖作战的需要,登陆舰艇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船坞登陆舰、两栖指挥舰、两栖运输舰以及各种坦克登陆舰等新式舰艇。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登陆舰艇不仅种类增多,建造数量更是大得惊人。从1939年至1945年中期,仅美国就建造了各类专用登陆舰艇46580艘。同时,战争中登陆舰艇的使用数量也大得惊人,盟军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陆战中,共动用了4126艘登陆舰艇,仅第一天就将13200多名士兵、800多辆坦克和战车、7000多吨弹药及物资送上了陆地。
  发展现状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战检验,在战后,现代登陆舰的发展已趋于完善。舰上不但有供登陆人员使用居住的生活舱,甚至轮式和履带式技术装备也可经跳板直接开上登陆舰并停放其间——坦克、装甲输送车、汽车、导弹发射装置、火炮及其他技术装备均可存放在登陆舰舱中。
  登陆舰艇上通常还配有20~ 127毫米口径的火炮、大口径机枪、舰对地或舰对空导弹等。根据战斗情况、岸滩特点和航海条件的不同,登陆舰艇可将登陆士兵直接送到岸上或者在海上进行换乘。换乘时,能航行的技术装备自行上岸,其他技术装备则由登陆工具或直升机运送上岸。
  两栖攻击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登陆舰艇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基本都是以运输士兵和地面进攻武器为主。在吸取了从海面登陆导致伤亡惨重的经验教训后,美军提出了“垂直包围”的登陆理论,并由这一理论发展出了一种登陆与攻击兼备的两栖攻击舰。
  所谓的垂直包围,就是要求登陆士兵从登陆舰甲板登上直升机,飞越敌方防御阵地,在其后降落并投入战斗。这样就可以避开敌人设在海岸的各种障碍物,避开猛烈的火力攻击,降低伤亡率。
  于是,两栖攻击舰便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开始生产了。比如美国在1959年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两栖攻击舰“硫磺岛”号,次年8月服役。它在外形上就像是一艘直升机母舰。甲板下有机库,甲板上可以同时起降多架直升机。这些直升机能够快速地将舰艇上的登陆士兵运送到陆地上,实现快速、突然的登陆作战。
  可以说,两栖登陆舰和舰载直升机是一对堪称完美的搭档。为此,美军专门研制出了“鱼鹰”旋翼机,这种飞机既能像直升机那样垂直起降,又能像固定翼飞机那样快速地飞行,大大地加快了登陆作战的反应速度。
  名舰秀
  法国“闪电”级船坞登陆舰
  法国海军目前拥有两艘大型“闪电”级船坞登陆舰,第一艘舷号L-9011,在1990年正式服役;第二艘舷号L9012,在1998年正式服役。
  “闪电”级船坞登陆舰舰长168米,宽235米,满载排水量11900吨,最大航速21节。它可同时运载登陆艇10艘,中、轻型坦克21辆,登陆兵350人及直升机4架。“闪电”级船坞登陆舰是21世纪两栖战舰的代表。
其他文献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栏目通过向小军迷介绍、展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兵器,反映70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和取得惊人成就;同时也希望借此提升小军迷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大家在感受祖国日益强大的同时,认识到和平的可贵,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说起瑞士军刀,自然人人皆知,可是提到中国的军锹,也许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其实中国军锹在世界上的名气绝不亚于瑞士军刀,甚至目前我军研制生产的
期刊
格洛克17式手枪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最大的特点是枪身大量使用塑料部件,这样一来,枪拿在手里就会轻便许多。  另外,該枪的弹容量也很惊人,标准弹匣里能装下17发子弹,9毫米系列手枪弹容量最多可达33发。
期刊
“圣女贞德”号直升机母舰是法国海军隶下的一艘反潜直升机航空母舰。  舰艇概况  “圣女贞德”号直升机母舰是第一艘专为装载直升机而设计的航空母舰,其构造特殊,结合了一般水面作战舰艇基本构造与大型航空甲板,搭载了完善的武装,必要时可作为两栖登陆舰,还可执行人道主义使命。  它于1961年9月30日下水,1964年6月30日服役,之后担任法国海军军官学校远航训练舰,成为冷战时期法国海军代表性象征之一。 
期刊
一架飞机理论上可以使用25—30年,但现实中,无论是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频繁的使用会加速它们老化。油耗和维护成本的上升,再加上性能更好的新机型不断出现,以及环保标准提高等各种因素,导致许多正值壮年的飞机也不得不提前“下岗”。据预测,最近20年内全球将有1.5万架飞机退役。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飞机,退役以后将会被如何处理呢?  重返蓝天“再就业”  退役飞机按状态可分为“扶我起来我还能飞”和“不飞
期刊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首批为配合喷气式飞机的诞生而专门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  研发历史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首次采用蒸汽弹射器,斜角、直通混合布置的飞行甲板,是美国第一个从建造时就设有斜角飞行甲板的航母,从而形成了美国当今航母的基本模式。美国海军还以该级航母为基础,改进建造了后来的“小鹰”级航空母舰。  性能解析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的满载排水量比前一代的
期刊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栏目通过向小军迷介绍、展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兵器,反映出70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惊人成就;同时也希望借此提升小军迷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大家在感受祖国日益强大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和平的可贵,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要向小军迷们介绍的“山猫”不是动物,而是一种外形很可爱、功能很强大的野战突击车。它可以说是解放军士兵们最喜欢的一种突击车了,到底
期刊
香港市中心矗立着一座摩天大楼。  夜幕降临,这座当今世界上最高的大楼正被大火团团包围。威尔·索耶是这座大楼的安保顾问,因被大楼所有人赵老板赏识,他全家有幸成为大楼第一户入住的人家。此时,他虽身在大楼外面,他的妻子萨拉和两个孩子却仍在大楼的第98层。  “好端端的,怎么着火了呢?”威尔头皮一阵发麻。可当他想到妻儿的危险处境,便顾不上其他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去救他们!  熊熊烈火中,想从大楼正面
期刊
片名 库尔斯克  导演 托马斯●温特伯格  演员 科林●费尔斯 蕾雅●赛杜 马提亞斯●修奈尔  类型 剧情 历史 灾难  这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一次演习。  2000年8月12日,告别了妻儿,大副米哈伊尔,船员奥列格、安东、萨沙、帕维尔等人登上了奥斯卡二级潜艇“库尔斯克”号。  本次演习包括三个环节:发射训练导弹;发射训练鱼雷;最后,在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返回基地。  “准备进行演习!”操作人员拉动操
期刊
它脑袋大、体型小,看起来既像一只大蝌蚪,又像一条大鲶鱼。它就是美军的A-6“入侵者”舰载攻击机。别看“入侵者”其貌不扬,但它绝对身经百战。  全季节战机  “入侵者”是美军全天候、超低空作战性能最佳的重型舰载攻击机之一,素有“全季节战机”之称,具备特别强悍的攻击力,能够满足从赤道到极地之间的几乎任何区域的作战需要,尤其以担任夜间或恶劣天气下的奇袭任务而闻名于世。  借助于较完善的自动化导航和攻击系
期刊
枪管上绑刺刀小军迷们应该都了解,但炮管上绑枪有人见过吗?这并不是在开玩笑,在我军的炮兵训练中这不算少见的事儿。可以猜一猜,这是为什么?难道这是我军为了加强炮兵自卫火力而用的新招术吗?  “枪代炮”的训练方法  答案揭晓:其实这只不过是炮兵、坦克兵训练中的一种常规做法罢了,叫作“枪代炮”,是指在火炮射击的训练中,用枪的射击来模拟火炮的射击,从而达到节省训练成本的作用。  毕竟,火炮弹药的价格是非常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