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典”育人促习惯养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教育践行以“经典”育人,可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品德及学习习惯。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学教育对中学生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并从国学教育促进中学生品德习惯养成、国学教育促进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国学教育促进中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等方面论述了以“经典”育人促习惯养成的措施。权作引玉之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典 国学教育 中学生 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122 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55-02
  前言
  国学经典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凝聚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更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为提升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中学生的良好习惯,中学教育应坚持以国学教育为主题,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等教育活动,以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国学教育实践中受益,并达成德育目标。
  一、国学教育促进中学生品德习惯养成
  礼仪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现今,我国的中学礼仪养成教育存在内容空洞、观念陈旧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学对应试教育的关注,而忽视了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考量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应以“民族传统美德”主题,达成中学生品德习惯养成的德育目标,坚持以国学教育模式落实中学德育工作。具体而言,依据各学科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并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例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入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击外敌的典故,使学生明确爱国主义精神。依据传统佳节特质,各班级可开展主题班会,如重阳节里话真情、话端午,忆屈原、中秋佳节倍思亲等,使学生明确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民族精神[1]。此外,依据教学实际情况,中学可有选择地开设礼仪课,使学生明确文明礼仪常规要求,并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入手,利用每周晨会、学期开学礼等,大力表彰校园德育典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总之,学生品德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中学应依托民族传统美德,坚持以“经典”育人,以培养中学生的品德习惯。
  二、国学教育促进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关于国学教育促进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可从“经典”的朗读、背诵、释义、运用等分析,且以《弟子规》为例。例如,“经典”朗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学应明确规定经典作品诵读的时间,并采取多种形式,如多媒体、问题设置等,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兴趣,以促进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初步感悟。例如,“经典”背诵。在朗读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加以背诵,如此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印象才会深刻,从而深入感悟文章内容。例如,“经典”释义。针对国学经典,学生可通过独自翻译获得文章感悟,随之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此时学生就可深入领悟文章道理,并相互批评纠正,以确定努力方向。例如,“经典”运用。经过经典朗读、背诵、释义等学习过程,学生可学到一些文明礼仪小知识,也掌握了经典文章的学习方法,如此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将之运用到学习中,如以名言警句为座右铭,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国学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德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经典的朗诵、背诵、释义等,可不断反思自己,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学会学习,学会感恩。
  三、国学教育促进中学生践行知行合一
  结合各班级实际情况,中学可开展一系列的国学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及学习习惯。例如,书写心得体会。通过国学经典著作的阅读,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并在班级举办“国学经典作品展”,使学生相互观摩、相互借鉴。例如,国学教育主題班会。在充分挖掘国学资源的基础上,可开展“学习国学经典,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使学生畅所欲言,体会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为提升学生参与国学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中学可定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经过精心准备,各个班级或诗伴舞,或诗奏乐,师生可共同进入国学经典的世界,并领略古人在品德、学习等方面的精神,以此触动学生的心灵世界。此外,依托国学经典作品,如《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林黛玉进贾府”等,中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编排这部经典作品的节目,如演讲、话剧、故事、诵读等[2]。由此,就可营造出寓教于乐的国学教育氛围,使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并懂得品德及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例如,礼仪之星评选。为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各班级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可通过分组评选、推荐评选、学生互评等形式进行,教师可专门制定“礼仪之星”评价表,保证评选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总之,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及学习习惯,中学国学教育应坚持在实践中开展,以促进中学生践行知行合一。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为实现国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应探究“经典”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促进措施。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并结合民族传统美德、传统佳节等,论述了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举措,从“经典”的朗读、背诵、释义、运用等研究了学习习惯养成的国学教育途径,提出了国学教育主题班会、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礼仪之星评选等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润发.融国学教育于中职语文教学之意义刍议[J].人生十六七,2017(21):27.
  [2]杨平,张国英.传承文化精髓经典浸润心灵[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5(03):2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37-01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进,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知不觉,我也担任了21年的年段长。作为年段长,与学生们朝夕相处,期间的酸甜苦辣自然是数不胜数,但最令我感慨的却是: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新时代的这一代学生,仅仅有爱是不够的。  一、给学生好心,更要给学生好臉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后进的学生先后遇到
期刊
【摘要】幼儿园的植物角是常识教育任务的一部分,是促进幼儿观察力发展、增长和丰富知识的途径之一。在美术背景下设置植物角,既可以美化环境,使活动室美观、充满生气,也可使幼儿的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可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仔细观察植物和建立良好审美,从中发现平时不易引起注意的一些特征和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从而激发起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
期刊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参与受社会、学校和自身因素的显著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学校因素,其次是自身和社会因素;大学生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受自身因素影响程度高于学校和社会方面,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受学校因素影响程度高于自身和社会方面;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了解程度、党支部管理培养及党组织生活、网络及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选举等政治活动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影响作用明显
期刊
【摘要】蕉岭是世界长寿乡之一,蕉岭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是环保问题也日益严重,加强对蕉岭环境保护的教育刻不容缓,环境保护教育需要从儿童做起,本文重点对学前教育中开展环保教育的方式进行叙述,比如利用本土资源帮助孩子学习基本的环保知识,培养孩子在日常活动中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在孩子学习活动中利用家园共建开展环保教育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 环保教育  【中图
期刊
【摘要】借助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资源进行项目探究活动,通过提出问题、规划方案、解决问题、评价及反思,进行项目的完善和实施,并运用3D打印作品验证项目的成效。3D打印课程中运用PBL项目式学习方法,实现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PBL项目式学习 3D打印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81-01  3D
期刊
【摘要】从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真实材料,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注意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真情实感,有对成长经历、人际关系和思想感情的深入思考,再加上丰厚的文化积淀、扎实的写作功夫,就一定能够写出真情实感,以情动人。  【关键词】真情实感 真实材料 具体事物 细节 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
期刊
【摘要】近年来所探索的高效课堂主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輕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六、三”激情课堂是“六环节、三核心”自主激情课堂的简称。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富有创造气息,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自主
期刊
【摘要】长久以来,英语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并对课堂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英语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必修学科,在学生的心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好学科知识的关键性科目,更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走向成功的重要学科。作为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必须深入地研究各种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情况,彻底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位置,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80-02  与心理学结缘,纯属偶然。我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当时家里很贫困,听说师范学校有生活补贴,我就毅然选择了师范类;我在填写志愿之前,我还不知道有个心理学专业,也从未接触过心理学,就填了中文系,专业服从调配。就是这个专业服从调配,开启了我进入心理学奥秘世界的大门。  进入大学,开始了四年的心理学专
期刊
【摘要】历史是一项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对于丰富学生的基础认知体系、完善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重大。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中我们要采取科学的引导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不断深化他们的历史学习体验,提升科目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历史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