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基本教育革新所讨论的全新的一次紧要的资源即为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是小学生进步的一个闪光点,尤其对小学生各学科的学习不可或缺,因此一定要正视这个资源所富有的突出特色的价值。通过开发和使用的方法来实现科学课程资源的价值。此种方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可以全面深入地推进探索性活动。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38-02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根基,是对知识很好的铺设。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关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爱好和志愿,丰富学生的成长需要,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固有的教学模式是强调将书本知识一股脑的注入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了小学生深远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以改进死板与沉静的形式,促进现代科学教育的进展。
  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使用的现状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为了确保课程的推行与课程目标的完成,必须认真对待,决不能掉以轻心。然而,我国一直以来都将课程资源粗略的领会为教学材料,导致我们经常错误地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只要提及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就只局限考虑教材的编订方面,而不去想其他可用的课程资源,这种长时间留下的固执守旧的观念,致使我国课程资源开发使用远不及世界先进水平。
  一直以来,我国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层面、拓展空间层面以及内容层面都非常的过时,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层面,依赖的是少数的学科专家,而没有遍布到广大的一线教师;在课程资源拓展空间层面,只将教学限制为班级课堂,将其作为使用课程资源的主要介质。我国学校教育中一般情况下都缺少相应学科的专门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及参观考察场所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科学技术等综合能力方面是相当困难的;在课程资源的内容层面,只注重知识,尤其是知識的开发,严重忽略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育,另外,教材结构简单,跟不上潮流,不仅忽略相应学科知识发展的新方向,也忽略了每个学科知识之间的影响与整合,此种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去甚远,对学生的发展也很不利。基于上述令人不满意的形势,小学科学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刻不容缓。
  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
  教育具有持久性的,需要的是循规蹈矩、由表及里,因此,需要得到所有方面的支撑,才能顺利的完成。
  (一)师生之间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师生之间一定要随时交心疏导,彼此学习,齐心协力,教师需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的水平进行教学,教学时要根据每个学生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层次教学,不可以含糊抽象地把知识强加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身上,清楚明晰,有条理的教学才会使每个学生终身受益。另外,对于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要束之高阁,不管不问,学生应主动将遇到的问题告诉老师以便在最有效的时间驾驭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课本教材的开发和扩展
  课本教材通常过几年会重新更改版本,这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不应该述而不作地将课本知识解释给学生,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可以理解,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的方式,让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融合,使学生在视觉上更直观地理解书本所传授的知识。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作为是新课程革新一定的产物,如果脱离了课程资源,再好的科学课程也只能装腔作势,因此,教师在对课程资源开发与使用时,需要一直摸索、实践、连续蕴蓄堆积,竭力提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知识,这是作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使用的最主要的任务。对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应该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查,首先,有效开发使用学校及周边课程资源,设想策劃活动方案,如:师生一起采集昆虫和植物制作成标本,动植物资源是相当的丰富的,应该很好的加以利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真切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更能让其陶冶其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在享受祖国绚丽文化的时间里,可以积极汇聚小昆虫、植物的花、叶、根、种子等,把它们制成标本,陈列在实验室中,让学生从中感受实践的重要性,体验成功的欢悦。在每一个班级教室的窗台上面,布置各种各样的盆栽,比如:菊花、文竹、吊兰、仙人掌、望天椒等花卉植物,组织学生按时观察每一种花卉的生长情况,认真做好每一个的生长记录,充实拓展学生的课外生活。另外,可以在学校的花池中栽种各种花草、树木、各种时令蔬菜等,在这些活动基地中让学生们可亲自参与其中,发挥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开启智慧,勇敢的实践,使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学习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劳动的趣味,而且更能够清晰的认知自己的价值。学生们还可以利用课后的空闲时间,在自己家中饲养各种家禽,比如:小兔子、鸽子、蜗牛、鸡、鸭子或是金鱼养殖等等,丰富学生的爱好,不仅能扩大家庭收入,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些都将成为学生最宝贵的带有研究意义的课程资源。其次,有效利用社会特色人才资源,施展家长、社区、社会每一方的作用。相对来说,社会特色人才资源是非常充裕的,学生的家长在很大的程度上或某一范围内都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有资格担任学生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可以亲身实践的例子。
  简而言之,提倡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能够积极地促进教师创造性智慧的发挥,比狭窄的教育内容高出几倍,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生活经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鲜活”起来;另外,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可以随时变更,从被动的接收知识的角色到知识的一同构造者,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使小学科学真实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让他们沉浸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中,尽情地成长!
  归纳上述情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是基础教育革新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基础学科的小学科学课程,其课程资源理当得到充实、饱和、高效的开发与使用。因此,因时制宜、深厉浅揭地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变更科学教育教学理念,超越性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发展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方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中职学校作为承担培养企业一线技术工人的培训基地,应抓住企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契机,合理设置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通过职业学校智能制造类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专业建设创新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9.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性技术人才。所以,我国现在愈发重视各个高校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时,终将会变成一个落后的民族,因为它无法进步,因此,与其说当今社会所缺的是人才,不如说缺少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从创新能力培养维度试探理工科院校文科课程体系改革结合自己的经验,浅谈一些观点,希望可以给广大人们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参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提出了基于一个培养目标,三条能力主线,三层教学内容的电工实验教学体系,分别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随着课改的持续深入,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努力创造和挖掘各种校本课程资.“花样跳绳”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