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肾移植后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对策(附66例报道)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超急性排斥反应(HAR)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HAR患者.将切除的移植肾标本行形态学及荧光抗体染色观察;并对HAR的临床表现、治疗结果及再次手术情况等进行了总结.结果 HAR早期,肾间质小血管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大量红细胞淤滞为主要改变,可发现淤滞的红细胞呈串珠状贴附在血管壁上;本组66例HAR患者中,21例于手术中立即切除移植肾,44例分别于术后第1~20 d切肾,仅1例经对症处理后,移植肾逐渐萎缩未予摘除.15例HAR患者经严格配型、血浆置换及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在短期内行再次移植,10例获得成功.11例HAR患者,6个月~2年后再行2次移植,仅4例获得成功.结论 红细胞可能参加超急性排斥反应;HIA Ⅰ、Ⅱ类抗体高敏状态,是导致肾移植后HAR发生的因素,因此强调对高敏人群做PRA配型或随机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其他文献
我们认为医疗服务艺术是促进医疗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医疗服务艺术分为日常服务艺术和医疗工作中的艺术。日常服务艺术由语言、行为、知人、情感、平息矛盾等5个方面的艺术能力组成,是搞好日常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不可缺少的;医疗中的接诊、检查治疗、交待病情都是技术性工作,但只有提高技术应用的艺术,才能使医疗过程更趋完美。提高服务艺术可以从4个方面入手,即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前提;提高文化素质、扩充美学等知识为
欧洲七叶树原产于亚洲和南欧,现已广泛分布于西欧和美洲,其种子提取物(HCSE)的主要成分为七叶素,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及其它类型的血管疾病。本文从药物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