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BLOG在大学生中是一种时尚的网络应用。通过对BLOG的特点的分析,论述利用BLOG进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总结BLOG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BLOG;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610100-0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通过有意识、有目标的知识学习和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它通过对知识的创新应用,从而有效提高个人的价值和竞争力。大学生应用BLOG进行知识管理的知识资源一般指的是数字化知识资源。BLOG作为当前Internet上一种发展非常迅速的信息发布形式,是目前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有效工具。
1 BLOG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优势
BLOG作为一个个性化的知识管理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关注。 BLOG能够有效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简易快捷性。BLOG具有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免费申请一个自己的博客空间,利用BLOG简易快捷地发布信息,无需掌握复杂的计算机技术,只需输入信息发布的文字即可。其简单易用和及时发布的特点又使得大学生能够方便地利用其开展一些主题的探讨。
1.2 开放性。BLOG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任何人都能访问、阅读、评论BLOG上的信息。 BLOG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交流平台,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针对某个主题公开发表评论,并能进行相互之间的协作和交流。而且通过链接与聚合内容(RSS)对文章与网站分类管理,节省了寻找有价值信息的时间。
1.3 灵活性。BLOG与BBS相比,具有更加灵活、更为个性化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形式的特点 。在BBS中,版面中的各个帖子之间并无紧密的联系,页面的内容看起来有些混乱。而大学生在BLOG中发布的帖子可以按专业知识进行归类管理、设置链接,方便了信息的获取。[1]
1.4 严肃性兼具个体性、公共性。BLOG是一种较严肃的沟通工具,兼具个体性和公共性。与传统的电子邮件、BBS、ICQ这三种互联网中的沟通方式相比,可以克服他们的一些缺点。[2]BBS公共性强,但个体性弱,缺乏约束性,在网上有时会出现乱发帖子的现象;传统的电子邮件和ICQ常用于个人间的通讯,公共性很弱。可以看出,在相互沟通上BLOG比其他网络方式更有效。它是个人在网上自我展示、与别人沟通交流的综合工具。
1.5 个体性与共享性。BLOG是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与BBS的分享性公共性特征的结合。BLOG的信息搜集、整理、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完全是由个人来完成,其内容涉及到与自己喜好相关的个人信息,如个人日程安排、个人作品、个人推荐网站、每日阅读心得等。个性化的行为、角度、思想,是BLOG文体能够吸引大学生本人和读者的力量源泉。BLOG的内容虽然是个人化的,但形式却是公众性的。在BLOG空间里,每个人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博主们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把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展示出来与其他读者共享。
1.6 虚拟性和可信性。虚拟性是网络的显著特点,它让人们能够在BLOG上自由顺畅地发言,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不用再考虑职业、性别、种族和国家等因素,每个人都是自由的。BLOG又分为个人BLOG和群体BLOG,群体BLOG、BLOG圈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特定知识主题,一定主题下进行的,内容具有集中性和权威性。因此,要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BLOG,一个受人尊重的博主,首先它的可信度是有保证的。[3]
2 BLOG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2.1 利用BLOG数字化学习笔记。通过BLOG数字化学习笔记,是大学生对个人学习过程进行的初步知识管理,大学生的每一个设想、思路、体会和疑点都被及时记录下来,方便日后查阅和整理,易于查询、检索、回顾和反思。而且用BLOG数字化学习笔记,可以清楚记录大学生个人知识的获得历程。另一方面,BLOG及时地编辑和发布、以时间为序自动管理、简单易用等特点,使它迅速成为一种通过数字化学习笔记来有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好工具。
2.2 利用BLOG建立大学生个人知识库。由于BLOG有以时间为纵轴对知识进行纵向管理,以分类为横轴对知识进行横向管理的特点,因此利用BLOG建立个人知识库时,可先将知识资源分类,分门别类地形成个人知识库。对于Internet丰富的知识资源,可利用BLOG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将文章进行收录,或将对文章的简短述评记录到BLOG上,在日后需要这些知识时,快速有效地从BLOG中撷取出来。[4]利用BLOG建立自己的知识库,有助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存储并在需要时快速地搜索到,达到通过个人知识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3 利用BLOG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大学生在BLOG上发表的观点和文章通过共享,使其他浏览者可以阅读和评论。在BLOG上大学生可以基于共同兴趣的话题相互交流。在此过程中,通过提出疑问、作出解释或提出修正意见。同时,大学生会在不断的分享和交流中产生灵感和新的想法和认识,从而有效地获取新知识,最终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大学生也可以添加友情链接的方式,将同学科的或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和领域专家加入到自己的BLOG中来,彼此交流观点、分享思想和体验。
2.4 利用BLOG促进大学生隐性知识显性化。大学生可以利用BLOG日志发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与感受,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当自己头脑中迸发出灵感,也可以及时记录下来。突发的灵感或学习体也许并不很成熟,而在BLOG平台上,通过与其他人共享、交流和讨论,可以对这些知识形成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5]大学生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助于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发展以及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
2.5 利用BLOG拓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情感交流。通过BLOG所逐步形成的个人兴趣生态圈,可以让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相关领域最优秀的人,与他们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不但能够分享到他们已有的研究成果,而且能够分享到他们的经验和思想,从而使得自己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BLOG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在BLOG中容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露出来,方便大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
2.6 利用BLOG进行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评价。BLOG上记录的日志是自动按时间先后组织的,清楚地反映大学生个人整理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心理历程及个人的进步情况,而且可以进行及时自我评价,有益于个人的成长。与此同时,通过BLOG建立自己的电子档案,记录自己学习中的体会、感想、经验和作业以及他人的评价信息等,从而对自己有更为客观的评价,对自己的成就有进一步真实的了解。
3 结束
基于BLOG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建立与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增强个人信息素养,并不断提高知识创新与应用能力,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韩超,基于博客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5.
[2]朱熙春,BLOG平台下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以通用技术教学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5.
[3]靖守侠,博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4.
[4]闫睿,从个人知识管理的角度看Blog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112-114.
[5]王婧雅,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0):124-125.
作者简介:
陈长征(1982-),男,山东郓城人,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教育应用;胡凡刚(1969-),男,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网络学习与心理、教育虚拟社区与远程职业教育、绩效技术与企业培训。
关键词: BLOG;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610100-0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通过有意识、有目标的知识学习和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它通过对知识的创新应用,从而有效提高个人的价值和竞争力。大学生应用BLOG进行知识管理的知识资源一般指的是数字化知识资源。BLOG作为当前Internet上一种发展非常迅速的信息发布形式,是目前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有效工具。
1 BLOG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优势
BLOG作为一个个性化的知识管理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关注。 BLOG能够有效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简易快捷性。BLOG具有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免费申请一个自己的博客空间,利用BLOG简易快捷地发布信息,无需掌握复杂的计算机技术,只需输入信息发布的文字即可。其简单易用和及时发布的特点又使得大学生能够方便地利用其开展一些主题的探讨。
1.2 开放性。BLOG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任何人都能访问、阅读、评论BLOG上的信息。 BLOG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交流平台,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针对某个主题公开发表评论,并能进行相互之间的协作和交流。而且通过链接与聚合内容(RSS)对文章与网站分类管理,节省了寻找有价值信息的时间。
1.3 灵活性。BLOG与BBS相比,具有更加灵活、更为个性化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形式的特点 。在BBS中,版面中的各个帖子之间并无紧密的联系,页面的内容看起来有些混乱。而大学生在BLOG中发布的帖子可以按专业知识进行归类管理、设置链接,方便了信息的获取。[1]
1.4 严肃性兼具个体性、公共性。BLOG是一种较严肃的沟通工具,兼具个体性和公共性。与传统的电子邮件、BBS、ICQ这三种互联网中的沟通方式相比,可以克服他们的一些缺点。[2]BBS公共性强,但个体性弱,缺乏约束性,在网上有时会出现乱发帖子的现象;传统的电子邮件和ICQ常用于个人间的通讯,公共性很弱。可以看出,在相互沟通上BLOG比其他网络方式更有效。它是个人在网上自我展示、与别人沟通交流的综合工具。
1.5 个体性与共享性。BLOG是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与BBS的分享性公共性特征的结合。BLOG的信息搜集、整理、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完全是由个人来完成,其内容涉及到与自己喜好相关的个人信息,如个人日程安排、个人作品、个人推荐网站、每日阅读心得等。个性化的行为、角度、思想,是BLOG文体能够吸引大学生本人和读者的力量源泉。BLOG的内容虽然是个人化的,但形式却是公众性的。在BLOG空间里,每个人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博主们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把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展示出来与其他读者共享。
1.6 虚拟性和可信性。虚拟性是网络的显著特点,它让人们能够在BLOG上自由顺畅地发言,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不用再考虑职业、性别、种族和国家等因素,每个人都是自由的。BLOG又分为个人BLOG和群体BLOG,群体BLOG、BLOG圈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特定知识主题,一定主题下进行的,内容具有集中性和权威性。因此,要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BLOG,一个受人尊重的博主,首先它的可信度是有保证的。[3]
2 BLOG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2.1 利用BLOG数字化学习笔记。通过BLOG数字化学习笔记,是大学生对个人学习过程进行的初步知识管理,大学生的每一个设想、思路、体会和疑点都被及时记录下来,方便日后查阅和整理,易于查询、检索、回顾和反思。而且用BLOG数字化学习笔记,可以清楚记录大学生个人知识的获得历程。另一方面,BLOG及时地编辑和发布、以时间为序自动管理、简单易用等特点,使它迅速成为一种通过数字化学习笔记来有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好工具。
2.2 利用BLOG建立大学生个人知识库。由于BLOG有以时间为纵轴对知识进行纵向管理,以分类为横轴对知识进行横向管理的特点,因此利用BLOG建立个人知识库时,可先将知识资源分类,分门别类地形成个人知识库。对于Internet丰富的知识资源,可利用BLOG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将文章进行收录,或将对文章的简短述评记录到BLOG上,在日后需要这些知识时,快速有效地从BLOG中撷取出来。[4]利用BLOG建立自己的知识库,有助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存储并在需要时快速地搜索到,达到通过个人知识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3 利用BLOG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大学生在BLOG上发表的观点和文章通过共享,使其他浏览者可以阅读和评论。在BLOG上大学生可以基于共同兴趣的话题相互交流。在此过程中,通过提出疑问、作出解释或提出修正意见。同时,大学生会在不断的分享和交流中产生灵感和新的想法和认识,从而有效地获取新知识,最终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大学生也可以添加友情链接的方式,将同学科的或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和领域专家加入到自己的BLOG中来,彼此交流观点、分享思想和体验。
2.4 利用BLOG促进大学生隐性知识显性化。大学生可以利用BLOG日志发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与感受,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当自己头脑中迸发出灵感,也可以及时记录下来。突发的灵感或学习体也许并不很成熟,而在BLOG平台上,通过与其他人共享、交流和讨论,可以对这些知识形成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5]大学生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助于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发展以及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
2.5 利用BLOG拓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情感交流。通过BLOG所逐步形成的个人兴趣生态圈,可以让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相关领域最优秀的人,与他们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不但能够分享到他们已有的研究成果,而且能够分享到他们的经验和思想,从而使得自己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BLOG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在BLOG中容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露出来,方便大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
2.6 利用BLOG进行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评价。BLOG上记录的日志是自动按时间先后组织的,清楚地反映大学生个人整理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心理历程及个人的进步情况,而且可以进行及时自我评价,有益于个人的成长。与此同时,通过BLOG建立自己的电子档案,记录自己学习中的体会、感想、经验和作业以及他人的评价信息等,从而对自己有更为客观的评价,对自己的成就有进一步真实的了解。
3 结束
基于BLOG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建立与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增强个人信息素养,并不断提高知识创新与应用能力,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韩超,基于博客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5.
[2]朱熙春,BLOG平台下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以通用技术教学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5.
[3]靖守侠,博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4.
[4]闫睿,从个人知识管理的角度看Blog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112-114.
[5]王婧雅,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0):124-125.
作者简介:
陈长征(1982-),男,山东郓城人,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教育应用;胡凡刚(1969-),男,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网络学习与心理、教育虚拟社区与远程职业教育、绩效技术与企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