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制造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研究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船舶制造业是我国的主导型工业产业,随着多年的发展,我国造船业呈现出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态势。本文归纳了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并且就我国造船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我国船舶制造业必须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观点,并就如何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技术创新 协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一、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基础奠定阶段(1949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是我国船舶工业打基础阶段。从1949年到1960年,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迅速恢复和发展旧中国留下来的船舶工业,并借助苏联的技术援助,奠定了其现代船舶工业的初步基础。从1961年到1978年,在苏联政府中断技术援助和西方国家继续对中国实行技术、经济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又克服了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和十年动乱的影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基本建成船舶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船舶工业认真贯彻毛泽东同志“建设海上钢铁长城”的指示精神,迅速恢复并发展了生产能力。国内造船界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舰船制造技术,修造结合,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导弹驱逐舰、航天测量船和一批新型民用船舶。船舶制造业的综合性先导产业等特征,在这段时间里表现得最为突出。其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我们拥有了一支可以进行近海防御的海军力量。
  2、长足发展阶段(1979年-1988年)
  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船舶工业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方针的指引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船舶工业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我国船舶工业按照邓小平同志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出口为导向,积极“走出去”,在国际船舶市场的风浪中拼搏,闯出了一条外向型的发展道路。
  我国造船工业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国际市场实现的。1978~1989年,船舶产量中出口船的比例平均为34.2%。20世纪70年代末出口船品种为一般散货船、油船、干货船。年造船能力由解放初期的3万多吨发展到60多万吨。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造船业在船舶出口推动下,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开始了一场转换造船模式的深刻变革。这个变革的实质内容是以创新为灵魂,以信息化改造传统的造船模式,从而推动设计、工艺、管理全面创新,达到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3、高速增长阶段(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是我国船舶工业高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为24.4%。尽管同期世界各主要造船国家的造船量均呈上升趋势,但我国的增长速度之高成为世界造船界的热点之一。1995年,23家船厂承接新船订单首次超过100万修正总吨。1994年,我国船舶工业从国际造船“马拉松”赛的第二方阵中脱颖而出,首次居世界造船第3位。
  进入90年代后期,国内船舶工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几大船厂的技术改造相继完成,造船能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船舶工业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支柱产业。1996年,持续数年的国际航运市场低迷及雪上加霜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不少国外船厂宣告破产或陷入低谷。国内造船界在江泽民同志的“开拓进取,再创辉煌”指示的激励下,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全力开拓国际市场,中国造船业仍然一技独秀,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到2002年,我国造船年产量达到461万吨,是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造船产量的5.5倍,船舶接单量占世界份额的13%。我国年造船产量占世界造船总产量的份额和名次,由1982年的0.8%、居世界第17位,上升到2002年的8.3%、连续8年居世界第3位。
  表:1995年-2005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单位:万总吨)
  


  
  我国船舶工业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受世界经济的景气度影响较大。出口船舶在我国船舶建造量中的比例逐年提高。船舶产量中出口船的比例1990~1996年平均上升到54.4%。其中1996年高达85.4%。这就表明了,国际航运业和造船业的景气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相关企业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出口船品种性能开始向大型化、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继一般货船、油船、化学品船、成品油船、冷风集装箱船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之后,增加了一批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自动化程度高的大舱口集装箱货船、液化石油气船、全铝合金高速水翼船、15万吨级货船和油船、30万吨级超级油船等。许多造船厂设计生产的船型还成为了世界知名品牌,创出了良好的信誉。
  但是,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为继续保持和扩大其竞争优势,增强科技竞争实力,日、韩及欧洲主要造船国家均不遗余力加大科技投入的规模和强度,与我国船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技术改造缓慢,我国船厂的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在船型开发和船舶设计方面,真正属于我国自主开发设计的船型,大多数是常规船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很少。船舶设计技术、设计手段落后,设计周期长,成为影响我国船舶工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船舶制造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 转变观念,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1)在造船工艺中引入绿色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的造船理念。船舶绿色制造的目标是使船舶从设计、制造、服役和退役的全寿期中,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最少,以减少对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并节省资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绿色制造概念在造船行业的应用多处于不自觉状态。目前只有几家骨干船厂提出了绿色造船的口号,并对造船过程的某些细节进行了绿色船舶制造技术的研究。
  敏捷制造是通过将高素质的员工、动态灵活的组织机构、企业内及企业间的灵活管理以及柔性的先进生产技术进行全面集成,使企业能对持续变化、不可预测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映,由此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敏捷制造将成为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导模式。
  在船舶制造业内贯穿绿色制造、敏捷制造这些先进的制造理念,不仅有利于我国船舶制造业向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也一定会适应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强音。
  (2)建立现代化造船模式。中国向船舶工业大国、强国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宏观管理方面要实现科学化,就微观来说,各船舶生产企业需要努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这是缩短造船周期、提高效率效益的有效手段。
  现代造船模式,把造船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以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各种生產要素实现最佳配置和优化,以达到多快好省造船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建立现代化造船模式,各生产企业要根据现有工艺装备和技术水平,结合生产任务,通过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快速、高效、安全造船。
  2、 国家高度重视,加强相关政策支撑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船舶工业给予了高度重视。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也多次指示要研究提出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06年3月,船舶工业发展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6月,国务院召开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再次强调要重点发展大型船舶制造;8月,国务院通过《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再一次表明国家对船舶工业的重视和支持,对于加快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之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业,推进我国创建世界造船大国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在国家高度重视船舶业发展的同时,国家还应加强相关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的支持。可以學习国外经验,以立法形式赋予我国造船业应有的龙头产业地位。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在法规中推出的各种造船补贴和优惠政策,为这些国家造船业带来巨大成功。这些造船业发达国家对造船业都采取扶持政策,我国欲争创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政策扶持同样是关键。
  3、促进船舶配套产业与造船业协同发展
  中国船舶配套工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结合中国造船工业发展的实际,贯彻了“引进+研制”的方针,船舶配套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奠定了发展的初步基础。跟踪国际著名厂商的品牌与技术,通过引进许可证贸易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增强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但是在做大、做强船舶配套产业时要注重与造船业的协同发展,不能独立于造船业之外来寻求发展。
  我国船舶配套业总体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但优势企业少,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量低、产品单一,扩大生产及研发能力弱,重复生产、盲目竞争的状况严重。配套业的发展应该紧跟造船企业以及船舶市场需求的变化,优势船舶配套企业应在产品技术、结构、规格等方面加强对快速发展的船舶市场需求进行快速响应的能力。船舶配套企业应建立起一套和造船企业相适应的协调机制,加强和造船企业的沟通,加大对国产化设备的研发力度,使船舶配套产业能够真正的和造船业相“配套”起来。
  4、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实现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船舶工业是个高资金、高能耗的传统制造行业,转变增长方式、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的确是比较困难,但是凡事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要求它必须得把行业的发展同整个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联系在一起考虑,否则就不可能长久的发展下去。而且,目前有学者分析,我国船舶工业正面临造船能力无序过度扩张的窘境,这不仅将会危及产业的健康发展,更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按照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我国自主开发、建造的主流船型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具备自主设计高新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力,突破大功率船用主机等配套产品产能不足、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瓶颈,主流船型本土化配套设备装船率达到60%,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25%以上。到达2020年前后,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国际前列,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然而顺应这个总体目标的是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总目标。只有走集约型发展的道路,我国船舶工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才能向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 李柱石: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新发展. 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 2004年总225期
  [2] 王荣生:江南造船厂与跨世纪发展的中国船舶工业. 上海造船. 2005年第2期
  [3] 国务院审议并通过《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新华网.2006年8月16日
其他文献
如何突破传统教育的思路、将人文素质培养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结合自身实践对医学教育全过程中的人文教育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数字档案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保障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从影响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分析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信用经济,需要一套完备的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加以保障。因为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信用环境还很不理想。在这种情况
虚拟实验已成为现代实验教学的重要方式,已经在物理化学计算机领域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但在基础医学领域尤其是功能学实验教学中,虚拟实验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复旦大学上海医
根据国外医学课程设置调查、中国医学教学史研究与中国国内医学教学需求分析,国内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术语教学课程有其必要性。相应的若干实行措施包括:医学术语学课程可成为一门
所有制的改革影响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拉大,反过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拉大,在某种程度上又促进了我国所有制改革必须进~步完善。本文具体探讨了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与我国居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案例教学平台现实需要出发,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实施浙江东方学院2010年高等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J2EE架构的专业交叉型课程群案例教学平台的研究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旨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文章中介绍了近两年温州医学院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的概况,初步分析了本科生参与科研活
近年来我们围绕汕头大学总体发展目标和医学院'重点发展本科教育,走‘精品’之路,力争在全国形成特色,科研立足‘点’的突破,加快速度,把医学院建设成为令人重视的学校&#
针对中国高校非英语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时阅读和听力大于写作和会话能力的实际,根据Jeremy Hammer关于语言输入输出的理论,分析了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输出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