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与红系造血的关系

来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噬细胞在红系生成的动态平衡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有核红细胞分化成熟为网织红细胞,并清除衰老的红细胞.近期的小鼠实验证明,红系造血岛中的巨噬细胞特异性表型为CD169+ VCAM-1+ ER-HR3+CD11b+ F4/80+ Ly-6G+.红系祖细胞与中央巨噬细胞的分子连接能够保证红系造血岛的功能性和完整性.红系Kruppel样因子1(KLF1)的研究新进展,为造血岛巨噬细胞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而无论在健康或者疾病状态,巨噬细胞在红系生成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将来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β-地中海贫血等疾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靶向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
期刊
@@
该文报道1例因发育落后及癫癎而诊断为母性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患儿。患儿男,1岁8个月时就诊,发育落后,1岁出现癫癎,毛发黑,头围小,发育商为43,脑MRI扫描显示
背景:胰岛内分泌细胞,尤其是分化为胰岛β细胞,为解决糖尿病的胰岛供体短缺提供有效途径。目的:文章将对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腺内分泌细胞过程中参与的主要转录因子及其相关机
碘和氟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摄入过量或不足均可引起疾病,二者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水源性碘和氟又是人体摄入碘和氟的重要来源,因此,研究水源性碘和氟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对指导人群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猪带绦虫是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之一,其囊尾蚴和成虫均可致病,其中囊尾蚴所致的囊虫病危害最为严重。近年来,国内、外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囊虫病免疫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初步明确了囊尾蚴入侵和宿主免疫效应及发病间的关系。本文就囊虫病免疫发病机制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囊虫病的免疫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目的掌握海南省外环境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分布状况,为因地制宜、科学补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在海南省所有市(县、区),以乡镇为单位,根据其不同供水方式采集水样检测碘含量;水碘中位数> 10 μg/L的乡镇,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单位采集水样检测碘含量。按照地理位置(中部山区、东部沿海、西部沿海),水源类型(自来水、插管井、泉水),井深等进行水碘分布状况分析。结果全省21个市(县、区)共检测水
期刊
@@
目的掌握北京市朝阳区生活饮用水水碘基线数据以及8 ~ 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评估朝阳区碘缺乏病防治现况,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在朝阳区43个街道/地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检测水碘含量。抽取5个街道/地区小学,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采集8 ~ 10岁儿童家庭盐样和尿样,开展盐碘和尿碘含量检测。同时对8 ~ 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2017年朝阳区生活饮用
目的探讨青海省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水平的关系。方法2015、2016年,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海省9个地区人群1 873例,其中男性935人、女性938人,年龄为(52.3 ± 10.9)岁,汉族1 040人、藏族833人。采集人群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维生素D和TPO水平,分析不同性别、民族、海拔高度人群维生素D和TPO水平。结果人群维生素D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