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归何处,心之所安即情怀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群文阅读逐渐纳入高中语文课程,一方面打开了知识层面的视野、格局,另一方面拓展了精神世界的广度、深度。教师是群文阅读的组织者,要引领学生认知体验、合作探究,建立知识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师生一起与文本对话,共同探讨交流,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依据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从而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是一种感知体验与思考交流的过程,也是从阅读中拓展思维与审美品评的过程。基于这种理念,我在进行辛弃疾作品教学时,将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把辛弃疾三个不同时期的词作放在一起解读,师生进行有效交流与探讨,收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古诗词作品是前人用心血打磨成的一颗颗艺术的珍珠。我选取了其中三颗璀璨夺目的匠心之作,其一是辛弃疾正值壮年之时所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其二是他两鬓染霜时所作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其三是他暮年晚景时所作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三篇词作,整体感知文本。分为四步,听读音频,感知词意;朗读文本,体味意境;说读内容,理解意蕴;延读情感,领悟精神。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阅读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次,布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梳理三篇作品的内在关联性,找到一条情感主线,并用七个字概括出来。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去思考,充分尊重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把自主时间和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去进行活动,以体验者的心智去欣赏、评价人物和事件,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们积极发言,语言表达准确。“赤子之心思报国”“英雄本色难自弃”“痛拍栏杆忧天下”“爱国心志永不移”“一心向国求心安”等,情感主旨把握得当。
  再次,开展探究性学习,细读文本,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展示成果,质疑释疑。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采取知人论世、由果溯因、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探究。提供《中国文学史》等资料书,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追溯他的生活经历,体悟他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的高尚灵魂。
  学生们制作了手抄报,还细心地附上了人物简表。我们深入理解辛弃疾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后,无不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与心灵的震撼,无不为他纯粹的精神所感动。透过历史的帷幕,走过时间的长河,我们仿佛看到他历经几番风雨,始终豪气不减的坚毅目光。一篇篇词中瑰宝的诞生,正是源于词人的思想光芒、英雄气概、铁血丹心。正所谓“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无论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可惜流年,忧愁风雨”,还是“眼前万里江山”,抑或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无不体现着作者的爱国情怀,对国家民族爱得如此执着、真切、深沉。由此可见,家国情怀是坚实的后盾,是力量的源泉,是心田的守望。一个人有了精神家园,心才不会迷茫,脚下的路才会绵延向远方。
  最后,让学生结合文本,联系现实,完成練笔,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我眼中的辛弃疾》。
  同学们对辛弃疾其人其文深有感触,写道:“你傲然挺立、执着追求的身影如灯塔般耸立,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你光彩熠熠、永不消逝的精神如刀剑般锋芒,激励我们拼搏奋进。你强烈跳动、炽热燃烧的心志如青山般巍峨,鼓舞我们坚定信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也要把热爱祖国看成是立身之本,秉承家国情怀,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勇敢追梦,无惧风雨。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力争成为国之脊梁,国之骄傲!”
  在这次群文阅读体验中,我们与中国的古诗词相遇,开启了我们心灵的触觉,感受到文字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达成了高效的课堂目标。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了丰富的阅读感受,激发了灵活的创新思维,显示了惊人的创造才能,培养了高尚的审美情趣。
  结束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思索,使群文阅读更优化、系统、多变、成熟,使语文学科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欣歆,许艳. 书册阅读教学现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0(2018.10重印) ISBN978-7-5191-0794-9
  [2]梁衡. 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2 ISBN978-7-5502-4710-9
  [3]朱永新. 朱永新说教育——青岛:青岛出版社,2017.5 ISBN978-7-5552-5520-8
  [4]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2006重印) ISBN7-04-016481-7
  [5]方华. 做有温度的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6 ISBN978-7-300-23705-3
其他文献
摘 要: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探索,是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的妙招,高职计算机教师要进一步树立信息化教学意识,不断的推进信息化教学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把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而全面的优化信息化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的借助有效化和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全面的助力高职编程教学质量和效能的提升,为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就信息技术在高职编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和研究。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改背景下,对于现代教育所提出来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面对这样的趋势,高中英语阅读作为高中英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必须遵循新课改的理念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在英语课堂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能力,遵循新课改模式,要善于重新定位课堂,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创新课堂教学理念。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班级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工作更是要面对几十名学生,处理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各个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对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尊重自身教育角色,基于教学实践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精神追求等三个角度入手探析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主任管理;实施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合作学习的模式逐渐推广开来,并且具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的方式与写作教学进行多角度的结合,提升写作教学的效果,同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化,让他们在写作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并写出优秀的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小组合作;方式方法  在小学语文写作中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写作学习体验,还可以
期刊
摘 要:如今,在教育领域,已经进行了多媒体技术的深度渗透,利用多媒体技术,生物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时,能够让学生们理解地更加深刻,让学生能够对生物基础知识充分掌握,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生物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学习的兴趣,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初中教学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的教育方法被运用到课堂当中,其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不仅可以优化初中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促进初中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还能提升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微课是一种非常值得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对整个课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关键词:微课;初中科学;生本课题;构建研究  在信息技术不断
期刊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知识从习得到内化的过程离不开实践,教师在教学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要边教学边改进,在实践和完善中前进。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为根本,增强学生的体验性,以促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本文着重就如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改进;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期刊
摘 要: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课程,高质量、高效率的小学英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取基本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还能让学生获得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提升。所以,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并从巧妙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设置教学问题、科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和关键举措。  关键词: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作用下,中职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经过正确的德育学习,可以实现学生良好品质和品德的培养和提升,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因此,需要教师改进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开展德育教学活动,及时为学生渗透德育教学。这样不仅让学生实现基础知识的提升,还能有效培养德育意识。下面,本文就对中职学校渗透德育教学的研究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
期刊
摘 要:在同学们的眼中,历史充满了刀光剑影、明争暗斗,也有着儿女情长、人情冷暖,但这些在历史教材中无法呈现,一是因为篇幅有限,鲜活的例子被剔除;二是因为历史书写较为客观,减少了趣味性的内容。现实与幻想中的差距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乐趣,影响了教学效益,为此需要教师发挥自身专业素养,更新观念,创新教法,而希沃技术就是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初中历史课程为例,探究希沃技术在历史课堂中发挥的价值。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