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机器人,能否敲开机器觉醒的大门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以往在设计机器智能系统的时候,技术人员总是会试图让它们模拟和还原人类的行为。于是我们看到,机器在复制人类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看、如何下棋,甚至还会像人一样控制肢体来上一段花式体操。看起来,似乎机器的能力已经突飞猛进了,但为什么小说和电影里那么多牛气冲天的机器人,生活中却一个也没有呢?这就是因为机器人的自我意识缺失。它只能完成人类告诉它的事情,并且还十分费劲。至于强智能系统需要的自我模拟、自我建模,更是遥远的天方夜谭。但现在,仿生群体粒子机器人的出现,似乎让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答案。
  和人们想象中拥有机械身体、超智慧大脑的人形智能机器人不同,Hod Lipson所说的机器意识,很可能最先从粒子机器人集群中诞生。
  2019年3月,hod lipson团队发明的新兴粒子机器人登上了《自然》杂志封面,让“机器的自我意识”出现了松动,这一发现也在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创新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些由“粒子”(即圆盘状单元)组成的机械系统,不需要人类的强集中控制,也能依靠自主性伸缩和随机运动完成复杂的任务;二是这种系统很可能产生觉知,通过思考“我为什么在这里”进而做出自我模拟、自我复制,从而可以在设备故障、特殊作业环境中顺利完成任务。

模拟人类心智的一小步,机器人的一大步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研究是建立在人脑如何工作的基础之上的,而意识则是其中十分高级的一环。粒子机器人集群的进步,说明机器人学来到了哪个阶段呢?
  首先,在担忧机器威胁人类社会之前,我们会率先品尝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甜蜜时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前面的发现,正在将机器能够模拟的心智能力推向更高维度。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心智主要包括四大能力,其中视觉感知和推理能力,已经被神经网络模型复制到了现实世界,计算机视觉、AI大脑正在成为新的生产力引擎。而情感和社会关系,比如不同文化圈的人类能够感受到爱恨悲喜等相通的感情,能够根据合作、竞争、友谊、家人等不同的社会关系来产生动机并预测行为。
  后面两种能力才是机器人和科研人员苦求而不得的高级智能。机器如果拥有它们,会发生什么呢?至少目光所能及的未来很值得心动。
  以粒子机器人为例,这种非常初级的“极可能拥有意识”的机器系统,能够带来的社会价值都是巨大的。
  一方面,机器人如果能够模拟其它的人类和机器人,那也就会启动机器人之间的社会行为,进而可以认知环境、预测未来并主动采取行动。
  如果机器某个零件坏了,它就可以自己修复,这使得机器的利用效率和适用范围大大提升。比如工厂里的机器、家里的吸尘器等,一些部件坏掉就会让整个机器无法运作。未来由这些纳米级机器人组成的机器,就能够不断循环,单个足见坏掉之后依然可以使用,帮助使用者不断节省成本。
  另一方面,能够为未来科技打开新的想象空间与可能性。比如太空科技,生物医药等,随着粒子机器人技术向毫米、纳米级演进,未来应用到人类的血管中帮助处理病灶,亦或是在月球上机器人可以根据任务的需求改变自身的形态。任何自动化智能系统,包括在技术瓶颈中苦寻出路的无人驾驶等,一旦它们能够有自我意识,从毁坏中恢复,就能够更快地改进,这都是并不遥远得机器智能未来。

机器的善恶谁说了算?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第二个问题——如果机器有意识,“他”会是善还是恶?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聊聊计算机的进步。众所周知,今天的计算机已经比上个世纪更加聪明且强大,但类似《2001太空漫游》等科幻电影中大型主机反叛人类的担忧,却越来越少了。今天,我们也许会担心网络漏洞所引发的混乱或是人为恶意制造的病毒,却很少会想象出现什么电脑杀手或秘密组织。
  人类为什么对智能机器人这么紧张呢?除了在智力、能力、体力上对人类个体的碾压之外,恐怕一個很大的恐惧来自于未知与不确定性:一旦机器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认知,会不会伤害人类呢?
  问题来了,为什么机器人想要这么做呢?为了更多的服务器资源,还是伤害流水线工人会使其得到快感?在没有足够“奖励”的前提下机器会自己变坏吗?显然还要问人类自己。
  很多人认为,机器人觉醒会像《西部世界》中女主角德洛瑞丝一样,意识到自己是被人类奴役和玩弄的,进而开始复仇。即使这一天真的会到来,我想以目前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至于会变得剑拔弩张吧。
  哪个“变态科学家”会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丢给智能机器这样“反人类”的数据集,而不担心先被机器虐的是自己呢?
  再进一步,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人类“恐怖分子”,比如利用AI行骗、犯罪,将机器人改造成爆炸装置之类的,在技术上能否及时发现并遏制呢?
  对于这一点,智能科学正在向网络安全界学习,引入一些成熟的防范机制,比如人工智能开发中的红色团队、人工智能系统中的正式验证,以及负责任地披露人工智能漏洞等等。
  2019年,由OpenAI、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14家机构和高校共同发布的《人工智能恶意使用》报告中,也进一步号召人工智能领域形成规范和道德框架。在这样道德、技术、法律等多方面的做功下,机器人的自主意识还会对人类带来危险吗?严谨如Hod Lipson也只是回答——没那么简单。
  “应该说任何这样的问题都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走上这样一个历程,并且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我们现在要公开讨论它应该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要不断地进行研究。”
  对技术的担忧,就如同初次触摸火种的惊惧,永恒地悬在人类心头。今天绝大多数人提到AI,已经没有了初见深蓝和阿尔法狗的恐惧,开始重点关注其如何为经济释放能量。
  从这个角度看,智能机器人的“黄金时代”还没能到来,它正如所有“前辈们”一样,经历着幻想、质疑、混沌。所以,在这个技术尚且十分初级的阶段,来探讨其觉醒后是善是恶,似乎是一件很形而上的事情,但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也孕育在这样与技术进步相勾连的思索与拷问之间。
  (编辑/高纬时)
其他文献
今年四月,藉由莎翁诞辰450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方平主译的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六月,“译”剧之力--当代外国剧作翻译现状及影响力论坛在上海戏剧学院召开。长期被忽视
文学作品翻译中出现的误读乃至曲译现象,主要是对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得不深不透造成的。语法结构分析是准确理解原文的重要步骤,旨在准确抓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实际含义,句
介绍武汉市某军队医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所取得的成效,分析医院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培养引进机制、晋升考评机制、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培
通过火箭壳段法兰专用局部真空电子束焊接设备的焊接试验,介绍了壳段法兰局部真空电子束焊机的组成、真空室工作原理和铝合金局部真空电子束焊接的一些工艺措施.
海龟是海洋龟类的总称,所有龟鳖目动物中唯一生活在海洋的物种,包括海龟科和棱皮龟科。全球现存的七种海龟为蠵龟、绿海龟、玳瑁、棱皮龟、丽龟、肯氏龟和平背龟,除了后两者以外均在东南亚产卵繁殖。  海龟是比恐龙还古老的动物,原本生活在陆地上。一亿多年前,为了躲避恐龙,它们从险象环生的陆地走向波涛汹涌的大海。然而陆地似乎不想让它们离开,提出了交换条件。于是,尽管海龟已经进化出在海里憋气、游泳、捕猎、睡觉的本
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新剧本朗读会戏曲专场近目举行,京剧剧本《寻找》(彭毅文)、《竹简之书》(吕祥)、昆剧剧本《红楼一梦》(罗倩)和越剧剧本《长乐亭
目的:了解沟通对护患关系的影响,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河南省某三甲医院16名护士进行访谈,现场录音,对录音内容进行整理,运用类属
很久以来,人们就知道树木能够帮助降雨。树木通过冷却土地、减慢风速引起的蒸发,及通过树叶把水排到空中等方法来提高降雨量。据统计,约4047平方米的成年槭树林一天可以把约90922升的水送到空中。  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还能以另一种更独特的方式帮助降雨。  原来,许多树种的身上都栖息着一种很特别的细菌——丁香假单胞菌。当这些细菌飘到空中时,便会增大降雨或者飘雪的可能性。在这场“蜀吴联营”中,树木
期刊
学校教育是每个孩子都必须要经历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还是家庭环境都会 对孩子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