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84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手段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60例重症哮喘患者中,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的患者分为甲乙两个小组,每组患者人数各为130例,两个小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期间医护人员给予甲组常规基础治疗,给予乙组患者综合治疗手段,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表现出了差异性。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8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出现几率方面,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低于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几率。结论:综合治疗手段对重症哮喘患者治疗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提升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4-055-02
  前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重症哮喘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峻,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危害。重症哮喘已经成为临床呼吸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呼吸内科常用的重症哮喘临床治疗手段是常规治疗,无论是在治疗方法还是治疗效果上都欠佳。因此,寻找一种更高效、更可靠的治疗方法对于重症哮喘呼吸内科的臨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此问题,本文的研究是以本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60例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综合治疗的患者,过程探析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重症哮喘患者共计2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乙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130例。其中,甲组130例患者中男70例,女60例。患者病程为2个月~14年,患者年龄区间为33岁~82岁,平均年龄为(58.3±6.9)岁。乙组所选130例患者中男性73例,女性57例,患者病程为3个月~13年,患者年龄区间为32岁~84岁,平均年龄为(58.5±7.2)岁,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及年龄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确诊患有重症哮喘;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准许本次实验;患者及亲属对本次实验的内容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了解充分;患者均为成年人,无精神疾病,无意识模糊现象;患者及其亲属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诊断及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1]。
  1.2治疗方法
  针对对照组和研究组,医护人员分别对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综合治疗手段。甲组为常规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了适宜的常规治疗方案,其治疗手段有经鼻导管吸入氧气,控制氧气流量为1~5L/min,并针对患者补充液体,调整电解质和水。在此期间,若患者出现细菌感染,及时为其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乙组为研究组,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静注的方式向患者体内注入甲基强的松龙,注入频率为12h/次,注入剂量为80mg/次,连续注入3天。同时给予患者氨茶碱静脉滴注,控制注入频率为1次/天,注入剂量为0.5g/次。期间医护人员需加强观察,针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引入和执行雾化吸入治疗方案,雾化剂为生理盐水、2毫升异丙托品水溶液及1毫升沙丁胺醇水溶液,控制雾化吸入治疗的频率为每天三次。此外,医护人员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向甲乙两组患者体内注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西咪替丁、生理盐水、多巴胺、25%的硫酸镁,剂量分别控制在250毫升、0.8克、10毫克及15毫升,治疗时间最少为3天。[2]
  1.3疗效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定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治疗率:比较两组重症哮喘疗效;呼吸道粘膜水肿消失时间,气道阻力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指标。效果较好:喘息咳嗽、呼吸困难重症体征消失;效果一般:喘息咳嗽、呼吸困难重症体征改善一半;效果较差:喘息咳嗽、呼吸困难重症体征改善情况低于一半。疗效为效果较好与效果一般百分率之和。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版本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组指标均使用(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n)表示,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结果
  2.1效果
  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存在差异,(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较低,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12.31%,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3.0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哮喘是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内科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常规治疗。[3]相比而言,综合治疗手段在重症哮喘患者治疗中表现更好。实验对选取的甲乙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和综合呼吸内科治疗手段,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的重症哮喘疗效、呼吸道粘膜水肿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血气指标都好于甲组患者。甲乙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85%及96.15%,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出现几率方面,甲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分别为12.31%及3.08%,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几率明显低于甲组,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治愈率更高、不良反应现象更少,整体效果更理想。
  【参考文献】
  [1]孙清肖.重症哮喘采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4):80.
  [2]闫亚丽.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1):30+32.
  [3]余景伟.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1):44-45.
  新疆伊犁州新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新疆伊犁州伊宁 835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9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儿肺部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肺部功能指标水平(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
期刊
摘要 :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是临床常见病,古称“卒口僻”“口眼喁斜”。临床以一侧面肌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为主要症状,近年来该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在治疗方面,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作者自2016年至2020年以来采用中药内服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收到满意疗效。  【关
期刊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共100例神经内科需要尿管留置的患者作为我们院的研究观察对象,按照盲选的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成两组,护理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留置尿管护理干预,与此同时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传统护理的留置尿管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对比对照的前提下对两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采用筋膜枪振动促进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石排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用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我科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肾内仍有残石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进行筋膜枪振动排石治疗28例为观察组,术后采用自然排石2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排石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月清石率为96.4%,对照组清石率为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期刊
【摘要】目的 晚孕期前置胎盘产妇联合开展经腹壁与经会阴超声检查,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8例晚孕期前置胎盘产妇列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即采用经腹壁超声检查的产妇划为对照组对象(n=29例)与联合采用经腹壁与经会阴超声检查的产妇划为研究组对象(n=29例),通过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创伤严重度评分在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严重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组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创伤严重度评分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加上创伤严重度评分院前急救护理。比较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组、常规护理+创伤严重度评分组急救时间;治疗前后严重外伤患者APECHEII评分;死亡率。结果治疗前常规护理+创伤严重度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有下肢短缩患者接受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并评价该医治模式对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有下肢短缩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2016年11月到2019年11月。治疗①组(47例)患者接受传统内固定术进行医治,治疗②组(47例)接受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医治。分析2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对比治疗①组、
期刊
【摘要】聚乳酸(polylactide,PLA)是一种无毒、无害、环保且可以完全被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辣椒素(capsaicin,Cap)是我们日常食用的红辣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1]。具有多种药理活性[2],包括镇痛[3]、抗氧化[4]、抗凋亡[4]、止痒[5]、抗肿瘤[6]、抗炎[7]、血压调节[8]等作用。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新型制备多孔薄膜的方法。本文主要对聚乳酸和辣椒素的结构性能
期刊
【摘要】目的:将MR与CT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及小肝癌鉴别诊断中,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MRI、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准确率进行比较。 结果:MRI诊断再生结节与小肝癌准确率为96.43%,与CT 79.73%相比,MRI相对更高(p<0.05)。结论:与CT相比,MRI在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中临床价值更高,可提升诊
期刊
【摘要】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是甲状腺患者术后常见的体位并发症,是在手术体位摆放后颈神经根、椎动脉,受压而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护理人员通过围术期的及时干预,多方面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术后甲状腺体位综合征发生。此篇文章就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综合护理、系统预防进行护理研究分析。  【关键词】系统干预;甲状腺;体位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