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在神经外科的实践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根据神经外科的工作特点,探讨不同层级护士绩效考核指标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30名护士,结合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岗位设置标准,对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绩效考核,按能力系数、考核系数、岗位系数综合绩效分配。进行动态量化管理,本着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每月综合评价积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相结合,应用考核结果测算并实施护士绩效资金分配,为护士评优、晋升、奖惩等提供了依据。结果 临床绩效考核的实施,使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责任重的岗位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的成就感上升,促进护士成长,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层级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可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激励作用,促进优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关键词:绩效考核;层级管理;护士;神经外科
  绩效考核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职工在本岗位上的工作行为与工作效果的一项动态性考评工作【1】。卫生部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将绩效考核纳入考核重要的指标之一。笔者根据神经外科的工作特点,按能力系数、考核系数、岗位系数分层级并绩效分配。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开放床位30张,其中监护室床位10张,普通病区床位20张。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APN成组弹性排班。护理人员30名,年龄22~37岁。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6人,护士21人,助理护士2人,本科9人,大专19人,正副护士长各1人,高级责任护士8人,占26.67%;初级责任护士18人,占60%;助理护士2人,占6.67%。监护室床护比1:2.5;普通病区床护比1:0.4.
  2 方法
  2.1 制定方案:根据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建立以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水平、满意度为基础的考核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结合。
  2.2 实施方法:护士绩效考核按能力系数、考核系数、岗位系数综合绩效分配。
  2.2.1 能力系数:占50%,按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年资、职称、学历等综合水平分为高级责任护士8人,初级责任护士18人,助理护士2人。助理护士系数1.0;初级责任护士系数1.1;高级责任护士系数1.2(护士长系数1.4)。
  2.2.2 考核系数:占30%,包括工作量15%、质量考核15%。工作量按照口腔护理、会阴冲洗、床上洗头、处理大便、备皮、留置尿管、急诊手术、收治危重病人等进行工作量统计。质量考核按照科室每月各级护士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2.2.3 岗位系数:占20%,其中监护室:A班 1.0 分/个、P班 1.0 分/个、N班1.1分/个、办公班0.8 分/个、外勤班0.8 分/个。普通病区:A 班0.9分/个、P 班0.9分/个、N班1.0 分/个、责班0.8 分/个。
  2.2.4 绩效积分统计 月底统计每位护士的综合评价积分,按以下公式计算护士奖金数(护士长部分由医院改革办核算):(1)奖金=总奖金―护士长―单项金额―夜班费;(2)能力系数绩效:能力奖金=奖金×50% /总系数×该护士系数;(3)考核系数绩效:考核奖金=工作量奖金+质量考核奖金=(奖金×15% /总分数×该护士系数)+(奖金×15% /总分数×该护士系数);(4)岗位系数绩效:岗位奖金=总奖金×20% /总系数×该护士系数;(5)个人奖
  金绩效=能力奖金+工作量奖金+质量考核奖金+岗位奖金+单项奖金。
  2.2.5 反馈及整改 在考核过程中注重收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考核效果进行调整,纠正偏差,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2.3 考核 主要从病人满意、护理质量、护士成长3个方面构建护理人员绩效指标体系【2】。笔者所在科室自2011年11月实行绩效管理后,抽查28名护理人员对其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护士业务能力、医护患满意度每月进行评价,并与实行绩效管理前评价结果进行对照。护理质量指标包括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等项目,由各级质控,每月由护长统计得均分。护士业务能力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技能、护理文件书写、健康宣教及科室管理。医护满意度由科室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得分。病人满意度由第三方、工休会及科室发放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得分,调查范围不低于病人总数的70%。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增强,行为规范、业务能力高于实施前(见表1)
  3.2 医护患满意度均提高(见表2)
  3.3 优质护理质量提高(见表3)
  4 讨论
  4.1 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士专业成就感增强
  实施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的层次级别赋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将护士护理患者的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作为护士薪酬分配、晋升、评优的主要条件。为照顾不同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的患者,每位护士必须经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学习、钻研,在资历、能力和综合实力方面符合要求后才能达到上一层级,从而拓宽了护士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使高层级护士增强了信心,在临床上有用武之地,低层级护士看到了发展前途和希望【3】,促进了护士成长,提升了护士职业价值。
  4.2 医护患满意度提高
  我们实行APN成组排班模式,减少交接班次数,保证护理的连贯性,做到病人就医全过程“事事有人管”,病人住院期间各个护理环节环环相扣。患者得到周到细致的服务,满意度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动态全面了解,能及时发现护理问题,调整护理措施,并及时有效与医生沟通。医生下达医嘱,可直接下达给责任包干护士,及时执行医嘱,减少护理半径,医护满意度提高,达到开展优质护理目的。
  4.3 分层级管理联合绩效考核是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保证
  分层级管理联合绩效考核,进一步建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对护士综合素质、工作质量和工作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力求量化、简单易评、可操作性强,最能体现技术、劳动价值、責任心的工作内容,解决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利于临床护士专业技能的提升,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5 小结
  通过护士分层级使用与绩效管理,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级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4-5】。护理人员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应有的价值回报,护理队伍更加稳定。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医院管理得到迸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刘宝萍,陈海英,雷华,等.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1(7):110-112.
  [2]丁小容,邓小梅,罗捷,等.护理人员关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9(5):32-33.
  [3]周慧君,沈燕君,周惟.病区护士实行4级负责制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9,8(1):68-69.
  [4]徐霞,杨春.护士竞聘上岗与绩效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1):2l-22.
  [5]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S].20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对职业的满意度,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探讨精神科护士由身分管理转向岗位管理,推进精神科护理能级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护理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于2014年1月修订了护士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对护士实施工-效挂钩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法,根据护士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年限、学历、职称等建立了护士分层进阶体系,将护士由低到高分为N0-N4级,分别赋予不同的层级系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2例采用产后健康宣教措施,对照组132例采用常规管理,观察两组的产后个人卫生、心理状况、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母乳喂养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心理状况、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产后个人卫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精神科门诊就诊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来我院精神科的329例就诊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就诊者中男女比例、职业、收入水平等基本资料,按照诊断有无心理健康问题将329例就诊者分为A组(诊断有心理健康问题组)和B组(诊断无心理健康问题组),分析心理健康状态与性别、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的相关性。结果:确诊有心理健康问题者中男性比例低于女性,受教育程度高者高于受教育程度低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隐患及保障措施。方法:对128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64例,分析两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经分析得出,常规护理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为12.50%,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为3.13%,两组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几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消渴病患者中医护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情况,为下一步《方案》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与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证型一致的54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按《方案》进行护理并分析。结果:病人自觉症状改善,依从性好(依从率在95%以上),满意度高(满意率在95%以上),护理人员认为《方案》实用性强的占比为94.4%。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给予个体化的中医特
期刊
摘要: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卧床患者较多,患者自身体质差合并症多,基础护理量大,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下,护士工作量繁重,缺乏对患者的主动服务和系统管理,卧床患者恨容易出现皮肤问题,患者舒适感降低,护士的工作难以见到成效,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低。为此我科室于2013年1-6月针对“如何预防院内压疮提高带入压疮治愈率”的问题,在8个护理床位间组织了品管圈活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引导下皮肤系统管理的工作模式,于20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完善饮食护理规范化管理,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学习,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调查范围为本病区男性住院患者70例,并对实施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绝大部分病人均能按护理要求进餐,饮食不规范行为比例下降了64.4%。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饮食管理意识,责任心和执行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孕产妇特殊的心理动态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孕产妇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产妇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产程进展,增加顺产分娩的信心,间接降低剖宫产率以提高产科的质量。  关键词:护患关系;良好环境;体会  住院分娩产妇一般经历待产、临产分娩、产褥期一系列过程,这些过程的恢复和适应,我们了采取支持-宣传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为产妇提供必要的支持的同时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患者行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0例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案进行护理,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参考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