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ll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中,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重建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以课堂为载体,改变以往的机械的、沉闷的教学方式,必须有实质上的突破。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物理 常规教学
  一、激趣促学习
  1、设疑激趣。疑问是探究学习的起点,有疑有问称其为“疑问”。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不一致的现象为问题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以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为例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想要探索超重、失重现象的欲望。设置问题:有一位老太太从市场买了2斤苹果,回家的路上总想:小摊贩的秤准吗。当乘上电梯(从1楼到3楼)后拿出弹簧秤称了一下发现不到2斤,此时非常生气,抱怨小摊贩的黑心。回到家后再用此弹簧秤称量,矣?正好2斤,这是怎么回事!
  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学生通过分析会提出问题:在电梯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一定是小于2斤吗?弹簧秤的示数与电梯运动状态是什么关系?从而,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的步步深入。
  2、情景激趣。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抽象的多,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偏差,增强感性认识的实验不能满足学生认识物理现象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入手运用逆向思维、夸张的手法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引入哲理。
  如,高一物理:学生对“物系处于静止状态时,物系内力不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不理解,则举例:当一个人陷入沼泽中不能自拔,越陷越深无人相救时,怎么办?此人灵机一动,用手抓住自己的头发大喊一声“出来吧!”。试问他出来了吗?
  3、实践激趣。高中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探索性、创造性、闭锁性和独立性。为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策略——“精彩十分钟”使学生们精精乐道,每位学生自愿参加作为主讲人,选择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内容为主题,如《黑洞》、《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等。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示给全班同学。“精彩十分钟”促使主讲人翻阅书籍、上网查寻、多方请教等,每次主讲人的精彩讲授都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说明了一切。“精彩十分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共享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互动助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交流是和谐的途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教师与学生在平等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师生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流、互动常出现在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时、提出问题时、缺乏实践经验和日常生活体会时。交流的方式也很多,如:师生不断的交替提问、讨论,甚至于争论;有目的的分组讨论或活动;网络教学等。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的策略建议:微笑对待每一位学生;激情贯穿于教学全程;表扬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探究意识溶入教学过程;宽容学生出现的偏差;德育教育恰当、顺理成章。
  三、和谐溶学习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高中物理的学习被认为是一门难学的学科,通过激趣、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使难学的物理知识溶于和谐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易于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
  和谐教学法指出:在常规教学中,力求使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法、学法等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培养和发展。
  因为师生间的和谐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激趣、互动、和谐”教学模式中的“和谐”是在提倡共建全面和谐的基础上,以共建师生间的和谐为突破口,改变机械的、沉闷的教学方式。课堂常规教学中师生间的和谐主要表现为:有乐于参与的情绪;有相互信任的态度;有善意探讨问题的意识;有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个人见解的愿望;能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在师生共建和谐的教学过程的同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得到充分展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激趣、互动、和谐”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公式,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的“激趣、互动、和谐”三方面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有学习动力,有了和谐的学习氛围才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才能更加促进各方面的和谐。“激趣、互动、和谐”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气氛活跃、踊跃提问、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学生喜欢物理,每一节物理课都成为学生期望到来,而不原离去的時光。学生说:物理课上的幽默、有趣,总盼着上物理课。家长说:孩子越来越爱学物理了。使学生喜欢物理,自觉探索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具有潜在的发展能力是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了“爱”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要真正让“爱”走进学生的心扉,蹲下来看学生;用爱赏识学生,将赏识教育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用爱激励学生进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爱的教育理念就犹如一般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我和学生的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感悟学生的真情,使我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我的教育生活就犹如丁香花般在悄悄的绽放。我坚信
期刊
摘要:叙事记叙文与写人记叙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它们不能截然分割;另一方面,它们又各有侧重。叙事记叙文侧重通过对事情的叙述,来揭示事情的实质及其对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写人记叙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特点。叙事要力求写出条理,写出趣味,写出真情,写出新意,写出曲折;写人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要把正面
期刊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摩擦力由于贴近生活也成为考查的热点。要学好摩擦力,关键要突破思维定势,走出误区。  一、关于摩擦力认识的几个误区。  误区1:静止的物体总受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总受滑动摩擦力。  这种认识的错误原因在于没有准确理解摩擦力定义中的“相对运动”的“相对”两字的含义。“相对”两字的物理内涵是指相对于与所研究的物体接触的物体而非相对于其他惯性参考系。(
期刊
学困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难题。学困生表现出諸多不良现象,既表現在文化基础薄弱、考试成绩差,又表现在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不恰当而难以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还表现在有不良道德行为,时常违反纪律。情感自卑、自我失望、心理逆反、情绪对立、厌学情绪浓是他们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差、哥们义气重、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他们的行为特征。这些学生如果不及时加以科学引导,从个体而言,
期刊
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些很巧妙的解法,给人以优美、简洁、流畅之感,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在享受美的同时,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有时如能很好的加以利用,深入的挖掘它背后的东西,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就从最近遇到的一个问题谈谈这一资源的利用。  问题:若cosx+2sinx=- 则tanx=( )  A.2 B.-2 C. D. -  [分析]:处理此题有多种解法
期刊
摘要:信息教育课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向前发展对相关人才需要的必然,是使学校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众多课程中,基础工具性课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基础工具性课程的学习,对学习者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颇大。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教学 工具性  教育部在颁布的《关于加快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
期刊
一、搞好角色转换,突出学生个体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式总是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面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把课堂教学活动简化为灌输知识,教师往往是课堂的独奏者,学生是听众,是观众。这种形式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师为主的独奏,为以学生为主的伴奏,为乐学教育插上双翅。  要真正打破教师“满堂灌”學生“满堂听”的教学习惯,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
期刊
笔者自从师范大学毕业,在武汉市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十余年了,一直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课堂教学能力,思考并实践者如何才能构建一堂精彩的语文学科优质课。在一边学习思考,一边教学实践中对优质课的构成要素及一般规律有了如下四个方面的点滴认识。  一、解读课标要准确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首先必须深入地领会《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学科的国家标准,课标全方位的论述了语文
期刊
合作,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内容。合作,不只是师生交往,还是一种资源共享。合作是每个学生在合作小组中满足归属、自尊、自由和娱乐的需要。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伴随着浓厚的情意色彩。学习行为又是一种社会化行为,唯有同他人沟通、互动,才能取得较大的效果。 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往往出现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
期刊
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了解、分析教师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工作。  教师心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而稳定的职业特点。具体说来,教师的心理结构是由其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因材施教的职业技能和为人师表的职业行为三个要素构成的。由于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因此,不论在任何时候或从事任何活动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的特殊角色,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置于
期刊